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

文档序号:36772379发布日期:2024-01-23 11:0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岩土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1、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土体加固技术,本技术选择常见、廉价的黄豆作为植物粗脲酶来源,不需要引入微生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且能实际应用的技术。但目前针对eicp技术对潮湿环境土遗址加固方面的公开专利较少。eicp技术对遗址土风蚀雨蚀过程的抑制效果如何,需要建立稳定的模拟模型,模拟不同降雨环境、风力大小等工况下的实验,目前尚无这样的模型可供试验之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不同降雨环境、风力大小等工况下,进而可以借此开展风蚀-雨蚀耦合作用工况下eicp技术对遗址土固化效果,促进eicp技术在潮湿环境土遗址方面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模拟降雨装置和供水装置,试验箱内设置有风道,风道的进风口开口于试验箱体的一端,风道的出风口开口于试验箱的另一端,风道内放置有经eicp技术固化处理的遗址土试验模型,遗址土试验模型为楔形,其斜面朝向进风口;所述的模拟降雨装置设置在遗址土试验模型的上方,模拟降雨装置与试验箱外部设置的供水装置连接。

3、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蓄水槽、水泵和导水管。

4、所述模拟降雨装置包括布水盘和分布在布水盘下表面的多个喷水嘴。

5、所述试验箱顶部开设安装口,布水盘嵌设在安装口内。

6、所述试验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喇叭形开口,且喇叭形开口的小头端均与试验箱的主体连接。

7、所述风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网,并在风道下方设置颗粒收集槽。

8、所述遗址土试验模型放置在所述支撑网上,且支撑网面积大于遗址土试验模型的底面面积。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不同降雨环境、风力大小等工况,进而模拟风蚀-雨蚀耦合作用工况,以便研究eicp技术对遗址土固化效果,促进eicp技术在潮湿环境土遗址方面的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箱、模拟降雨装置和供水装置,试验箱内设置有风道,风道的进风口开口于试验箱体的一端,风道的出风口开口于试验箱的另一端,风道内放置有经eicp技术固化处理的遗址土试验模型,遗址土试验模型为楔形,其斜面朝向进风口;所述的模拟降雨装置设置在遗址土试验模型的上方,模拟降雨装置与试验箱外部设置的供水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蓄水槽、水泵和导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降雨装置包括布水盘和分布在布水盘下表面的多个喷水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顶部开设安装口,布水盘嵌设在安装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喇叭形开口,且喇叭形开口的小头端均与试验箱的主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网,并在风道下方设置颗粒收集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遗址土试验模型放置在所述支撑网上,且支撑网面积大于遗址土试验模型的底面面积。


技术总结
一种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风蚀‑雨蚀耦合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模拟降雨装置和供水装置,试验箱内设置有风道,风道的进风口开口于试验箱体的一端,风道的出风口开口于试验箱的另一端,风道内放置有经EICP技术固化处理的遗址土试验模型,遗址土试验模型为楔形,其斜面朝向进风口;所述的模拟降雨装置设置在遗址土试验模型的上方,模拟降雨装置与试验箱外部设置的供水装置连接。该装置可以模拟不同降雨环境、风力大小等工况下,进而可以借此开展风蚀‑雨蚀耦合作用工况下EICP技术对遗址土固化效果,促进EICP技术在潮湿环境土遗址方面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伟,董悦,吴禄源,王浩,闫艳军,瑜璐,宋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