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物位计以及物位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4221发布日期:2024-04-01 14:0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雷达物位计以及物位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位监测,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物位计以及物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1、雷达物位计可安装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容器或管道内,能够对液体、浆料及颗粒料的物位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雷达物位计对人体及环境均无伤害,不受介质比重的影响,不受介电常数变化的影响,不需要现场校调,适用于高温高粉尘及挥发性气体等恶劣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医药以及水文等行业。

2、如中国专利cn213293457u中使用的型号为hbrd902的雷达物位计,现有的大多数雷达物位计均需要通过电缆完成供电和通信。但是,在例如井盖下方、河道、较高腐蚀性环境以及野外山区等现场,雷达物位计的电缆的布设以及维护都会存在较大困难,导致雷达物位计的布置存在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物位计以及物位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降低雷达物位计的布置难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达物位计,包括壳体、雷达天线、电路板、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电池,所述雷达天线、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各所述电池均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雷达天线能够发出和接收物位探测电磁波,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物联网平台无线通信连接,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固定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雷达天线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电路板信号连接,各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各所述电池能够为所述电路板供电并能够通过所述电路板为所述雷达天线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4、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容纳体以及盖体,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开口,所述盖体固定设于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上并能够将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开口封堵;所述容纳体与所述盖体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所述雷达天线、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各所述电池。

5、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围绕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开口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纳体之间,且所述环形密封圈能够被所述盖体压紧于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上。

6、优选的,所述容纳体的第二端上具有透镜部;所述雷达天线设于所述透镜部处,且所述物位探测电磁波能够穿过所述透镜部。

7、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8、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通信板以及测量板,所述通信板以及所述测量板均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通信板与所述测量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固定设于所述通信板上并与所述通信板信号连接;所述雷达天线与所述测量板信号连接。

9、优选的,所述电池的数量为十二个。

10、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高密度聚乙烯壳体。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物位监测系统,包括物联网平台、用户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雷达物位计,所述物联网平台与所述用户服务器通信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达物位计以及物位监测系统,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与物联网平台无线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完成雷达物位计的数据远传,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至少一个电池,完成对雷达天线、电路板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供电,从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雷达物位计通过电缆进行通信及供电,本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物位计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缆的铺设及维护,摆脱电缆铺设需求及维护需求对雷达物位计布置的限制,在使用时直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物位计布置在目标位置,通过自带电池进行原位供电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远程通信即可,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雷达物位计的布置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雷达天线、电路板、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电池,所述雷达天线、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各所述电池均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雷达天线能够发出和接收物位探测电磁波,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物联网平台无线通信连接,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固定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雷达天线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电路板信号连接,各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各所述电池能够为所述电路板供电并能够通过所述电路板为所述雷达天线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容纳体以及盖体,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开口,所述盖体固定设于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上并能够将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开口封堵;所述容纳体与所述盖体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所述雷达天线、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各所述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围绕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开口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纳体之间,且所述环形密封圈能够被所述盖体压紧于所述容纳体的第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的第二端上具有透镜部;所述雷达天线设于所述透镜部处,且所述物位探测电磁波能够穿过所述透镜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通信板以及测量板,所述通信板以及所述测量板均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通信板与所述测量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固定设于所述通信板上并与所述通信板信号连接;所述雷达天线与所述测量板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数量为十二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高密度聚乙烯壳体。

9.一种物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网平台、用户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雷达物位计,所述物联网平台与所述用户服务器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达物位计以及物位监测系统,涉及物位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雷达天线、电路板、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电池,雷达天线、电路板、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各电池均固定设于壳体的内部,雷达天线能够发出和接收物位探测电磁波,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物联网平台无线通信连接,且无线通信模块固定设于电路板上,雷达天线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与电路板信号连接,各电池与电路板电连接,各电池能够为电路板供电并能够通过电路板为雷达天线以及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本技术公开的雷达物位计以及物位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雷达物位计的布置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祝清法,王广跃,王春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同创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