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

文档序号:37929761发布日期:2024-05-11 00:08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具体为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泥砂浆的流动性是指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流动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是流动度试验,也称为斜槽法或波特兰砂浆稠度试验,这个流动度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能,以便确定其在施工过程中的适用性和工作性能,并且可以更好地填充细小空隙,提高涂覆或灌浆的效果。

2、如中国公开专利:cn219552180u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的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台,所述测试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架;刻度线,设置在所述测试台的顶部;测试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测试单元至少部分与所述测试台抵接;锁止单元,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测试单元上,用于锁止所述测试单元,保证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的稳定;振动单元,设置在所述测试单元上,以便于使水泥砂浆内部密实无缝隙,此实用新型能够减小人工操作对测试结果的不良影响,如受坍落度桶提升速度的不同以及水泥砂浆从底部流出等,保证的水泥砂浆流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操作更加的简单,测试效率更高。

3、虽然通过以上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坍落度桶速度提升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水泥砂测试的准确性,但是通过坍落度桶外壁残留的水泥砂浆与转动的振动球接触,使其发生摆动叩击坍落度桶的方式不够稳定,如果残留的水泥砂浆滞留的位置不好,便会降低振动球摆动的效果,从而降低叩击效率。

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架、坍落度桶、测试台、固定台和电动推杆;

2、固定台固定安装在坍落度桶的外壁,固定台的升降通过电动推杆控制;

3、固定台的底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壁弹性安装有用于敲击坍落度桶的叩击头;

4、固定台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吸附叩击头的磁铁。

5、优选的,转动环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齿环,固定台的内壁转动安装有齿轮,齿环与齿轮啮合。

6、优选的,齿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7、优选的,叩击头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的内壁。

8、优选的,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扭簧,扭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块的内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磁铁远离转动环的一端延伸出固定台的底端外壁。

10、优选的,磁铁设置有多个,多个磁铁沿固定台的底端外壁呈环形等距排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可实现坍落度桶的升降,使水泥砂浆倒落在测试台的表面进行测试,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并在齿轮与齿环的配合下,使得转动环带动多个磁铁转动,持续的对叩击头的吸附和解除吸附,并在扭簧的配合下,此时的叩击头便可更加稳定并间歇性的叩击坍落度桶的外壁,使得水泥砂浆更加密实。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坍落度桶(2)、测试台(5)、固定台(3)和电动推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6)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齿环(7),所述固定台(3)的内壁转动安装有齿轮(10),所述齿环(7)与齿轮(10)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叩击头(1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13)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块(13)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8)远离转动环(6)的一端延伸出固定台(3)的底端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磁铁(8)沿固定台(3)的底端外壁呈环形等距排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装置,涉及水泥砂浆流动性测试领域,包括支架、坍落度桶、测试台、固定台和电动推杆,固定台固定安装在坍落度桶的外壁,固定台的升降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固定台的底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壁弹性安装有用于敲击坍落度桶的叩击头,固定台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吸附叩击头的磁铁,转动环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齿环,固定台的内壁转动安装有齿轮,齿环与齿轮啮合,齿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通过以上各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叩击头间歇性的叩击,使得水泥砂浆更加密实。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陈海明,张亚东,秦子光,陈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1014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