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

文档序号:37331741发布日期:2024-03-18 17:0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性能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双组份非水反应高聚物是一种新型注浆材料,近年来在路基、机场道面和堤坝防渗加固及垃圾渗滤液的防渗隔渗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抗渗性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目前,由于高聚物注浆材料的抗渗性能试验无现行规范可依,现有的研究大多参照水工混凝土的试验方法对高聚物注浆材料的抗渗性能进行研究。但因为高聚物注浆材料往往作为防渗体是在轴向压力和围压共同作用的条件下使用的,且其在垃圾填埋场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渗滤液的作用,而一般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装置缺少特定条件下测试试样抗渗性能的功能,这大大制约了相关学者对高聚物注浆材料防渗机理的研究进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cn217277709u公开了一种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材料抗渗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使得高聚物试件能够同时在轴向压力和围压以及渗透压的作用下,以试验并获得高聚物试件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抗渗性能。

2、但是该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它的这个主要是测定的水的渗透系数,不能测定在特定温度和特定渗滤液条件下的渗透系数,不适用于测量不同条件下的抗渗性能,所以亟需一种适用于测定温度-化学-应力耦合作用下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此推动高聚物防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提出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该装置使得高聚物试件能够同时在温度-化学-应力耦合作用下,获得高聚物试件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抗渗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包括试样压力室1、渗透压力室2和温控器3,所述试样压力室1包括测试组件14、支撑座7和透明罩6,所述支撑座7与透明罩6相连接,所述测试组件14包括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且所述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上均设有镂空槽,所述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15,所述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之间竖向固定设置有橡胶膜18,且所述橡胶膜18内设置有高聚物试件19,所述透明罩6上连接有进气管路4,所述下透水板18底部连接有渗透液体进液管路8,所述透明罩6与测试组件14之间有试样液体20,所述压力室内竖向设置有试样液体加热棒10和试样液体热电偶11,所述渗透压力室2通过渗透液体进液管路8与试样压力室1相连接,所述渗透压力室2顶部设置有加液管路9,所述渗透压力室2内竖向设置渗透液体加热棒12和渗透液体热电偶13,所述渗透压力室2内设置有渗透液体21,所述温控器3的输入端分别与试样液体热电偶11和渗透液体热电偶13相连接,所述温控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试样液体加热棒10和渗透液体加热棒12相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试样压力室1顶部一侧开设有排气孔5。

4、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加热棒10和液体热电偶11的下端与试样压力室1底部距离不大于2cm。

5、进一步的,所述渗透液体加热棒12和渗透液体热电偶13的下端与渗透压力室2底部距离不大于2cm。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压力室、渗透压力室和温控器,在温控器面板上设置所需要的温度,通过安装的加热棒对试样压力室试样周围的液体和渗透压力室内的渗透液进行加热,并通过热电偶进行温度实时监测,当压力室内液体温度低于设置温度时,温控器会启动加热棒,对试样压力室试样周围液体和渗透压力室内的渗透液进行加热;当热电偶实时监测的温度达到了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会停止加热棒,并保持恒温状态,这样试样压力室试样周围液体温度和渗透压力室内渗透液的温度可以通过温控器进行反复调控,最终可以稳定达到所需设置的温度,该装置可以测定在特定温度和特定渗滤液条件下的渗透系数,适用于测量不同条件下的抗渗性能,使得高聚物试件能够同时在温度-化学-应力耦合作用下,获得高聚物试件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抗渗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包括试样压力室(1)、渗透压力室(2)和温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压力室(1)包括测试组件(14)、支撑座(7)和透明罩(6),所述支撑座(7)与透明罩(6)相连接,所述测试组件(14)包括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且所述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上均设有镂空槽,所述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15),所述上透水板(16)和下透水板(17)之间竖向固定设置有橡胶膜(18),且所述橡胶膜(18)内设置有高聚物试件(19),所述透明罩(6)上连接有进气管路(4),所述下透水板(17)底部连接有渗透液体进液管路(8),所述透明罩(6)与测试组件(14)之间有试样液体(20),所述压力室内竖向设置有试样液体加热棒(10)和试样液体热电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压力室(1)顶部一侧开设有排气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棒(10)和液体热电偶(11)的下端与试样压力室(1)底部距离不大于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液体加热棒(12)和渗透液体热电偶(13)的下端与渗透压力室(2)底部距离不大于2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渗透系数的装置,包括试样压力室和渗透压力室,试样压力室包括测试组件、底座和与支撑座连接的透明罩;测试组件包括上透水板和下透水板,上透水板和下透水板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上透水板和下透水板之间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夹设高聚物试件,透明罩上连接有进气管路,底座上连接有渗透液体进液管路;透明罩与测试组件之间有试样液体,内部置有试样液体加热棒和试样液体热电偶,渗透压力室外部设有管路与试样压力室相连,内部设置渗透液体加热棒和渗透液体热电偶,该装置使得高聚物试件能够同时在温度‑化学‑应力耦合作用下,获得高聚物试件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抗渗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孙佩,张景伟,常雪洁,张展广,黎杰,刘拴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