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5031发布日期:2024-05-07 19:1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顺线装置,具体涉及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


背景技术:

1、在电力参数测量仪表中,一般需要将仪表测量电网所得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频率等电量参数及各种工作控制状态在仪表前面板上表示出来。常规的测量显示仪表,为了表示其所测量的电量参数,采用数码显示测量参数的数值测力仪表是集成了称重和控制功能为一体的装置,同时兼容工业现场总线,可以和工业现场常用的控制器plc,dcs等结合使用,方便工业领域的工程师解决工业称重的问题,然而测力仪表组装完成后,需要按批次测量该批测力仪表的使用寿命,所以就需要利用支架对该批次测力仪表进行支撑。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7637632u专利,该方案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显示屏、按键触点、接口、供电板和电池,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按键触点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垂直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供电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平行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供电板上,稳定坚固,结构简单,内部紧凑,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

3、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随着使用,逐渐的暴露出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由于同批次老化测试的仪表较多,使得现有均是将仪表堆叠至支架上,这就使得在通电测试过程中,需要连接很多根供电线,这就造成了相邻的供电线之间易出现交织错乱的现象,进而影响了测试效率。

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由于同批次老化测试的仪表较多,使得现有均是将仪表堆叠至支架上,这就使得在通电测试过程中,需要连接很多根供电线,这就造成了相邻的供电线之间易出现交织错乱的现象,进而影响了测试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沿其轴向套装有若干个独立设置的卷绕筒,所述卷绕筒上卷绕有连接线,所述支撑管内设有供电线,

4、所述支撑管的外壁上对应每个所述卷绕筒同轴固接有两个接电环,所述接电环与所述供电线相连接,所述卷绕筒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接电环相连接的导电组件,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导电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有仪表插头。

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卷绕筒的内壁上固接有环形槽,所述支撑管上套装有位于所述环形槽内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卷绕筒以及支撑管相连接。

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沿径向开设于所述卷绕筒内壁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并列设有接触球以及导电片,所述接触球与所述导电片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接触球与所述接电环摩擦接触。

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连接线一端的内线对应连接于所述导电片上。

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供电线的内线上分别通过分支电线连接所述接电环。

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环形槽内壁上固接有第一连接凸起部,所述支撑管的外壁上固接有位于所述环形槽内的第二连接凸起部,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部相固接。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卷绕筒的内壁上固接有限位环,支撑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环相匹配的限位环槽。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卷绕筒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挡盘。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供电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电源插头。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固定板。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开设有避让所述连接线的通孔,非使用状态下,所述仪表插头与所述通孔的外沿相抵。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支撑管的两端设有固定板,可以利用螺钉穿过固定孔将固定板固定在测力仪表放置的支架上,方便使用;

18、当需要对测力仪表供电时,将连接线拔出,连接线的一端会在卷绕筒的转动下,实现放卷,然后将仪表插头插入至对应的测力仪表上即可,方便快捷,其中可以测力仪表的位置,选择拉出的长度即可,可以有效的防止因连接线过长导致出现交织错乱的现象,有效的保证了各个连接线的有序性;

19、通过卷绕筒与支撑管之间设有扭簧,可以实现连接线在非使用状态下利用扭簧的弹性实现自动收卷;

20、其中将供电线利用分支电线分别连接接电环,连接线利用导电组件实现将供电线的电力连接到连接线上,该结构实现了在卷绕筒转动时,只有连接线的一端实现收放卷,而另一端始终固定在卷绕筒上,可以防止两端同时收放卷导致的错乱现象。



技术特征:

1.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1),所述支撑管(1)上沿其轴向套装有若干个独立设置的卷绕筒(2),所述卷绕筒(2)上卷绕有连接线(3),所述支撑管(1)内设有供电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筒(2)的内壁上固接有环形槽(7),所述支撑管(1)上套装有位于所述环形槽(7)内的扭簧(8),所述扭簧(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卷绕筒(2)以及支撑管(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6)包括沿径向开设于所述卷绕筒(2)内壁上的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内并列设有接触球(21)以及导电片(22),所述接触球(21)与所述导电片(22)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接触球(21)与所述接电环(5)摩擦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3)一端的内线对应连接于所述导电片(22)上,所述供电线(16)的内线上分别通过分支电线(12)连接所述接电环(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7)内壁上固接有第一连接凸起部(9),所述支撑管(1)的外壁上固接有位于所述环形槽(7)内的第二连接凸起部(10),所述扭簧(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部(9)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部(10)相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筒(2)的内壁上固接有限位环(11),支撑管(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环(11)相匹配的限位环(11)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筒(2)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挡盘(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16)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管(1)的外壁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电源插头(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上开设有固定孔(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8)之间固接有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上开设有避让所述连接线(3)的通孔(14),非使用状态下,所述仪表插头(15)与所述通孔(14)的外沿相抵。


技术总结
测力仪表老化测试用顺线工装,涉及顺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管,支撑管上沿其轴向套装有若干个独立设置的卷绕筒,卷绕筒上卷绕有连接线,支撑管内设有供电线,支撑管的外壁上对应每个卷绕筒同轴固接有两个接电环,接电环与供电线相连接,卷绕筒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接电环相连接的导电组件,连接线的一端与导电组件相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有仪表插头。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由于同批次老化测试的仪表较多,使得现有均是将仪表堆叠至支架上,这就使得在通电测试过程中,需要连接很多根供电线,这就造成了相邻的供电线之间易出现交织错乱的现象,进而影响了测试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鲍静茹,陈先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力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