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8022发布日期:2024-02-26 16:4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打压机,具体为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


背景技术:

1、在圆柱形管件生产或者安装等领域,都需要对管件进行气密性测试,气密性测试就是检测样品的密封性,是否泄漏,从而需要用到打压机对其进行检测。

2、但是传统的打压机不方便与检测的管件进行连接,从而影响打压检测的效率,降低了使用时的灵活性,而且打压机不具有泄压阀,导致管件气密性检测完成后进行泄压时,较大的压力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包括:

3、机壳;

4、连接打压机构,所述连接打压机构设置在机壳上,所述连接打压机构包括气罐和气泵,所述气罐安装在机壳内壁的底部,所述气泵安装在气罐的顶部,所述气泵的左侧通过吸气管与气罐连接,所述吸气管的左侧设置有检测阀,所述吸气管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阀,所述气泵的右侧安装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贯穿机壳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机壳的右侧安装有与连接管相互连通的连接头;

5、拼接固定机构,所述拼接固定机构设置在连接打压机构上。

6、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顶部安装有泄压阀管,所述连接头的右侧安装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不锈钢管。

7、优选的,所述拼接固定机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置在不锈钢管的表面,所述安装环的顶部设置有与不锈钢管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8、优选的,所述安装环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背面安装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右侧通过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

9、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壁底部的凹槽内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正转螺纹杆,所述正转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反转螺纹杆,所述反转螺纹杆的顶端贯穿固定槽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反转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旋转块。

10、优选的,所述正转螺纹杆的表面与反转螺纹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正面安装有夹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罐、气泵、吸气管、检测阀、调节阀、连接管、连接头、泄压阀管和不锈钢管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一种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从而方便对管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气密性检测完后泄压时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使其产生的气压通过泄压阀管缓慢的排出。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环、固定螺栓、连接块、固定块、竖板、固定槽、正转螺纹杆、反转螺纹杆、旋转块、螺纹块和夹块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把不锈钢管和外界检测的管件进行连接,提高了对外界检测管件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了使用时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7)的顶部安装有泄压阀管(28),所述连接头(27)的右侧安装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不锈钢管(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固定机构(3)包括安装环(31),所述安装环(31)设置在不锈钢管(29)的表面,所述安装环(31)的顶部设置有与不锈钢管(29)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1)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连接块(33),所述连接块(33)的背面安装有固定块(34),两个固定块(34)的右侧通过竖板(35)固定连接,所述竖板(35)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6)内壁底部的凹槽内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正转螺纹杆(37),所述正转螺纹杆(37)的顶端安装有反转螺纹杆(38),所述反转螺纹杆(38)的顶端贯穿固定槽(36)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反转螺纹杆(38)的顶端安装有旋转块(3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转螺纹杆(37)的表面与反转螺纹杆(38)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10),所述螺纹块(310)的正面安装有夹块(3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包括:机壳,连接打压机构,所述连接打压机构设置在机壳上,所述连接打压机构包括气罐和气泵,所述气罐安装在机壳内壁的底部,所述气泵安装在气罐的顶部,所述气泵的左侧通过吸气管与气罐连接,所述吸气管的左侧设置有检测阀,所述吸气管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阀。本技术通过气罐、气泵、吸气管、检测阀、调节阀、连接管、连接头、泄压阀管和不锈钢管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一种带有泄压阀的打压机,从而方便对管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气密性检测完后泄压时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使其产生的气压通过泄压阀管缓慢的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高桦,计霞,陈志茹,汪承杰,段修涛,肖静宇,刘建营,刘慧渊,沈于蓝,周德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飞而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