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1215发布日期:2024-04-30 17:01阅读:6来源:国知局
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管材生产,具体涉及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管材的生产环节最后一环中,通常会对管材的质量进行检测,并统计合格率,合格率是否达标是对本次生产的一个重要评价和改进指示,通常对管材进行检测的项目有:密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静液压、环刚度、扁平、环柔度、热稳定性、挥发分含量、水分含量、炭黑含量、炭黑分散、颜料分散、耐气体组分、耐快速裂纹扩展成分分析、成分含量检测等。

2、在管材生产过程中,对于管材的外表裂纹检测尤为重要,一旦有裂纹的管材被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那么发生紧急事故的可能性将急剧提升,现有的外表裂纹检测技术通常为用交流电位法和超声波探伤等,然而这些方法对管材的材质存在一定的要求,并且一种检测设备往往对应一种型号的管材,对其他尺寸的管材无法兼容,而人工观察又耗时耗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以解决现有外表裂纹检测技术中对管材材质有一定要求,不可适应多种管材尺寸,而人工观察又耗时耗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包括:

4、底盘;底盘上设有放置通孔,管材设置在放置通孔中;

5、检测模组;检测模组固定安装在底盘外侧,检测模组上设有至少四个滑动端,滑动端以放置通孔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滑动方向朝向放置通孔的圆心;

6、至少四台摄像设备;一台摄像设备固定安装在一个滑动端上,摄像设备的摄像端朝向放置通孔的圆心处;

7、至少三个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第一端与管材的外侧壁挤压接触,导向装置以放置通孔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导向装置用于限制管材的纵向和横向位移,使管材只能在放置通孔圆心所处轴线上位移。

8、优选地,检测模组包括:

9、至少四个滚珠丝杆模组;珠丝杆模组以放置通孔为圆心环形阵列安装在底盘侧面,一个摄像设备固定安装在一个滚珠丝杆模组的模组滑块上;

10、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滚珠丝杆模组的丝杆进行旋转。

11、优选地,一个导向装置包括:

12、固定件;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滚珠丝杆模组上;

13、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弹簧可伸缩安装在固定件上;

14、导向轮;导向轮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杆的第二端,检测管材时,导向轮与管材的外侧壁滚动接触。

15、优选地,固定件、支撑杆和导向轮均不处于摄像设备的摄像端与管材侧壁的垂直线上。

16、优选地,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还包括电源,电源同时与伺服电机和摄像设备连接。

17、优选地,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控制器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时间和旋转方向。

18、优选地,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还包括数据接收设备,数据接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收集摄像设备拍摄的图片。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申请通过检测模组带动摄像设备移动,可以实现摄像设备对不同外径的管材在拍照所需要的准确距离,导向装置可防止管材在拍照时,由于在空间上的跳动引起的图像模糊,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外径大小不一,任意长度尺寸的管材外表面准确距离对焦拍照,并且对管材的材质无要求,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模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导向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件(4)、支撑杆(5)和导向轮(6)均不处于摄像设备(3)的摄像端与管材侧壁的垂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还包括电源,电源同时与伺服电机和摄像设备(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控制器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时间和旋转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还包括数据接收设备,数据接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收集摄像设备(3)拍摄的图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环形自适应成像装置,包括底盘、检测模组、八台摄像设备和四个导向装置,底盘上设有放置通孔,管材设置在放置通孔中,检测模组固定安装在底盘外侧,检测模组上设有八个滑动端,一台摄像设备固定安装在一个滑动端上,摄像设备的摄像端朝向放置通孔的圆心处,导向装置的第一端与管材的外侧壁挤压接触,导向装置以放置通孔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导向装置用于限制管材的纵向和横向位移,使管材只能在放置通孔圆心所处轴线上位移,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外径大小不一,任意长度尺寸的管材外表面准确距离对焦拍照,并且对管材的材质无要求,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辜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中航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