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0203发布日期:2024-04-18 12:2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下渗漏检测,具体为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渗漏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缺陷,渗漏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水库大坝发生变形甚至溃坝。水工建筑物防渗是基本的需求,主要的防渗体系包括挡水建筑物、坝基、大坝两岸、地下建筑物。水库大坝的渗漏探测就是找出上述防渗体系中渗漏通道的具体位置,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分别需要在水体中检测、坝体或岸坡检测,有时需要采用钻孔方式等。

2、为了检查水库坝体的渗漏情况并快速定位渗漏位置,需要对水库水下坝体等建筑物的表观进行检测。

3、上述专利文件及现有技术在使用时通常采用摄像头和超声波探头对水下坝体进行检测,由于摄像头一般为某一固定方向,超声波探头通常仅可扫描某一平面,单一图像检测不够精准,且渗漏位置检测后无法进行形状和进一步渗漏状态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解决了渗漏位置检测不够精准和无法确定渗漏情况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包括外壳和盖板主体,所述外壳两端均设有盖板主体,所述外壳内部包括以下结构:

5、所述扫描声呐,用于扫描水下坝体表面并呈现点云图像;

6、所述笔筒式水下专用摄像头,用于获取水下坝体图像;

7、所述水听器,用于快速检测渗漏情况并确定渗漏点的方位;

8、所述注射器型墨盒,用于存储有色墨水;

9、所述活塞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活塞的移动,将有色墨水从喷墨嘴定量喷出;

10、所述升降压模块,用于调整电压,为声呐及摄像头供电;

11、所述光纤,用于传输信号;

12、所述外壳,用于隔绝水源和保护内部功能模块;

13、所述nano控制板,用于控制活塞驱动电机的转速及位移;

14、所述网口模块,用于连接电脑端及nano控制板,将电脑端发送的控制命令传输到nano控制板。

15、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的注射器型墨盒进一步包括以下结构:

16、所述注射器型墨盒两侧与外壳内相抵,所述注射器型墨盒一端连接设有喷墨嘴,且喷墨嘴沿盖板主体贯穿后与注射器型墨盒侧面连接,所述注射器型墨盒另一端连接设有活塞驱动电机,且活塞驱动电机的活塞位于注射器型墨盒内部。

17、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的nano控制板进一步包括以下结构:

18、所述外壳内部靠近顶面处设有nano控制板,所述nano控制板侧面设有网口模块,所述网口模块和nano控制板顶面均设有升降压模块。

19、优选的,所述盖板主体表面包括以下结构:

20、所述外壳一端的盖板主体表面设有扫描声呐,所述扫描声呐底部设有笔筒式水下专用摄像头,且笔筒式水下专用摄像头一端与盖板主体贯穿后与nano控制板连接,所述笔筒式水下专用摄像头底部设有水听器。

21、优选的,所述外壳端部进一步包括以下结构;

22、所述外壳远离扫描声呐的一端中心位置设有光纤,且光纤与盖板主体中心位置贯穿,所述光纤表面设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与光纤表面过盈配合。

23、优选的,所述盖板主体表面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外壳端部表面贯穿,所述外壳和盖板主体通过螺纹孔进行螺钉连接,且外壳和盖板主体连接边缘处采用密封处理。

24、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结构对水下渗漏检测定位方法如下:

25、sp1:渗漏区域排查,通过水听器的量程范围,对水下渗漏区域进行基础方位确定;;

26、sp2渗漏位置定位,通过笔筒式水下专用摄像头进一步确定渗漏处的具体位置:

27、sp3渗漏形状扫描,通过扫描声呐进行渗漏处的外观形状:

28、sp4喷墨定位,发送控制命令使活塞驱动电机驱动活塞移动预设位移,通过注射器型墨盒连接的喷墨嘴向渗漏处喷吐定量的有色墨水:

29、sp5:图像采集,每隔固定时间采集一次喷有墨水的渗漏部位的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上有色墨水的流动情况便可对渗漏部位的渗漏情况进行评估。

30、有益效果

31、本发明提供了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2、本发明采用设置水听器配合笔筒式水下专用摄像头进行渗漏位置的精准定位,并通过扫描声呐确定形状,使活塞驱动电机可将注射器型墨盒内部的有色油墨喷出在渗漏位置处,通过观察渗漏位置的墨水流动情况,对渗漏位置的情况进行评估,实现对水下渗漏位置的精准定位和渗漏情况的分析,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先归于传统的单一通过摄像头进行渗漏位置检测的方式,采用声音和图像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减少图像误差,提高渗漏定位精度,实现快速定位。



技术特征:

1.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包括外壳(14)和盖板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两端均设有盖板主体(12),所述外壳(14)内部包括以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内部的注射器型墨盒(5)进一步包括以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内部的nano控制板(13)进一步包括以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12)表面包括以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端部进一步包括以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12)表面设有螺纹孔(9),且螺纹孔(9)与外壳(14)端部表面贯穿,所述外壳(14)和盖板主体(12)通过螺纹孔(9)进行螺钉连接,且外壳(14)和盖板主体(12)连接边缘处采用密封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4)内部结构对水下渗漏检测定位方法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水下渗漏检测及快速定位装置,涉及水下渗漏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盖板主体,外壳两端均设有盖板主体,采用设置水听器及喷墨装置配合笔筒式水下专用摄像头进行渗漏位置的精准定位,并通过扫描声呐确定形状,使活塞驱动电机可将注射器型墨盒内部的有色油墨喷出在渗漏位置处,通过观察渗漏位置的墨水的流向,对渗漏位置的情况进行评估,实现对水下渗漏位置的精准定位和渗漏情况的分析,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先归于传统的单一通过摄像头进行渗漏位置检测的方式,采用声音和图像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减少图像误差,提高渗漏定位精度,实现快速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星,杨斌,李斌,肖国年,张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