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9180发布日期:2024-02-20 20:4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电定向调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1、所谓振动试验,即是以振动仪器模仿振动环境,对置于振动仪器上的待测物进行检测,以获得待测物在振动环境中的性能参数,振动仪器上必备物件之一就是动圈,现有动圈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进行单一的水连接或电连接,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面和侧面开设有相互畅通的l形通孔,所述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内活动安装有铜管,所述铜管侧面和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内壁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铜管表面固定安装有引线,所述铜管一端设置有锥形部,所述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底部开设有对应铜管锥形部的凹槽,所述铜管锥形部活动贴合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底部凹槽,所述铜管锥形部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座底端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铜管螺纹孔通过连接座固定孔活动连接有螺丝钉,所述连接座上端面开设有连接孔。

3、进一步的,所述螺丝钉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通过不锈钢制成的螺丝钉,加强螺丝钉自身的使用寿命和强度。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对应铜管锥形部的凹槽内固定安装有一绝缘密封垫,通过一绝缘密封垫对铜管和连接座通孔底部贴合面的密封性。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底端固定孔外侧开设有隐藏槽,通过使二绝缘密封垫的帽头在固定后,进入到连接座固定孔外侧的隐藏槽内,将二绝缘密封垫的暴露在外侧的帽头隐藏,保持装置的美观。

6、进一步的,所述螺丝钉和连接座底端面贴合处设置有二绝缘密封垫,所述螺丝钉活动贯穿二绝缘密封垫,通过二绝缘密封垫对连接座固定孔的密封性进行提升,同时加强二绝缘密封垫在装置上的连接紧固性。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均匀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座l形通孔两侧,通过多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孔,为装置提供更强且稳定的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铜管、引线、螺丝钉、连接孔,使用时,通过螺丝钉,将铜管在连接座内的安装进行紧固,铜管与连接座之间设置的间隙,使得水刚好从间隙处流向水路通道,实现水路连通,同时铜管上的引线则是用于通电的结构,从而实现装置的水电连接,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座底端固定孔外侧开设有隐藏槽,通过使二绝缘密封垫的帽头在固定后,进入到连接座固定孔外侧的隐藏槽内,将二绝缘密封垫的暴露在外侧的帽头隐藏,保持装置的美观,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包括连接座(100),所述连接座(100)上端面和侧面开设有相互畅通的l形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00)上端面通孔内活动安装有铜管(110),所述铜管(110)侧面和连接座(100)上端面通孔内壁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铜管(110)表面固定安装有引线(111),所述铜管(110)一端设置有锥形部,所述连接座(100)上端面通孔底部开设有对应铜管(110)锥形部的凹槽,所述铜管(110)锥形部活动贴合连接座(100)上端面通孔底部凹槽,所述铜管(110)锥形部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座(100)底端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铜管(110)螺纹孔通过连接座(100)固定孔活动连接有螺丝钉(112),所述连接座(100)上端面开设有连接孔(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钉(11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00)对应铜管(110)锥形部的凹槽内固定安装有一绝缘密封垫(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00)底端固定孔外侧开设有隐藏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钉(112)和连接座(100)底端面贴合处设置有二绝缘密封垫(121),所述螺丝钉(112)活动贯穿二绝缘密封垫(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3)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均匀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座(100)l形通孔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电定向调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动圈用水电连接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面和侧面开设有相互畅通的L形通孔,所述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内活动安装有铜管,所述铜管侧面和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内壁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铜管表面固定安装有引线,所述铜管一端设置有锥形部,所述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底部开设有对应铜管锥形部的凹槽,所述铜管锥形部活动贴合连接座上端面通孔底部凹槽,本技术通过设有铜管、引线、螺丝钉、连接孔,通过螺丝钉,将铜管在连接座内的安装进行紧固,铜管与连接座之间设置的间隙,使得水刚好从间隙处流向水路通道,实现水路连通,同时铜管上的引线则是用于通电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蔡爱军,陆志强,汪唐竹,徐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速尼科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