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3314发布日期:2024-04-01 14:1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人车制造,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


背景技术:

1、目前相关技术中,自动驾驶仿真测试车辆模型的支撑结构是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当车辆模型受到撞击后,支撑结构容易产生变形和断裂,不利于多次重复试验。

2、现有公开专利中公开号为:cn112577759a一种测试车模型,该测试车模型包括模型支撑结构,模型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梁,多根支撑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当互相连接的两根支撑梁所受的外力大于第一预设值时,互相连接的两根支撑梁断开连接。该测试车模型的模型支撑结构在受到较大外力时,支撑梁之间的连接会断开,不会造成支撑梁变形或断裂,有利于多次重复试验。采用该测试车模型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便于保证自动驾驶车辆在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时的安全性。

3、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点:其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固定连接件固定的方式来实现冲击时的分离,避免结构损坏,进而实现可重复使用的目的,但是当冲击的力度没有达到其分离的阈值的时候,缺乏有效的缓冲结构,此时冲撞产生的冲击没有地方释放,会作用到支撑梁处,导致支撑梁由于冲击发生变形甚至损坏,影响整体的可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具备保护效果好、阈值前缓冲、超值脱离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保护效果好、阈值前缓冲、超值脱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包括底盘和支撑梁,所述汽车模型由底盘和支撑梁构成,所述底盘内部四周表面位置对称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周套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两侧位于限位杆外周位置对称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移动座底部表面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齿轮筒,所述齿轮筒下方位于缓冲槽内部底端位置均匀安装有若干组齿牙,所述移动座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弹出槽,所述弹出槽内部位置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顶端位于弹出槽内部位置卡接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底部设有上电磁铁板,所述连接块顶部位置设有下电磁铁板。

6、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底部两侧位置对称安装有移动轮。

7、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拖钩。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侧面位置均安装有冲击传感器。

9、进一步的,所述上电磁铁板以及下电磁铁板尺寸相同。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供齿轮筒安装使用的开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底盘表面位置开设有供连接块移动使用的导槽。

12、进一步的,所述齿牙的间隙与齿轮筒表面的间隙相同。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缓冲弹簧,在模型与冲撞物体进行接触的时候,通过安装的冲击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模型所受的冲击力,在冲击小于预设范围的时候,通过内部的缓冲弹簧以及齿轮筒与齿牙的啮合滚动作业,可以对支撑梁进行相应的往复移动,通过缓冲弹簧的形变以及复位来将冲击力进行转化消耗,进而降低冲击直接作用到支撑梁所造成的影响,提高对支撑梁的保护效果,便于后续多次进行使用,提高装置的可使用次数,具有保护效果好、阈值前缓冲的优点。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上电磁铁板、下电磁铁板,在模型与冲撞物体进行接触的时候,通过安装的冲击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模型所受的冲击力,当检测到冲击大于预设的范围时,此时通过上电磁铁板和下电磁体块的断电可以使得两者间的磁力消失,进而使得支撑梁可以与底盘进行分离,进而避免由于冲击造成支撑梁的变形以及破损,使得装置可以多次反复进行使用,具有超值脱离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包括底盘(1)和支撑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模型由底盘(1)和支撑梁(4)构成,所述底盘(1)内部四周表面位置对称开设有缓冲槽(3),所述缓冲槽(3)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外周套设有移动座(17),所述移动座(17)两侧位于限位杆(15)外周位置对称安装有缓冲弹簧(6),所述移动座(17)底部表面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齿轮筒(11),所述齿轮筒(11)下方位于缓冲槽(3)内部底端位置均匀安装有若干组齿牙(13),所述移动座(17)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弹出槽(8),所述弹出槽(8)内部位置安装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顶端位于弹出槽(8)内部位置卡接有顶出杆(16),所述顶出杆(16)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底部设有上电磁铁板(5),所述连接块(9)顶部位置设有下电磁铁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底部两侧位置对称安装有移动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拖钩(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3)侧面位置均安装有冲击传感器(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磁铁板(5)以及下电磁铁板(7)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7)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供齿轮筒(11)安装使用的开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表面位置开设有供连接块(9)移动使用的导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13)的间隙与齿轮筒(11)表面的间隙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动驾驶测试用汽车模型,包括底盘和支撑梁,所述汽车模型由底盘和支撑梁构成,所述底盘内部四周表面位置对称开设有缓冲槽。本技术通过,采用了缓冲弹簧,在模型与冲撞物体进行接触的时候,通过安装的冲击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模型所受的冲击力,在冲击小于预设范围的时候,通过内部的缓冲弹簧以及齿轮筒与齿牙的啮合滚动作业,可以对支撑梁进行相应的往复移动,通过缓冲弹簧的形变以及复位来将冲击力进行转化消耗,进而降低冲击直接作用到支撑梁所造成的影响,提高对支撑梁的保护效果,便于后续多次进行使用,提高装置的可使用次数,具有保护效果好、阈值前缓冲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岑浩,杨军,汪杰,朱天宇,王立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远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