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1896发布日期:2024-04-18 20:5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辆生产的,涉及其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智能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的轨道车辆生产过程中,还没有专门的车体称重工装能够安装于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这样无法测量出车体是否存在不平衡问题;后期运行过程中转向架上部的负载的平衡就无法得到保证。

2、通过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检测”,对现有公开的技术文献进行检索,得到以下结果:

3、1、中国专利文献:“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专利(申请)号为201310738869.1,其记载的技术方案是:

4、“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体和转向架、动车组报警系统、空调系统及车辆工况的检测装置;所述转向架的构架内设置有附加气室;所述车体包括车顶、侧墙、底架以及端墙,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四个或六个侧门安装开口,所述侧门安装开口对称地开设在两面所述侧墙上;所述动车组报警系统中的动车组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按键组、延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及制动控制电路;所述空调系统的空调风阀控制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计算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车辆工况的检测装置包括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及判断单元”;

5、其记载的技术效果是:

6、“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满足城际交通快起快停、快速乘降、载客量大使用要求,提高乘客使用舒适性”。

7、2、中国专利文献:“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轮对在线动态监测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1620154872.8,其记载的技术方案是:

8、“轨道交通车辆轮对在线动态监测系统,通过环形电缆传感器检测车辆的进入,通过同步开关检测轮对进入数据采集区,同步开关产生同步信号并传给激光传感器使得激光传感器同时采集车轮的数据,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柜中的ram中,同时cpu也对采集时间进行采集,然后工控机将数据提取出整理计算并与标准限值进行比对从而发现尺寸超限的轮对和带伤轮对,并将这些数据发送给铁路局”;

9、但是,上述现有公开的技术文献记载的技术方案没有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测量出车体是否存在不平衡;后期运行过程中转向架上部的负载的平衡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和缺陷。

10、因此,在车辆的制造过程中,急需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智能工装来测量转向架的真实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目的是实现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智能、精准检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包括工装上部分、工装下部分;在检测工艺的状态下,所述的工装上部分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的工装下部分与轨道交通车辆车的转向架连接;在所述的工装上部分与工装下部分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

4、所述的工装本体上设置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结构在工装上部分的上表面上,设置塔形定位销,所述的塔形定位销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的相应的锥形定位孔形成配合。

5、所述的定位结构在工装下部分上,设置底板定位孔,所述的底板定位孔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的相应的定位销形成配合。

6、所述的工装上部分设置车体适配形腔,所述的车体适配形腔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上的相应位置结构形成配合。

7、所述的工装下部分设置转向架适配形腔,所述的转向架适配形腔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上的相应位置结构形成配合。

8、所述的工装上部分与工装下部分通过工装上下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工装上下连接件为柔性结构。

9、所述的检测工装设置检测控制单元,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电路与检测控制单元连接。

10、在所述的检测控制单元中,设置数据处理模块和检测结果输出模块。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测量转向架的真实载荷,并计算出车体是否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车辆制造精度、提高后期车辆的运营效率;在车体进行落车时可以检测出在转向架支持车体的四个点的重量分布情况,提高了车体平衡精度,降低后期车辆的不正常损耗,提高运营效率,为车辆运营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所述的工装本体(1)包括工装上部分(6)、工装下部分(7);在检测工艺的状态下,所述的工装上部分(6)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的工装下部分(7)与轨道交通车辆车的转向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工装上部分(6)与工装下部分(7)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定位结构(2),所述的定位结构(2)在工装上部分(6)的上表面上,设置塔形定位销(4),所述的塔形定位销(4)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的相应的锥形定位孔形成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2)在工装下部分(7)上,设置底板定位孔(5),所述的底板定位孔(5)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的相应的定位销形成配合。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上部分(6)设置车体适配形腔(9),所述的车体适配形腔(9)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上的相应位置结构形成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下部分(7)设置转向架适配形腔(10),所述的转向架适配形腔(10)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上的相应位置结构形成配合。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上部分(6)与工装下部分(7)通过工装上下连接件(8)连接,所述的工装上下连接件(8)为柔性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工装设置检测控制单元,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通过信号电路与检测控制单元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检测控制单元中,设置数据处理模块和检测结果输出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重量平衡度的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工装本体包括工装上部分、工装下部分;在检测工艺的状态下,工装上部分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连接,工装下部分与轨道交通车辆车的转向架连接;在工装上部分与工装下部分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测量转向架的真实载荷,并计算出车体是否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车辆制造精度、提高后期车辆的运营效率;在车体进行落车时可以检测出在转向架支持车体的四个点的重量分布情况,提高了车体平衡精度,降低后期车辆的不正常损耗,提高运营效率,为车辆运营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周家润,周仁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