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7925发布日期:2024-03-28 18:5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


背景技术:

1、润滑油,液压油、燃油等各类油品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冶金,制造,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各种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油品的密度,粘度特性是工业生产中非常关注的理化指标,从而如何在过程控制中实时检测这些油品的密度和粘度变的举足轻重。

2、目前,检测润滑油的密度和粘度大多需要通过大型的实验仪器,如自动粘度测定仪,密度计等测量仪器等完成。这些仪器普遍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且要求在十分稳定的运行环境中,如实验室工作。然而,现场运行油的流速,油样的代表性,油品的温度等均会与实验室不同,通过这些仪器测得的数据与现场用油工况存在较大差距。人工定期取油的操作方式,不仅带来实验误差,而且不能实时监测在用油品的运行情况,对于突发事故缺乏时效性判断。

3、另外,现有油品质量检测装置难以实现密度和粘度的同时测量,缺乏部分测量指标。理论上,安装多个传感器可以实现密度和粘度的同时测量,但多个传感器不仅使得生产成本升高,而且不利于系统的集成。

4、在公开号cn206248493u一种油品密度和粘度在线检测装置,提出了一种油液密度、黏度检测装置,油品在线监测、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方向;解决了离线测量,实验室测量的时效性不佳的问题。

5、但是存在下面的问题:传感器耐气泡能力差,无法测量油液流动产生气泡的油液,在线检测油液必然要流动,流动过程中必然产生油液气泡,当振动子上附着有气泡时,振动子测量到的密度和黏度是油液和气泡的混合物密度和黏度,不是油液本身的黏度密度,测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包括

3、主体结构件,其上设置有震动片,所述震动片的表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的尖端;

4、所述主体结构件的一侧设置有油液防护罩,且震动片位于油液防护罩内;

5、所述主体结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层防护罩;

6、测量线路板,设置上层防护罩内,且与主体结构件连接,所述测量线路板上设置有通信航插。

7、优选的是,所述主体结构件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圆台,所述震动片设置在所述圆台上,所述圆台的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油液防护罩与所述圆台螺纹连接。

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结构件位于所述圆台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形密封圈,所述油液防护罩的一端与o形密封圈贴合。

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结构件的另一侧设置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上层防护罩与所述凸台螺纹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在振动片表面进行尖锐化处理,使得振动片的表面分布了多个凸起的尖端,气泡一旦附着到振动片上,振动片振动时尖端会刺破气泡或使气泡脱离振动片,使得测量更加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件(3)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圆台,所述震动片(2)设置在所述圆台上,所述圆台的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油液防护罩(1)与所述圆台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件(3)位于所述圆台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形密封圈(7),所述油液防护罩(1)的一端与o形密封圈(7)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件(3)的另一侧设置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上层防护罩(6)与所述凸台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包括主体结构件,其上设置有震动片,所述震动片的表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的尖端;所述主体结构件的一侧设置有油液防护罩,且震动片位于油液防护罩内;所述主体结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层防护罩;测量线路板,设置上层防护罩内,且与主体结构件连接,所述测量线路板上设置有通信航插。该油液密度黏度复合传感器在振动片表面进行尖锐化处理,使得振动片的表面分布了多个凸起的尖端,气泡一旦附着到振动片上,振动片振动时尖端会刺破气泡或使气泡脱离振动片,使得测量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邓可,徐学明,张献超,温忠,殷冬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峰精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