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7282发布日期:2024-04-18 11:3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设备测试,具体为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交直流电动工具在工厂、民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电锤、电镐、电钻类工具,在实际使用工况中,会出现输出轴卡住,堵转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工件内部传动部件进行瞬间的冲击扭力,工厂通常使用两块夹紧板进行固定,但是由于电锤、电镐、电钻的形状是不规整的,夹紧板很难夹紧电锤、电镐、电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测试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对称安装的若干侧面夹紧体,所述侧面夹紧体之间设有限位体。

3、优选的,所述侧面夹紧体内设有若干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贯穿所述侧面夹紧体侧面,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侧面夹紧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

4、优选的,所述侧面夹紧体内设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连通所述滑动腔,所述侧面夹紧体设有连通所述气压腔的气嘴。

5、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滑动腔内一端设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与所述滑动腔接触,且所述第一圆柱与所述滑动腔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滑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滑动腔直径。

6、优选的,所述限位体内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与所述滑槽,接触,所述第二圆柱与所述滑槽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限位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

7、优选的,所述测试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气动制动器输入轴和传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待测试的电动设备通过连接器与所述传感器输入轴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将电钻/电锤放置在夹持部,滑动杆会在压强的作用下与电锤/电钻的表面接触,滑动杆一端的橡胶会适应性的与电钻/电锤表面接触,这样相比传统两块夹紧板进行固定更加稳定,夹紧接触面积更大,底侧的能够适应电钻/电锤底部的形状,这样可以防止电机移动,增加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测试部(2)和夹持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包括对称安装的若干侧面夹紧体(31),所述侧面夹紧体(31)之间设有限位体(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夹紧体(31)内设有若干滑动腔(32),所述滑动腔(32)内设有滑动杆(33),所述滑动杆(33)贯穿所述侧面夹紧体(31)侧面,所述滑动杆(33)位于所述侧面夹紧体(3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夹紧体(31)内设有气压腔(34),所述气压腔(34)连通所述滑动腔(32),所述侧面夹紧体(31)设有连通所述气压腔(34)的气嘴(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33)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滑动杆(33)位于所述滑动腔(32)内一端设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与所述滑动腔(32)接触,且所述第一圆柱与所述滑动腔(32)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滑动杆(33)的直径小于所述滑动腔(32)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36)内设有若干滑槽(37),所述滑槽(37)滑动连接有限位杆(39),所述限位杆(39)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与所述滑槽(37),接触,所述第二圆柱与所述滑槽(37)底部通过弹簧(38)连接,所述限位杆(39)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部(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安装板(23),所述安装板(23)上固定连接有气动制动器(21)输入轴和传感器(2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待测试的电动设备通过连接器(24)与所述传感器(22)输入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测试夹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测试部和夹持部,夹持部包括对称安装的若干侧面夹紧体,侧面夹紧体之间设有限位体,侧面夹紧体内设有若干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滑动杆,滑动杆贯穿侧面夹紧体侧面,滑动杆位于侧面夹紧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本技术将电钻/电锤放置在夹持部,滑动杆会在压强的作用下与电锤/电钻的表面接触,滑动杆一端的橡胶会适应性的与电钻/电锤表面接触,这样相比传统两块夹紧板进行固定更加稳定,夹紧接触面积更大,底侧的能够适应电钻/电锤底部的形状,这样可以防止电机移动,增加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水旺,葛少伟,黎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上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