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1821发布日期:2023-12-30 00:5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气密性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用于确保电池系统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电池内部的气体泄漏。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18035584u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它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检测室,所述检测箱的上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中心安装有气压仪表,所述检测箱的前侧设置有气罐,所述气罐上方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出端连接有泵气管,所述泵气管伸入检测箱内,所述泵气管上安装有泵气气压表,所述箱盖和检测箱之间通过若干搭扣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通过气压值变化对电池气密性实现检测,检测结果精确,检测方式简单,拆装方便,操作简单,检测快捷高效,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3、上述专利中,虽然该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方式简单,拆装方便,但是在进行检测工作过程中发现,对每块电池的检测都需要拿取电池放入检测箱内,检测完成后取出电池再重复检测操作,对电池的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每块电池的检测都需要拿取电池放入检测箱内,检测完成后取出电池再重复检测操作,对电池的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大面积推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支撑台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转料台;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靠近支撑台左侧位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输出端与支架滑动贯穿,所述第一液压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

3、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输出端与支架滑动贯穿,所述第二液压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罩。

4、优选的,所述密封罩下表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罩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气压表,所述密封罩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输出端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与密封罩呈连通设置,所述抽气管内部设置有单向阀。

5、优选的,所述转料台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输出端与转料台滑动贯穿,所述第三液压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

6、优选的,所述转料台内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表面等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辊轴,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转料台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

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支撑台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三液压杆的配合工作,可以自动将电池送到支撑台位置等待检测,通过第二液压杆、真空泵和气压表的配合工作,完成密封性检测,完成检测后,通过第一液压杆和第二传送带的配合工作,可以将检测完成的电池自动送出,实现了自动化送入电池、完成检测、送出电池的工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对电池的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大面积推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所述底板(1)上表面靠近支撑台(2)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转料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304),所述第二液压杆(304)输出端与支架(301)滑动贯穿,所述第二液压杆(30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罩(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305)下表面设置有密封垫(306),所述密封罩(305)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气压表(307),所述密封罩(305)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308),所述真空泵(308)输出端设置有抽气管(309),所述抽气管(309)与密封罩(305)呈连通设置,所述抽气管(309)内部设置有单向阀(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料台(6)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8),所述第三液压杆(8)输出端与转料台(6)滑动贯穿,所述第三液压杆(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料台(6)内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表面等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辊轴(7),所述底板(1)上表面靠近转料台(6)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靠近支撑台(2)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机架(10),所述机架(10)内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本技术中,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三液压杆的配合工作,可以自动将电池送到支撑台位置等待检测,通过第二液压杆、真空泵和气压表的配合工作,完成密封性检测,完成检测后,通过第一液压杆和第二传送带的配合工作,可以将检测完成的电池自动送出,实现了自动化送入电池、完成检测、送出电池的工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对电池的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大面积推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芳,杨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谦和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