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及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4591发布日期:2024-04-18 17:4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及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免疫组织化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1、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目前临床病理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免疫学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肿瘤的分型、预后的预测以及用药的指导。其中,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抗原修复对于染色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抗原修复可以暴露组织在固定过程中遮蔽的抗原表位,从而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目前最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为热修复,用于提高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的敏感性。该方法主要是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放入煮沸的抗原修复液中,通过高温的方法使组织固定过程中形成的醛氨键打开,从而暴露出抗原的表位。其中抗原修复液主要有ph9.0的tris-edta缓冲液或ph6.0的柠檬酸盐缓冲液,抗原修复的温度须在98℃以上,且温度越高其抗原修复的效果越好,因此通常会采用高压的方式来提高修复的温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抗原修复效果。

3、但是高温下的抗原修复过程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抗原修复液的蒸发。特别是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上进行的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由于抗原修复液的滴加量最多只有200μl,温度过高容易引起修复液的蒸发从而造成干片。虽然目前经常使用的机载抗原修复液会在缓冲液中加入丙三醇来提高修复液的沸点,减少修复液的蒸发,但还是会造成组织切片出现干片的现象,从而造成假阳性或高背景染色的情况。

4、另一方面,目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中主要使用加热板对组织切片进行温度控制,因此剧烈的升温和降温导致加热片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换加热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及试剂盒,该抗原修复液在抗原修复的过程中,无需达到沸腾条件也能产生良好的抗原修复效果,避免了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由于加热高温修复过程中缓冲液蒸发产生干片而引起的假阳性或背景染色,同时也可以降低加热板损坏的几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所述抗原修复液包括:tris base、edta、丙三醇,还包括尿素和l-抗坏血酸。

4、进一步地,所述抗原修复液中tris base摩尔浓度8-12mm、edta摩尔浓度0.8-1.2mm、丙三醇体积分数20%-30%、尿素质量分数4%-6%、l-抗坏血酸质量分数5μg/ml-15μg/ml。

5、较佳地,所述抗原修复液中tris base摩尔浓度10mm、edta摩尔浓度1mm、丙三醇体积分数25%、尿素质量分数5%、l-抗坏血酸质量分数10μg/ml。

6、进一步地,所述抗原修复液的ph值为9.0。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温度为50℃-90℃。

8、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温度为50-70℃。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时间为10-60min。

10、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时间为20min。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时加液量为100-200μl,优选地,抗原修复时加液量为100μl。

1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原修复试剂盒,试剂盒包含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抗原修复液。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抗原修复的抗原修复液,配方包括tris base、edta、丙三醇,还包括尿素和l-抗坏血酸中,该配方下的抗原修复液修复温度在50℃-90℃之间,修复时间10-60min,在靶点表达比较强的时候温度可低至50℃,修复温度优选70℃,在此温度下修复液不会过度蒸发导致干片,修复液使用量可适当减少,因此,在温度70℃条件下加液100μl修复20min,可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加液用量少,能够避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由于加热高温修复过程中缓冲液蒸发产生干片而引起的假阳性或背景染色,同时也可以降低加热板损坏的几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包括:trisbase、edta、丙三醇,还包括尿素和l-抗坏血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中tris base摩尔浓度8-12mm、edta摩尔浓度0.8-1.2mm、丙三醇体积分数20%-30%、尿素质量分数4%-6%、l-抗坏血酸质量分数5μg/ml-15μ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中tris base摩尔浓度10mm、edta摩尔浓度1mm、丙三醇体积分数25%、尿素质量分数5%、l-抗坏血酸质量分数10μg/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的ph值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温度为50℃-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温度为50-7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时间为1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的时间为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时加液量为100-200μl。

10.一种抗原修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抗原修复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免疫组化低温修复的抗原修复液,该抗原修复液包括:Tris Base、EDTA、丙三醇,还包括尿素和L‑抗坏血酸,其中Tris Base摩尔浓度8‑12mM、EDTA摩尔浓度0.8‑1.2mM、丙三醇体积分数20%‑30%、尿素质量分数4%‑6%、L‑抗坏血酸质量分数5μg/ml‑15μg/ml。该配方下的抗原修复液修复温度在50℃‑90℃之间,修复时间10‑60min,进一步地,在温度70℃条件下加液100μL修复20min,可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加液用量少,能够避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由于加热高温修复过程中缓冲液蒸发产生干片而引起的假阳性或背景染色,同时也可以降低加热板损坏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章月凯,陶娜娜,蔡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图凌(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