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5677发布日期:2024-03-13 20:3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精密、贵重设备运输监控的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具体为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加快,高速发展的物流业对商品流通载体—包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运输、装卸、在库搬运、周转、配送等环节,因此商品包装的好坏在物流系统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商品从出厂到用户的完整性。然而,尽管厂家或者商家对商品的包装倾尽所能地增强包装防护,但在上述流通环节中仍难以避免地存在野蛮装卸、不合理搬运以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意外等,最终导致商品受到超出设计容许冲击振动的限度而遭到损坏甚至报废。

2、现有的冲击记录装置在对观察窗进行安装时,采用四个螺钉进行安装固定,使得每个记录装置在安装时都需要进行逐一拧动固定,安装时较为麻烦,不仅费时费力工作的劳动强度也会增加,故而提出一智能冲击记录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具备观察窗安装进行安装固定时,节省组装时间,降低工作的劳动强度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冲击记录装置在组装时,观察窗采用四个螺钉进行安装固定,安装时费时费力,需要逐一拧动螺钉才能固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包括下盖体,所述下盖体的顶部铰接有上盖体,所述下盖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上盖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上盖体的内部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的内部放置有透明窗片,所述透明窗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块,所述上盖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卡接杆,两个所述卡接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卡接杆相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环。

3、进一步,所述上盖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下盖体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垫通过环形密封槽位于下盖体的内部。

4、进一步,所述下盖体的固定连接有记录设备本体,所述下盖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锁扣。

5、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支架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螺栓孔。

6、进一步,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观察窗口的形状为圆形窗口。

7、进一步,所述透明窗片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转动空腔,两个所述卡接杆相离一端均通过转动空腔在两个固定块的内部旋转。

8、进一步,两个所述弹簧与两个卡接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扭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9、进一步,两个所述卡接杆的形状均为t字形杆,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接槽,两个所述卡接杆均通过卡接槽与两个连接块卡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当透明窗片在安装到观察窗口的内部时,通过定位孔先定位到需要安装的位置后,然后扭动扭环转动两个卡接杆呈九十度的状态后,推动两个卡接杆相对移动使其位于两个连接块的内部,然后再回转九十度使两个卡接杆与两个连接块进行卡接,在两个弹簧的作用下限位牢靠,进而提高安装工作的进行。

12、2、该智能冲击记录装置,通过在上盖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在下盖体的内部开设环形密封槽,使得上盖体与下盖体闭合后,可以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从而实现防水防尘的密封作用。通过在上盖体的内部开设观察窗口,使得上盖体与下盖体通过锁扣闭合后,可以经由观察窗口观察内部状态指示灯态,用于操作用户查阅指示灯单元的工作状态,提高装置使用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包括下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2)的顶部铰接有上盖体(1),所述下盖体(2)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3),所述上盖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上盖体(1)的内部开设有观察窗口(5),所述观察窗口(5)的内部放置有透明窗片(7),所述透明窗片(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块(8),所述上盖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块(9),两个所述固定块(9)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卡接杆(10),两个所述卡接杆(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2),两个所述卡接杆(10)相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4),所述下盖体(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密封槽(15),所述密封垫(14)通过环形密封槽(15)位于下盖体(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2)的固定连接有记录设备本体,所述下盖体(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锁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支架(3)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观察窗口(5)的形状为圆形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片(7)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两个所述固定块(9)的内部均开设有转动空腔,两个所述卡接杆(10)相离一端均通过转动空腔在两个固定块(9)的内部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簧(12)与两个卡接杆(10)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扭环(1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接杆(10)的形状均为t字形杆,两个所述连接块(8)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接槽,两个所述卡接杆(10)均通过卡接槽与两个连接块(8)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包括下盖体,下盖体的顶部铰接有上盖体,下盖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上盖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上盖体的内部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的内部放置有透明窗片,透明窗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块,上盖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块。该智能冲击记录装置,当透明窗片在安装到观察窗口的内部时,通过定位孔先定位到需要安装的位置后,然后扭动扭环转动两个卡接杆呈九十度的状态后,推动两个卡接杆相对移动使其位于两个连接块的内部,然后再回转九十度使两个卡接杆与两个连接块进行卡接,在两个弹簧的作用下限位牢靠,进而提高安装工作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欧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