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2482发布日期:2024-04-01 13:51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具体为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板材的抗冲击强度是直接反映、评价或判断建筑板材抵抗冲击能力脆性、韧性程度的指标,尤其在建筑方面建筑板材的抗冲击性极为重要,在建筑板材的抗冲击检测时,为检验建筑板材的不同力度抗冲击强度,需要更换不同的配重块,而配重块较重不方便抬起更换,且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前侧固定设置有两个检测台面,所述底座上中部固定设置有滑轨板,所述滑轨板与升降板上开设的槽口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冲击台,所述升降板的后侧设置有旋转座,所述升降板、冲击台和旋转座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旋转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轴,且支撑轴通过轴承与底座连接,且旋转座上呈环状分布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多个配重块,多个所述配重块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滑条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右侧设置有动力驱动结构。

5、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结构包括有支板、两个链轮、链条、挂接片和驱动电机,且支板安装在底座上,且两个链轮安装在支板上下侧的支撑轴上,且链条连接在两个链轮上,且挂接片安装在链条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底侧链轮的支撑轴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右侧壁底侧开设有挂接槽,且挂接槽与挂接片适配。

7、优选的,多个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均不相等。

8、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条均为t形设置,所述滑条上通过卡接的螺帽连接有固定螺杆,且每个滑槽内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杆适配的固定槽。

9、优选的,两个所述检测台面之间形成有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空间。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该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可旋转的旋转座多个配重块的支撑,可实现对多个配重块旋转与前侧的升降板和冲击台对应,然后利用滑槽与滑条的连接,可将需要使用的配重块直接的滑动到冲击台上,这样就省去了对配重块的搬运,操作方便且更安全,同时多个配重块可对底座起到配重作用,保证该检测装置在检测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前侧固定设置有两个检测台面(2),所述底座(1)上中部固定设置有滑轨板(3),所述滑轨板(3)与升降板(4)上开设的槽口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4)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冲击台(5),所述升降板(4)的后侧设置有旋转座(6),所述升降板(4)、冲击台(5)和旋转座(6)上均开设有滑槽(8),且旋转座(6)上呈环状分布开设有多个滑槽(8),所述旋转座(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轴(7),且支撑轴(7)通过轴承与底座(1)连接,所述旋转座(6)上设置有多个配重块(9),多个所述配重块(9)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滑条(10)与对应的滑槽(8)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4)的右侧设置有动力驱动结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结构(11)包括有支板(111)、两个链轮(112)、链条(113)、挂接片(114)和驱动电机(115),且支板(111)安装在底座(1)上,且两个链轮(112)安装在支板(111)上下侧的支撑轴上,且链条(113)连接在两个链轮(112)上,且挂接片(114)安装在链条(113)上,且驱动电机(115)的输出轴与底侧链轮(112)的支撑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的右侧壁底侧开设有挂接槽(12),且挂接槽(12)与挂接片(114)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配重块(9)的重量均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和滑条(10)均为t形设置,所述滑条(10)上通过卡接的螺帽连接有固定螺杆(13),且每个滑槽(8)内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杆(13)适配的固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检测台面(2)之间形成有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涉及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前侧固定设置有两个检测台面,所述底座上中部固定设置有滑轨板。该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可旋转的旋转座多个配重块的支撑,可实现对多个配重块旋转与前侧的升降板和冲击台对应,然后利用滑槽与滑条的连接,可将需要使用的配重块直接的滑动到冲击台上,这样就省去了对配重块的搬运,操作方便且更安全,同时多个配重块可对底座起到配重作用,保证该检测装置在检测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洋,张垠,何文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市真信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