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8543发布日期:2024-03-05 11:5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重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


背景技术:

1、驼峰是在铁路编组站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了适当坡度并铺设铁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坡度所产生的位能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驼峰的范围是峰前到达场与调车场之间的一段线路,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在进行驼峰调车作业时,先由调车机将车列推向驼峰,当最前面的车组(或车辆)接近峰顶时,提开车钩,这时就可以利用车辆自身的重力,顺坡自动溜放到编组场的预定线路上,从而提高调车作业效率。

2、在现代化编组站驼峰场,车辆的溜放速度是依靠减速器来调整的,车辆的重量等级是调整速度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自动化驼峰场,尤其是以减速器(减速顶)为调速设备的点连式调速系统,在对间隔制动部位速度的调整和目的制动部位速度的调整中,溜放车组的平均重量是控制系统设定减速器出口速度的参数之一。在使用可控减速顶控制溜放速度的小型驼峰场,可控顶群的制动状态是由车辆重量等级的大小来决定的。在使用非重力式减速器的驼峰场,减速器的制动等级要根据车辆平均重量等级来选定。如果制动等级选低了,减速器制动力太小,不能有效地将车速降下来,可能造成追勾,使道岔不能及时转换而溜错。反之,如果制动等级选得过高,减速器制动后有可能将车轮挤出,造成脱轨事故。重力式减速器在正常情况下通常不会发生上述问题。

3、驼峰测重机是驼峰溜放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备,由机房室内测重控制机箱(可显示测重结果,下文简称“测重机显示器”)和室外测重传感器两部分组成,是测定溜放车辆重量等级的计量装置。测重传感器是利用特殊磁性材料、根据磁弹性效应原理做成的,安装在钢轨腹板中性层位置,也称为塞钉式压磁传感器。根据磁弹性效应,处于外磁场中的某种铁磁材料,在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其内部磁化强度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也将随之改变。传感器通过测量钢轨所受轮重产生的剪切应力来测量车轮重量。

4、驼峰测重机的日常维护,重点就是校核测重机的示值是否准确,若不准确则需要重新标定、修理,甚至更换新的测重传感器。日常维护全靠人工上道进行检查、测试,一方面由于运输繁忙、天窗时间短,维护工作困难,另一方面维护质量和效率依赖于人员素质和经验,无法保证维护质量和效率。人工测试,无法在静态测量方式下提供不同车辆重量等级的“重量”来校核测重机的示值,只能通过已知重量等级的实车(空车和重车)进行动态测量,检验维护效果。当测重机测量结果不准确时,需要依据上次实车测试的结果来调整测重机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标定,经过多次实车调试后测重结果才正确,维护质量才符合要求。每次实车调试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维护人员经验不足则需要更多次调试,需要的天窗时间更长,制约着驼峰溜放作业效率。因此,若能在现场人工静态测量,代替使用实车动态测量,则可提高工作效率。不论静态测量或动态测量,均应符合《tbt 1866—2006驼峰溜放车组测重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规定。

5、目前尚未发现有应用于现场的驼峰测重机静态测量技术方案,现有的静态测量试验,是在实验室中用液压万能试验机对装有测重传感器的试验钢轨进行加载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应用于现场的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包括施力测力机构和专用反力架,施力测力机构包括标准测力仪、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和标准测力仪电性连接,施力测力机构还包括千斤顶,千斤顶与千斤顶压力泵通过油压管连接。

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千斤顶的下侧设有底板,底板的下侧设有滑块,底板的上侧设有半圆板,半圆板顶部设有顶板,千斤顶上端设有圆形板,圆形板的上端与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连接。

4、进一步地,专用反力架包括顶部机构、中部机构、底部机构、承拉杆,顶部机构设于承拉杆的顶部,中部机构设于承拉杆的中部,底部机构设于承拉杆的底部。

5、进一步地,顶部机构包括顶部长版、扣件,顶部长版上端设有顶部加强板,顶部加强板与顶部短横板连接,顶部长版、顶部加强板、顶部短横板通过扣件固定连接,顶部短横板设有通孔,且通过通孔与承拉杆连接。

6、进一步地,中部机构包括滑槽板,滑槽板下端设有限位块,上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滑槽板的夹板,滑槽板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直角块。

7、进一步地,底部机构包括u型板,u型板设有盖帽。

8、进一步地,承拉杆顶端设有用于固定顶部短横板的螺母。

9、进一步地,滑块滑动插接在滑槽板开设的导向槽内。

10、进一步地,底板的下侧设有压轨块,上侧设有限位小方块。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施力测力机构能够对测重机施加(0-13)t范围内的标准力值,静态测量测重机在各测量点的示值误差,实现了代替使用实车动态测试方式,完成对测重机的校核,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驼峰测重机日常维护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编组站车辆溜放作业质量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测力机构(5)和专用反力架,所述施力测力机构(5)包括标准测力仪(582)、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581),所述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581)和标准测力仪(582)电性连接,所述施力测力机构(5)还包括千斤顶(591),所述千斤顶(591)与千斤顶压力泵(592)通过油压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591)的下侧设有底板(51),所述底板(51)的下侧设有滑块(56),所述底板(51)的上侧设有半圆板(52),所述半圆板顶部设有顶板(53),所述千斤顶(591)上端设有圆形板(54),所述圆形板(54)的上端与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58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反力架包括顶部机构(1)、中部机构(2)、底部机构(4)、承拉杆(3),所述顶部机构(1)设于承拉杆(3)的顶部,所述中部机构(2)设于承拉杆(3)的中部,所述底部机构(4)设于承拉杆(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机构(1)包括顶部长版(13)、扣件(14),所述顶部长版(13)上端设有顶部加强板(12),所述顶部加强板(12)与顶部短横板(11)连接,所述顶部长版(13)、顶部加强板(12)、顶部短横板(11)通过扣件(14)固定连接,所述顶部短横板(11)设有通孔,且通过通孔与承拉杆(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机构(2)包括滑槽板(23),所述滑槽板(23)下端设有限位块(24),上端设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滑槽板的夹板(21),所述滑槽板(23)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直角块(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构(4)包括u型板(41),所述u型板(41)设有盖帽(4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拉杆(3)顶端设有用于固定顶部短横板(11)的螺母(3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6)滑动插接在滑槽板(23)开设的导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1)的下侧设有压轨块(55),上侧设有限位小方块(5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驼峰测重机校核装置,属于测重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成本高,不能应用于现场的技术问题,所述装置,包括施力测力机构和专用反力架,施力测力机构包括标准测力仪、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标准测力仪压力传感器和标准测力仪电性连接,施力测力机构还包括千斤顶,千斤顶与千斤顶压力泵通过油压管连接。本技术可以实现了代替使用实车动态测试方式,完成对测重机的校核,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驼峰测重机日常维护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编组站车辆溜放作业质量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姚凯文,谢扬,黄昊,韦承斌,黄明,梁馨之,盘龙杰,黄李贵,甘一帆,余志凌,袁阳平,包爱诚,覃登峰,潘奇俊,李达捷,黄树东,杨钢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