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土壤采样器

文档序号:37106273发布日期:2024-02-22 21:0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土壤采样器

本技术属于土样采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土壤采样器。


背景技术:

1、借助土壤采样器可以采集土样,通过采集、检测和分析土样可以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根据土壤的理化性质使用合适的肥料和种植合适的农作物,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2、在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多种土壤采样器,如申请号cn218156962u公开的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包括装载板,所述装载板的前上侧设置有驱动点击,所述装载板的后侧上设置有供电箱,所述装载板的左右两侧中间处设置有衔接班,所述衔接班的下侧设置有平衡支架,所述装载板的前下侧与驱动电机对应设置有土壤取样组件,通过取样杆分别与定位轴承座、转接座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土壤取样深度进行调控使用,使整体的取样使用效果较好。通过取样筒上设置有可拆洗的盖板,能够使土壤取样后将土壤取出时保持较好的土壤剖面完整性,从而使土壤取样检测使用效果更好,实用性更高。不可否认,该专利公开的土壤取样装置确实可以取得上述效果,但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专利的土壤取样装置在采集土样时只能从土壤表面开始取样,导致取样筒内部分土样为无效取样,即该专利的土壤取样装置不能从目标深度开始取样。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土壤采样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土壤取样装置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动土壤采样器,包括:

4、连接板,其两端设置有握持部;

5、竖向设置且顶部贯穿所述连接板中部并通过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带座轴承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的中空连接杆;

6、固定在所述中空连接杆底部并与其内部的连通的取样筒,其底部设置有锯齿;

7、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传动连接所述中空连接杆的驱动件;

8、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伸缩件;

9、穿置于所述中空连接杆内的连动杆,其顶部连接所述伸缩件、下端从所述中空连接杆伸出后转动连接有一圆柱形抵接板。

10、更为具体的,所述连接板呈字母“u”型。

11、更为具体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所述连接板的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中空连接杆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

12、更为具体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一固定座;所述伸缩件为电动推杆,所述伸缩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连接所述连动杆的顶部。

13、更为具体的,所述中空连接杆上开设有一观察窗。

14、更为具体的,所述取样筒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凸起。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设置驱动件、伸缩件、中空连接杆、连动杆和取样筒等多个部件,并对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进行设计,可以在进入到土壤目标深度后开始取样,保证取样筒内土样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在保持土壤剖面完整性的情况下将土样从取样筒内取出,且操作简单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呈字母“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所述连接板的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中空连接杆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一固定座;所述伸缩件为电动推杆,所述伸缩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连接所述连动杆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连接杆上开设有一观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土壤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土样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土壤采样器,包括:连接板;竖向设置且顶部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的中空连接杆;固定在所述中空连接杆底部并与其内部的连通的取样筒;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驱动件;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伸缩件;穿置于所述中空连接杆内的连动杆,其顶部连接所述伸缩件、下端从所述中空连接杆后转动连接有一圆柱形抵接板。本技术设置驱动件、伸缩件、中空连接杆、连动杆和取样筒等多个部件,并对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进行设计,可以在进入到土壤目标深度后开始取样,保证取样筒内土样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在保持土壤剖面完整性的情况下将土样从取样筒内取出,且操作简单、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韦燕燕,王学礼,文震宙,牙丰硕,韦德新,潘国飞,谢瑞,彭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