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7923发布日期:2024-02-22 20:5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试验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备受关注,而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一般电池模组内部由若干个电池单体通过不同的串联和/或并联方式组合而成,而外部多数是通过金属外壳固定防护。随着主机厂对电池模组的各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的容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安全要求变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环境测试,比如振动测试,冲击测试等等。

2、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单个电池模组做测试时,需要工装对电池模组进行固定。然而,电池模组需要在x/y/z三个方向进行随机振动、冲击等试验工况,由于振动方向不一致,至少需要用到2种振动冲击试验台,一种是z向试验台,一种是x/y向试验台,两个试验台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且更换试验台,会造成测试效率的降低,也会造成试验结果的差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不同振动方向至少需要两个试验台造成成本高、测试过程中更换试验台造成测试效率降低,以及试验结果具有差异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用于将电池模组安装于试验台上,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3、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呈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试验台的表面贴合固定;

4、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具有安装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安装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的所述电池模组能够随着所述试验台在第一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

5、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具有安装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二安装位置和第三安装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置的所述电池模组能够随着所述试验台在第二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位于所述第三安装位置的所述电池模组能够随着所述试验台在第三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形成的平面呈垂直设置。

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试验台的运动方向相同。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能够与所述电池模组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连接孔对应布置。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至少能够与所述电池模组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连接孔对应布置。

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对应所述第三安装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至少能够与所述电池模组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连接孔对应布置。

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呈t型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能够将所述第一安装板等间距平分成两个安装平面,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平面内,每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置能够放置有一个所述电池模组。

11、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板;

12、所述加强板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所述加强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每个所述加强板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平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

14、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

15、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

16、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件能够贯穿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试验台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试验台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试验台的对应位置连接。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用于将电池模组安装于试验台上,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呈垂直设置,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第一安装板背离第二安装板的一侧与试验台的表面贴合固定;第一安装板上具有安装电池模组的第一安装位置,位于第一安装位置的电池模组能够随着试验台在第一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第二安装板上具有安装电池模组的第二安装位置和第三安装位置,位于第二安装位置的电池模组能够随着试验台在第二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位于第三安装位置的电池模组能够随着试验台在第三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呈垂直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形成的平面呈垂直设置;通过一个工装结构与一个试验台固定的方式,只需要改变电池模组在工装上的不同安装位置,利用一个试验台便能够实现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冲击试验,不再需要更换试验台,提高了试验效率,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不同振动方向至少需要两个试验台造成成本高、测试过程中更换试验台造成测试效率降低,以及试验结果具有差异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用于将电池模组(100)安装于试验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二安装板(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试验台的运动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位置(201)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能够与所述电池模组(100)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连接孔对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00)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位置(301)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303),所述第二安装孔(303)至少能够与所述电池模组(100)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连接孔对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00)上对应所述第三安装位置(302)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304),所述第三安装孔(304)至少能够与所述电池模组(100)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连接孔对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00)呈t型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300)能够将所述第一安装板(200)等间距平分成两个安装平面,所述第一安装位置(2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置(20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平面内,每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置(201)能够放置有一个所述电池模组(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20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背离所述第二安装板(30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205),所述第一安装板(200)通过所述定位槽(205)与所述试验台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板(200)与所述试验台的对应位置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振动冲击的工装,涉及电池试验工装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位于第一安装位置的电池模组能够随着试验台在第一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位于第二安装位置的电池模组能够随着试验台在第二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位于第三安装位置的电池模组能够随着试验台在第三方向进行振动冲击试验,只需要改变电池模组在工装上的不同安装位置,一个试验台能够实现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冲击试验,不再需要更换试验台,提高了试验效率,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不同振动方向至少需要两个试验台造成成本高、测试过程中更换试验台造成测试效率降低,以及试验结果具有差异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闵忠国,孙永刚,万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