一种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

文档序号:37408558发布日期:2024-03-25 18:5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质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检测其中污水中污染物(抗生素)的浓度,需要应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

2、在进行分光光度计检测前,为了受干扰程度最小,需要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去除,采用的方式为设置吸附池,首先,从污水进行选取样本若干并投入吸附剂进行吸附反应,然后,将吸附后的若干污水样本对应盛装入若干比色皿中,最后,将若干比色皿置于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污染物(抗生素)的多个污水样本的污染物浓度检测。

3、但是,上述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因为需要采样至多个比色皿,若污水样本的数量大,则操作将较为耗时,而对于一些高效吸附剂,其吸附速度快、污水样本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短,因此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快速测定溶液体系的吸光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能够大大缩短去杂质的耗时,从而使得后续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准确度显著上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3、一种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用于引入待检测污水,并且去除杂质后流入紫外可见光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搅拌组件,包括磁力搅拌器和吸附容器,吸附容器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待检测污水和紫外可见光谱仪连通;电加热环,套设在吸附容器上,可调流量泵,吸附容器通过可调流量泵与紫外可见光谱仪连通。

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输出流量计;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附容器内;输出流量计串接在输入端、紫外可见光谱仪的连接通道上。

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转速传感器,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操作面板,具有流量调节旋钮和转速调节旋钮,流量调节旋钮与可调流量泵电连接,转速调节旋钮与磁力搅拌器电连接。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温度传感器、输出流量计以及转速传感器信号连接,显示屏用于可视化显示温度传感器、输出流量计以及转速传感器检测数据的读数。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包括吸附搅拌组件、电加热环以及可调流量泵,吸附搅拌组件分别与待检测污水和紫外可见光谱仪连通;吸附搅拌组件包括磁力搅拌器和吸附容器,电加热环套设在吸附容器上,吸附容器通过可调流量泵与紫外可见光谱仪连通,待检测污水流入吸附容器中后加入磁力搅拌子和物理吸附剂(多孔活性炭等),启动磁力搅拌器通过吸引磁力搅拌子使得吸附容器内的待检测污水进行旋转搅拌,并且在旋转搅拌的过程中,通电的电加热环对吸附容器持续加热,从而大大增加待检测污水中杂质被吸附的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缩短去杂质的耗时,从而使得后续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准确度显著上升。

10、2.因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输出流量计;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附容器内;输出流量计串接在输入端、紫外可见光谱仪的连接通道上,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能实时获取吸附容器内的工作温度值,并能实时获取吸附容器的输出流量值。

11、3.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还包括转速传感器,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转速传感器通过磁力搅拌器的通入电流强度,得到磁力搅拌器对吸附容器中待检测污水的搅拌转速,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获取吸附容器内的待检测污水的搅拌速度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用于引入待检测污水,并且去除杂质后流入紫外可见光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水质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续进样装置,能够大大缩短去杂质的耗时,从而使得后续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准确度显著上升,包括吸附搅拌组件、电加热环以及可调流量泵,吸附搅拌组件分别与待检测污水和紫外可见光谱仪连通;吸附搅拌组件包括磁力搅拌器和吸附容器,电加热环套设在吸附容器上,吸附容器通过可调流量泵与紫外可见光谱仪连通,待检测污水流入吸附容器中后加入磁力搅拌子和物理吸附剂(多孔活性炭等),启动磁力搅拌器通过吸引磁力搅拌子使得吸附容器内的待检测污水进行旋转搅拌,并且在旋转搅拌的过程中,通电的电加热环对吸附容器持续加热,从而大大增加待检测污水中杂质被吸附的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谢日阳,吴江红,周怡佳,夏承昊,冯炜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