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58946发布日期:2024-05-07 19:3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储氢,具体为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储氢瓶的中间层和最外层均是由缠绕工艺制作而成,纤维缠绕是制造中空复合材料部件的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可生产1~100m3的储罐,半干法缠绕是纤维缠绕工艺中的其中一种,半干法缠绕是将纤维浸渍后,随即预烘干,然后缠绕到内胆上,在对预浸渍纤维进行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将纤维材料浸泡到环氧树脂溶液中,使限位的表面能够充分包裹环氧树脂,在这个过程中,纤维自身的松紧状态会严重影响到其浸泡环氧树脂的效果,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包括底板和纤维,底板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圆辊和第二圆辊,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的两边均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板,在两个支撑板的靠上位置处均开设有槽口,两个支撑板顶端的侧面均设置有圆板,在两个圆板的侧面均设置有滑动块,两个圆板侧面的滑动块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侧面的槽口内,且在两个滑动块底部与相对应槽口内壁的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在两个圆板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三圆辊,纤维依次从第一圆辊的底部、第三圆辊的顶部和第二圆辊的底部绕过,在两个圆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衔接板,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衔接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在压力传感器顶部与衔接板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2、第一圆辊和第二圆辊在底板的顶部呈左右对称分布,且第一圆辊和第二圆辊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三圆辊的水平高度。

3、纤维在第一圆辊、第二圆辊和第三圆辊之间呈紧绷状态。

4、两个槽口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动块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半圆槽,在每个半圆槽内均设置有可旋转的限位球,且每个限位球伸出半圆槽的部分均位于相对应槽口内壁两侧的滑槽内。

5、第三圆辊两端的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转轴,两个圆板的侧面均开设有凹槽,在两个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第三圆辊两端的转轴分别与两个轴承的内圈壁固定连接。

6、第三圆辊两端的尺径小于圆板的直径。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当绕过第三圆辊的纤维之间张力较大导致其较为紧绷时,纤维会对第三圆辊施加压力,使第三圆辊两端圆板侧面的滑动块在槽口内下移,圆板下移的时候会带动底部的衔接板对第二弹簧施加压力,第二弹簧的压缩状态不同所释放的反作用力也不同,第二弹簧再将力施加到压力传感器上,通过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不同压力数值,能够能够判断出纤维的张力大小。



技术特征:

1.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和纤维(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圆辊(2)和第二圆辊(3),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的两边均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板(4),在两个支撑板(4)的靠上位置处均开设有槽口(5),两个支撑板(4)顶端的侧面均设置有圆板(7),在两个圆板(7)的侧面均设置有滑动块(6),两个圆板(7)侧面的滑动块(6)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4)侧面的槽口(5)内,且在两个滑动块(6)底部与相对应槽口(5)内壁的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在两个圆板(7)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三圆辊(8),所述纤维(9)依次从第一圆辊(2)的底部、第三圆辊(8)的顶部和第二圆辊(3)的底部绕过,在两个圆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衔接板(14),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衔接板(1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在压力传感器(15)顶部与衔接板(14)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辊(2)和第二圆辊(3)在底板(1)的顶部呈左右对称分布,且第一圆辊(2)和第二圆辊(3)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三圆辊(8)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9)在第一圆辊(2)、第二圆辊(3)和第三圆辊(8)之间呈紧绷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槽口(5)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3),两个所述滑动块(6)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半圆槽(11),在每个半圆槽(11)内均设置有可旋转的限位球(12),且每个限位球(12)伸出半圆槽(11)的部分均位于相对应槽口(5)内壁两侧的滑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辊(8)两端的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转轴(19),两个所述圆板(7)的侧面均开设有凹槽(17),在两个凹槽(17)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18),第三圆辊(8)两端的转轴(19)分别与两个轴承(18)的内圈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辊(8)两端的尺径小于圆板(7)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储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丝束张力监测装置,其包括底板和纤维,底板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圆辊和第二圆辊,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的两边均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板,在两个支撑板的靠上位置处均开设有槽口,两个支撑板顶端的侧面均设置有圆板,本技术,当绕过第三圆辊的纤维之间张力较大导致其较为紧绷时,纤维会对第三圆辊施加压力,使第三圆辊两端圆板侧面的滑动块在槽口内下移,圆板下移的时候会带动底部的衔接板对第二弹簧施加压力,第二弹簧的压缩状态不同所释放的反作用力也不同,第二弹簧再将力施加到压力传感器上,通过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不同压力数值,能够能够判断出纤维的张力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董钺,张钰淇,张书领,肖名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交氢能(广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0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