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7210发布日期:2023-12-21 13:5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舵面在全部飞行过程中存在多种偏转姿态,在舵面试验中要考核多种偏转姿态的受载状态。现有技术中,舵面试验夹持装置的舵面与夹持装置之间通过一个悬挂点和一个操纵点相连接,考核不同偏转姿态舵面的受载状态时,需要通过操纵杆将舵面偏转角度,随后在翼面上进行加载。

2、采取这种操作方式,加载装置的调整以及舵面的偏置(特别是大型舵面)工作量特别大,操作较为困难且试验成本较高。

3、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持假件、第二支持假件以及二力杆,其中,

4、所述第一支持假件的第一端与舵面铰接,所述二力杆的第一端与舵面铰接,所述二力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持假件的第一端铰接;

5、试验时,保持所述舵面的位置和载荷方向不变,通过调节所述二力杆与所述舵面之间的夹角,改变所述舵面的加载状态。

6、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持假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单耳连接部,所述舵面上设置有第一双耳连接部,所述第一单耳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双耳连接部通过销轴铰接。

7、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力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单耳连接部,所述舵面上设置有第二双耳连接部,所述第二单耳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双耳连接部通过销轴铰接。

8、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力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单耳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持假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双耳连接部,所述第三单耳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双耳连接部通过销轴铰接。

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持假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持假件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二力杆与所述第二支持假件之间的夹角,来调节所述二力杆与所述舵面之间的夹角。

10、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二力杆与所述舵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模拟所述舵面下偏的加载状态。

11、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二力杆与所述舵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时,模拟所述舵面上偏的加载状态。

12、实用新型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本申请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在舵面偏转试验时,可以保持舵面位置始终不变,仅通过调整二力杆与舵面的夹角,就可以达到与偏转舵面同样的加载效果,从而减轻舵面偏转试验的工作量和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持假件(2)、第二支持假件(3)以及二力杆(4),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假件(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单耳连接部,所述舵面(1)上设置有第一双耳连接部,所述第一单耳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双耳连接部通过销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力杆(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单耳连接部,所述舵面(1)上设置有第二双耳连接部,所述第二单耳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双耳连接部通过销轴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力杆(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单耳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持假件(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双耳连接部,所述第三单耳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双耳连接部通过销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持假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持假件(3)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二力杆(4)与所述第二支持假件(3)之间的夹角,来调节所述二力杆(4)与所述舵面(1)之间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二力杆(4)与所述舵面(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模拟所述舵面(1)下偏的加载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二力杆(4)与所述舵面(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时,模拟所述舵面(1)上偏的加载状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持假件、第二支持假件以及二力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持假件的第一端与舵面铰接,所述二力杆的第一端与舵面铰接,所述二力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持假件的第一端铰接;试验时,保持所述舵面的位置和载荷方向不变,通过调节所述二力杆与所述舵面之间的夹角,改变所述舵面的加载状态。本申请的舵面偏转试验夹持装置,在舵面偏转试验时,可以保持舵面位置始终不变,仅通过调整二力杆与舵面的夹角,就可以达到与偏转舵面同样的加载效果,从而减轻舵面偏转试验的工作量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奇,段婷婷,张靖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