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9919805发布日期:2024-11-08 20: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氨纶纱拉伸测试,具体为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1、氨纶纱,作为一种高弹性纤维,以其优异的拉伸回复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耐油性、耐化学品性等特点,在纺织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常被用于制作紧身衣、运动服、泳衣等需要高弹性和贴身舒适度的产品。然而,氨纶纱在使用过程中,其集束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纱线的稳定性和最终产品的品质,集束性是指氨纶纱线中的单丝在加工、织造过程中相互抱合和粘连的程度。良好的集束性能够确保纱线在后续处理中保持紧密的结构,减少毛丝、断丝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相反,集束性差的纱线容易出现蓬松、不整齐等问题,不仅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还可能造成设备故障和生产成本增加,在纺织工业中,氨纶纱的集束性测试是一个关键环节。

2、如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20356834u的专利申请,该申请公开了一种氨纶纱用弹性测试装置,属于氨纶纱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顶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中间处安装有下绑线件,所述支撑架内壁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壁的中间处套装有拉伸台。该申请通过下绑线件和上绑线件与拉力测量器等部件配合使用,能够通过简单的缠绕方式将单股的氨纶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绑线件和上绑线件的指定位置,使氨纶纱两端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与检测双股氨纶纱相比,单股测量得到的数值精准度较高,也能够提高氨纶纱两端的固定效果,还能够简化其两端的固定步骤,减低固定操作的难度,提高绑线效率。

3、在氨纶纱集束性的现有技术中,常见做法是简便地将纱线两端固定于测试装置上,此举无疑提升了绑线效率与测试操作的便捷性。然而,这种静态拉力测试模式存在局限性,它难以精准复现氨纶纱在复杂多变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所面临的动态拉伸与摩擦挑战。因此,该方法可能无法全面且真实地反映纱线在动态环境下的集束表现与持久性能,从而限制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为此,本申请提出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包括支架以及氨纶纱本体,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辊以及输入辊,所述输出辊与输入辊之间共同连接氨纶纱本体,所述支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一端设置有对输出辊施加阻力的限位组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摩擦辊,所述摩擦辊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摩擦辊转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架,所述连接筒架的一侧设置有对氨纶纱本体进行清理的吸尘组件。

3、优选的,所述输出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供第一转杆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座,所述输入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供第二转杆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第二转杆旋转的驱动电机。

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紧固螺杆一端的阻力块,所述阻力块靠近第一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条,所述紧固螺杆远离阻力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架一侧的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滑块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母板,所述辅助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螺母板滑动连接的导向杆,所述辅助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旋转的伺服电机。

6、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阻尼滑块,所述阻尼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滑块与摩擦辊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7、优选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筒架一侧的吸尘器,所述连接筒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吸尘器的抽气端延伸至连接筒架的空腔内,所述连接筒架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其空腔连通的多个吸气孔。

8、优选的,所述连接筒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抵触滚筒,所述抵触滚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触条,所述抵触滚筒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吸气孔适配的连通孔。

9、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内部开设有安装孔的安装板,所述支架的一侧且位于氨纶纱本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工业相机。

10、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通过氨纶纱本体两端连接的卷筒分别放置于输出辊与输入辊的外表面进行固定,随后驱动输入辊滚动,从而带动氨纶纱本体从而输出辊的外表面抽离靠近输入辊;

12、s2、当需要模拟氨纶纱本体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拉伸状态,可通过驱动紧固螺杆旋转,从而带动限位组件靠近输出辊使其受到阻力;

13、s3、可通过开启驱动组件调节摩擦辊的高度,进而带动摩擦辊抵触于氨纶纱本体的顶面,使得氨纶纱本体在摩擦辊表面经过时受到摩擦力,同时可通过驱动摩擦辊旋转,改变摩擦辊与氨纶纱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而调节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4、s4、同时当氨纶纱本体在移动时将经过连接筒架的顶面时,可启动吸尘组件而吸取氨纶纱本体表面的灰尘及杂质。

15、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氨纶纱本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套设于输出辊与输入辊外表面的连筒。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调整紧固螺杆的位置,系统能够精确模拟氨纶纱在实际生产中所受的拉伸力。这种模拟对于评估氨纶纱的拉伸性能、预测生产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以及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阻力块与第一转杆之间的抵触面积和强度的可调性,使得系统能够模拟不同程度的拉伸状态,满足多样化的测试需求,伺服电机驱动丝杆旋转,进而通过连接螺母板和滑块的传动,系统能够调节摩擦辊与氨纶纱本体之间的接触力度和面积。这种调节机制对于研究氨纶纱在不同摩擦力条件下的行为、评估耐磨性以及优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旋钮的转动使得传动杆在阻尼滑块内部旋转,从而驱动摩擦辊旋转,进一步微调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供更为精细的控制。

18、2.当氨纶纱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抵触滚筒时,与多个触条的抵触带动抵触滚筒旋转,同时吸尘器启动,在连接筒架内部产生吸力。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了氨纶纱的平稳传输,还实现了对氨纶纱表面的自动清洁,连通孔与吸气孔的间歇性重合,使得吸尘器能够更有效地吸取氨纶纱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提高清洁效率和质量。



技术特征:

1.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包括支架(100)以及氨纶纱本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辊(201)以及输入辊(207),所述输出辊(201)与输入辊(207)之间共同连接氨纶纱本体(200),所述支架(10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208),所述紧固螺杆(208)的一端设置有对输出辊(201)施加阻力的限位组件,所述支架(100)的一侧设置有摩擦辊(300),所述摩擦辊(300)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301),所述支架(10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03),所述滑槽(3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摩擦辊(300)转动连接的滑块(302),所述支架(100)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滑块(302)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支架(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架(401),所述连接筒架(401)的一侧设置有对氨纶纱本体(200)进行清理的吸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辊(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202),所述支架(10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供第一转杆(202)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座(203),所述输入辊(2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204),所述支架(10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供第二转杆(204)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座(205),所述第二连接座(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第二转杆(204)旋转的驱动电机(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紧固螺杆(208)一端的阻力块(209),所述阻力块(209)靠近第一转杆(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条,所述紧固螺杆(208)远离阻力块(2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架(100)一侧的辅助架(304),所述辅助架(3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305),所述丝杆(30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滑块(302)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母板(308),所述辅助架(3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螺母板(308)滑动连接的导向杆(307),所述辅助架(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305)旋转的伺服电机(3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07)的内部开设有空槽(309),所述空槽(30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阻尼滑块(311),所述阻尼滑块(3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10),所述传动杆(310)的一端贯穿滑块(302)与摩擦辊(300)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3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筒架(401)一侧的吸尘器(400),所述连接筒架(40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吸尘器(400)的抽气端延伸至连接筒架(401)的空腔内,所述连接筒架(40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其空腔连通的多个吸气孔(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架(4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抵触滚筒(402),所述抵触滚筒(4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触条(403),所述抵触滚筒(402)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吸气孔(404)适配的连通孔(4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内部开设有安装孔的安装板(101),所述支架(100)的一侧且位于氨纶纱本体(20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工业相机(102)。

9.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氨纶纱本体(200)两端分别连接有套设于输出辊(201)与输入辊(207)外表面的连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氨纶纱拉伸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氨纶纱集束性的动态拉伸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支架以及氨纶纱本体,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辊以及输入辊,输出辊与输入辊之间共同连接氨纶纱本体,支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紧固螺杆的一端设置有对输出辊施加阻力的限位组件,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摩擦辊,摩擦辊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支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摩擦辊转动连接的滑块,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组件,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架,连接筒架的一侧设置有对氨纶纱本体进行清理的吸尘组件。限位组件可施加输出辊阻力,驱动摩擦辊旋转,进一步微调接触面积和摩擦力。

技术研发人员:濮立峰,陈娟,张定文,徐共荣,秦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青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