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夹留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8033发布日期:2024-01-16 11:3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雷氏夹留存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泥安定性检测工具,具体为雷氏夹留存盒。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采用雷氏法测定水泥安定性。雷氏法是通过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试针的相对位移来表征其体积膨胀的程度。其中,雷氏夹又称雷氏膨胀夹,是标准法进行水泥安定性试验的必备试验器具。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220030399.8的用于雷氏夹的防变形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雷氏夹的防变形装置,包括:指针槽,其用于固定指针;指针槽隔层,其用于固定指针间的距离;环模柱,其用于固定环模;取样口,其用于放置、取出雷氏夹;环槽,其用于放置环模;底座,其用作环槽、指针槽、取样口、环模柱的载体。做完水泥安定性试验后,将雷氏夹放进本实用新型中,有效解决了雷氏夹变形的技术问题,进而延长了雷氏夹的使用寿命,使得后续试验更准确、试验效率高、降低了试验成本,能够解决现有雷氏夹由于使用多次而引起的雷氏夹变形从而造成后续检测不准确、雷氏夹报废的技术问题。

3、但是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因为雷氏夹指针采取环绕式焊接的方式,会使得雷氏夹指针与收纳装置内壁接触,存在以下两种收纳方式,第一将雷氏夹整个放入收纳槽中,这就需要收纳装置的收纳槽内径要大于雷氏夹的直径,使得收纳槽并无法很好的与雷氏夹表面贴合,第二将雷氏夹底部放入收纳槽内,虽然收纳槽可以对雷氏夹底部进行塑形防止其变形,但是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雷氏夹的形变缝底部小顶部大,难以起到防止其变形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雷氏夹留存盒,以解决难以对雷氏夹起到防止其变形的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留存盒、雷氏夹和固定设置在雷氏夹表面的两个指针,所述留存盒的中部活动设有留存板,所述留存板相对应雷氏夹位置的中部开设有多个留存孔,所述留存孔的内壁活动设有塑形圈,所述塑形圈的中部活动设有第一弹片,且第一弹片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挤压柱,两个所述挤压柱紧密贴合在雷氏夹表面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塑形圈的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壳,且固定壳的内壁活动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紧密贴合在雷氏夹远离指针位置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分别为v字形结构,且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分别为弹性材料构件,以使第二弹片和挤压柱紧密贴合在雷氏夹表面并对雷氏夹起到塑形的目的。

3、优选的,所述雷氏夹相对应指针之间位置的侧壁开设有形变缝,所述留存盒、留存板和塑形圈均分别为透明材料构件,所述塑形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且定位环活动插接在留存孔的内壁,所述留存孔一端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以使塑形圈稳定位于留存孔的内壁。

4、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片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弹片呈环形设置在雷氏夹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片中部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铰接柱,所述塑形圈相对应第一弹片位置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塑形圈相对应铰接柱位置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安装槽相连通的活动槽,且铰接柱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活动槽的内壁,所述铰接柱的表面设有橡胶垫,以使增大铰接柱与活动槽之间的摩擦,避免铰接柱从活动槽的内壁脱离。

5、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片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固定壳相对应限位柱位置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柱活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以使第二弹片在固定壳的内壁可沿着限位槽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片相对应固定壳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片,且第三弹片紧密贴合在固定壳的内壁,所述第三弹片为弹性材料构件,以使第三弹片为第二弹片和固定壳的相对移动提供弹力。

6、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弹片分别位于雷氏夹的前后端,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弹片与形变缝的位置相对应。

7、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弧形结构,以使雷氏夹向塑形圈处移动时会通过导向板带动第二弹片向固定壳内壁移动。

8、优选的,所述留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容纳指针的指针定位架,且指针位于指针定位架的内壁。

9、优选的,所述留存盒相对应留存板位置的两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留存板定位架,且两个留存板定位架分别位于留存板的顶部和底部,以使对留存板的移动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所述留存盒为一端开口的箱体结构,且留存板相对应留存盒开口位置的一端设有取料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雷氏夹插入塑形圈的内壁时,雷氏夹的底部会带动底部的挤压柱带动第一弹片围绕铰接柱转动,并使得位于顶部的挤压柱以及底部的挤压柱同时在指针的顶部和底部贴合在雷氏夹的表面,同时对第一弹片产生形变,并通过第一弹片自身的弹性带动挤压柱对雷氏夹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挤压,完成对雷氏夹的塑形,且不受指针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雷氏夹起到防止变形的目的;

1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雷氏夹向下移动时并带动第二弹片向固定壳的一端移动时,会使得第二弹片也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二弹片自身的弹性形变挤压雷氏夹从而对雷氏夹起到定位以及塑形的目的,同时第二弹片的两端分别位于形变缝的两端,使得第二弹片的两端在雷氏夹相对应形变缝位置的两端同时向雷氏夹的圆心施加弹力,从而可以缩小形变缝的缝隙,进而使得可以更好的对雷氏夹起到防止变形的目的。



技术特征:

1.雷氏夹留存盒,包括留存盒(1)、雷氏夹(10)和固定设置在雷氏夹(10)表面的两个指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存盒(1)的中部活动设有留存板(2),所述留存板(2)相对应雷氏夹(10)位置的中部开设有多个留存孔(3),所述留存孔(3)的内壁活动设有塑形圈(4),所述塑形圈(4)的中部活动设有第一弹片(5),且第一弹片(5)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挤压柱(6),两个所述挤压柱(6)紧密贴合在雷氏夹(10)表面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塑形圈(4)的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壳(7),且固定壳(7)的内壁活动设有第二弹片(8),所述第二弹片(8)紧密贴合在雷氏夹(10)远离指针(12)位置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8)均分别为v字形结构,且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8)均分别为弹性材料构件,以使第二弹片(8)和挤压柱(6)紧密贴合在雷氏夹(10)表面并对雷氏夹(10)起到塑形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氏夹留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雷氏夹(10)相对应指针(12)之间位置的侧壁开设有形变缝(11),所述留存盒(1)、留存板(2)和塑形圈(4)均分别为透明材料构件,所述塑形圈(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19),且定位环(19)活动插接在留存孔(3)的内壁,所述留存孔(3)一端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以使塑形圈(4)稳定位于留存孔(3)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氏夹留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弹片(5)呈环形设置在雷氏夹(10)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片(5)中部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铰接柱(15),所述塑形圈(4)相对应第一弹片(5)位置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塑形圈(4)相对应铰接柱(15)位置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安装槽(13)相连通的活动槽(14),且铰接柱(15)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活动槽(14)的内壁,所述铰接柱(15)的表面设有橡胶垫,以使增大铰接柱(15)与活动槽(14)之间的摩擦,避免铰接柱(15)从活动槽(14)的内壁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氏夹留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8)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6),所述固定壳(7)相对应限位柱(16)位置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7),且限位柱(16)活动连接在限位槽(17)的内壁,以使第二弹片(8)在固定壳(7)的内壁可沿着限位槽(17)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片(8)相对应固定壳(7)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片(9),且第三弹片(9)紧密贴合在固定壳(7)的内壁,所述第三弹片(9)为弹性材料构件,以使第三弹片(9)为第二弹片(8)和固定壳(7)的相对移动提供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氏夹留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弹片(8)分别位于雷氏夹(10)的前后端,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弹片(8)与形变缝(11)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氏夹留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8),所述导向板(18)为弧形结构,以使雷氏夹(10)向塑形圈(4)处移动时会通过导向板(18)带动第二弹片(8)向固定壳(7)内壁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氏夹留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存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容纳指针(12)的指针定位架(20),且指针(12)位于指针定位架(20)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氏夹留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存盒(1)相对应留存板(2)位置的两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留存板定位架(21),且两个留存板定位架(21)分别位于留存板(2)的顶部和底部,以使对留存板(2)的移动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所述留存盒(1)为一端开口的箱体结构,且留存板(2)相对应留存盒(1)开口位置的一端设有取料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雷氏夹留存盒,包括留存盒、雷氏夹和固定设置在雷氏夹表面的两个指针,所述留存盒的中部活动设有留存板,所述留存板相对应雷氏夹位置的中部开设有多个留存孔,所述留存孔的内壁活动设有塑形圈,所述塑形圈的中部活动设有第一弹片。本技术通过雷氏夹插入塑形圈的内壁时,雷氏夹的底部会带动底部的挤压柱带动第一弹片围绕铰接柱转动,并使得位于顶部的挤压柱以及底部的挤压柱同时在指针的顶部和底部贴合在雷氏夹的表面,同时对第一弹片产生形变,并通过第一弹片自身的弹性带动挤压柱对雷氏夹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挤压,完成对雷氏夹的塑形,且不受指针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雷氏夹起到防止变形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彤,张峰,曾嵘,许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测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