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1815发布日期:2024-04-30 17:11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回转窑常见于水泥、石灰、冶金等需要连续烧成的生产线,是生产线的核心生产设备,因其点火成本高、周期长,大部分回转窑设备启动后轻易不能停机,因此大部分维保检查工作需要在生产中进行;回转窑轮带是套在回转窑筒体上支撑、回转作用的重要部件;由于回转窑筒体在冷态与热态有明显直径变化,轮带内径d通常大于膨胀后筒体外径d,冷态下d与d的差值约10-15mm,热态下约5-8mm,因此在日常生产中,回转窑筒体与轮带并非同步运转,而是每转一周都有10-20mm的转差,即滑移量,回转窑与轮带之间的间隙沿周长也各不相同,通常顶部最大,底部贴紧;判断轮带运行状态最直观的数据便是滑移量与间隙值。但是正常生产时回转窑表面温度可达200-400摄氏度,与筒体近距离接触的轮带有200-300摄氏度,目前针对轮带运行状态的检测手段十分有限,大部分只能通过检测回转窑筒体与轮带的转速差间接测量滑移量,精度不高且无法检测间隙变化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能够承受较大的倾覆力矩和轴向载荷,保证高速旋转时径向跳动精度。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接近开关、单片机、电动伸缩杆、扭力弹簧、滚轮支架、滚轮、编码器和拉绳位移传感器;

4、所述壳体下部敞口设置,壳体后侧四角位置上均设置有磁铁;接近开关设置在壳体后侧上,接近开关与单片机电连接,接近开关检测信号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电动伸缩杆和拉绳位移传感器均设置在壳体内;扭力弹簧上端扭臂位于壳体内,且与电动伸缩杆连接,扭力弹簧下端扭臂位于靠近壳体下部敞口处且与滚轮支架一端连接;滚轮通过轴承设置在滚轮支架另一端的中心轴上;编码器设置在滚轮上,编码器采集滚轮滚动距离信号发送至单片机;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拉绳与滚轮中心处的滚轮支架连接,将滚轮伸出量的变化状态信号发送至单片机。

5、具体的,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单片机的显示屏。

6、具体的,所述的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电源模块为接近开关、单片机、电动伸缩杆、编码器和拉绳位移传感器供电。

7、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8、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通过一次吸附,可同步精确采样轮带滑移量和轮带间隙变化量,因此避免了使用常规手段独立测量这两个值时,不能精确相互对照分析的缺陷;并结合采样时同步记录的时间信息,可以精确计算出其变化趋势,便于提前预知设备故障;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精确测量回转窑热态运行中轮带的运行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近开关、单片机、电动伸缩杆、扭力弹簧、滚轮支架、滚轮、编码器和拉绳位移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前侧上还设置有单片机的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电源模块为接近开关、单片机、电动伸缩杆、编码器和拉绳位移传感器供电。


技术总结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回转窑轮带间隙与滑移量热态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接近开关、单片机、电动伸缩杆、扭力弹簧、滚轮支架、滚轮、编码器和拉绳位移传感器。本技术的测量装置通过一次吸附,可同步精确采样轮带滑移量和轮带间隙变化量,因此避免了使用常规手段独立测量这两个值时,不能精确相互对照分析的缺陷;并结合采样时同步记录的时间信息,可以精确计算出其变化趋势,便于提前预知设备故障;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精确测量回转窑热态运行中轮带的运行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仝芮华,韩春阳,邓东亮,郭浩浩,姜士浩,张琳伟,黄金全,侯朝阳,李振,刘笑一,许昊,王培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