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5029发布日期:2024-02-20 20:0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应力检测,具体为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焊接应力,是焊接构件由于焊接而产生的应力。焊接过程中焊件中产生的内应力和焊接热过程引起的焊件的形状和尺寸变化。焊接过程的不均匀温度场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变形和比容不同的组织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2、目前常规实现应力检测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3、1、盲孔法以及取条法,以上方式需要在焊接件上打上盲孔或取条进行检测,而且在检测时,还需要粘接应变片,检测周期长,需要人力多,同时还会对焊接件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

4、2、x射线衍射法,以上方式智能检测焊接件表面的应力,如果采用剥离检测,在耗费人力的同时,还会影响到检测的精度。

5、3、磁测法,以上方式在操作之前需要人工抛光操作,而且检测时,也需要人工不断调整位置,耗费人力较多。

6、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包括:

3、一放置平台;

4、一测试组件,其包括有纵向设置的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上带有的电动滑块上方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前后方均固设有气缸,位于所述安装板后方的气缸伸缩端设有检测探头;

5、位于所述安装板前方的气缸伸缩端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端连接有打磨头;

6、两定位组件,其分别位于所述测试组件的两侧。

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的右上方设有应力检测仪主体,所述检测探头与应力检测仪主体电连接。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导轨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在放置平台的上方。

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固设在放置平台的上方,所述l形支架的顶部一端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压台。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平台上设有带显示屏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第二气缸、电动导轨、应力检测仪主体、气缸以及伺服电机电连接。

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台位于所述放置平台纵向的中心线上。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检测时,将打磨头上方的气缸伸缩端带动打磨头下降,在下降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打磨头转动,对测点进行打磨,在打磨后,检测探头上方的气缸下降,带动检测探头下压到测点上,便可进行应力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可通过电动导轨移动检测探头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多个测点的检测,提高检测的精度,同时以上方式实现了自动打磨加自动检测的功能,能够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06)的右上方设有应力检测仪主体(302),所述检测探头(307)与应力检测仪主体(302)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导轨(301)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304),所述支撑板(304)固设在放置平台(1)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l形支架(201),所述l形支架(201)固设在放置平台(1)的上方,所述l形支架(201)的顶部一端设有第二气缸(202),所述第二气缸(202)的伸缩端连接有压台(2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1)上设有带显示屏的控制台(4),所述控制台(4)与第二气缸(202)、电动导轨(301)、应力检测仪主体(302)、气缸(303)以及伺服电机(309)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台(203)位于所述放置平台(1)纵向的中心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件应力变化测试装置,包括:一放置平台;一测试组件,其包括有纵向设置的电动导轨。在使用时,首先将焊接件放置到放置平台上,将检测位置移动到测试组件下方,此时两端的第二气缸下降,带动压台下降,便可对焊接件进行辅助定位,定位后,打磨头上方的气缸伸缩端带动打磨头下降,在下降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打磨头转动,对测点进行打磨,以提高后续的检测精度,在打磨后,检测探头上方的气缸下降,带动检测探头下压到测点上,便可进行应力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可通过电动导轨移动检测探头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多个测点的检测,提高检测的精度,以上方式实现了自动打磨加自动检测的功能,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法文,吴振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金富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