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5297发布日期:2023-09-14 02:3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文感知,具体为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正处在从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的换代期,北斗三号大规模换装即将开始。通过对北斗通信链路的报讯频率进行调整,实现在重大灾害发生时通过下行指令提升水文智能感知一体化设备的报讯频率,在设备检修期降低报讯频率、节约卫星资源,形成智能化的北斗三号水文自动遥测设备管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我省水文智能感知系统的数据传输安全和通信保障能力。

2、而现有的水文感知设备都是采用电缆连接到中继站,在通过该中继站将信号传递到客户端,这样的设计在山区、戈壁滩等地区建设,其成本往往无比高昂。并且现有水文感知设备都是采用岸边测量的方案,对湖水高度测量的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左侧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智能检测机,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智能检测机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块光伏板,所述支撑杆的最顶端设有风力检测模块,所述漂浮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大浮箱和小浮箱,所述漂浮板的上方且位于支撑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盒。

3、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盒的内部开设有前槽、中槽和后槽,所述密封盒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前槽的内部且位于中心轴的表面套设有卷轮。

4、更进一步的,所述卷轮的表面卷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贯穿至漂浮板的下方并与河床连接。

5、更进一步的,所述中槽的内部且位于中心轴的表面套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外端与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其卷簧的中心端与中心轴固定连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后槽的内部且位于中心轴的表面套设有大齿轮,所述密封盒的背面设有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小齿轮,其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

7、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的表面且位于大齿轮的前侧套设有反光盘,所述反光盘的后表面设有反光栅,其反光栅呈中心阵列分布,所述后槽的前侧内壁处固定安装有角度检测模块,所述角度检测模块发射端射出激光,被反光栅反射至所述角度检测模块接收端。

8、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的有益效果为:

9、(1)、将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设备放置到湖面之后,智能检测机内电池通过光伏板充电,智能检测机接收风力检测模块和角度检测模块的电信号,并将这些电信号通过北斗卫星传输至客户端,实现对湖水的高度和湖水中心处风力进行检测,通过该设计可以确保该装置能够在山区、戈壁滩等环境进行检测。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卷簧和驱动电机来驱动卷轮对牵引绳的卷绕,这样该装置在水体中升高其牵引绳被吐出后,卷簧上劲以确保该牵引绳能够被卷绕起来,而在卷簧难以将牵引绳卷绕之后,该驱动电机则会被启动来实现对牵引绳的卷绕,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该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包括漂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1)的左侧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智能检测机(3),所述支撑杆(2)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智能检测机(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块光伏板(4),所述支撑杆(2)的最顶端设有风力检测模块(5),所述漂浮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大浮箱(6)和小浮箱(7),所述漂浮板(1)的上方且位于支撑杆(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9)的内部开设有前槽(11)、中槽(12)和后槽(13),所述密封盒(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中心轴(21),所述前槽(11)的内部且位于中心轴(21)的表面套设有卷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10)的表面卷绕有牵引绳(8),所述牵引绳(8)的另一端贯穿至漂浮板(1)的下方并与河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槽(12)的内部且位于中心轴(21)的表面套设有卷簧(20),所述卷簧(20)的外端与中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其卷簧(20)的中心端与中心轴(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槽(13)的内部且位于中心轴(21)的表面套设有大齿轮(15),所述密封盒(9)的背面设有电机壳(17),所述电机壳(17)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套设有小齿轮(19),其小齿轮(19)与大齿轮(15)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21)的表面且位于大齿轮(15)的前侧套设有反光盘(16),所述反光盘(16)的后表面设有反光栅,其反光栅呈中心阵列分布,所述后槽(13)的前侧内壁处固定安装有角度检测模块(14),所述角度检测模块(14)发射端射出激光,被反光栅反射至所述角度检测模块(14)接收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文感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北斗智能水文感知一体化设备,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左侧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智能检测机,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智能检测机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块光伏板,所述支撑杆的最顶端设有风力检测模块,所述漂浮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大浮箱和小浮箱。将本技术中的一体化设备放置到湖面之后,智能检测机内电池通过光伏板充电,智能检测机接收风力检测模块和角度检测模块的电信号,并将这些电信号通过北斗卫星传输至客户端,实现对湖水的高度和湖水中心处风力进行检测,通过该设计可以确保该装置能够在山区、戈壁滩等环境进行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陈浙梁,姚东,言薇,李歆遒,钱克宠,倪宪汉,张紫琳,刘苏,边杨奇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斗天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