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电线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559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电线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电线断线检测仪器。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电器及电力线路断电故障检测,一般都采用万用表或试电笔用具,但对于包芯电线或电缆,则无法准确地检出断线和混线的部位,特别是橡胶包芯电缆一旦出现断线,通常的检查方法是分段剪开检查,这种方法使电缆浪费极大,而且还延误了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头电缆电线检查器,它能准确地检出断线和混线的部位及电器具是否漏电,而且当接近高电压时,能触发报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个金属探头,利用三极管的检波放大作用,促使振荡电路工作,以推动发光管和扬声器来显示电路是否存在故障而实现的。并由金属探头A,三极管BG1、BG2所组成检波、放大、开关电路,由三极管BG3、BG4、电容C1、二极管D1组成互补振荡电路。金属探头用薄金属片制成平面直角,它连接于BG1的基极,利用探头同电线间的电容来检拾信号,三极管BG1和BG2集电极并联于电子开关K,BG1的发射极连接于BG2的基极,BG2的发射极连接于BG3的基极和BG4的发射极,电容器C1一端连接于BG3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BG4的集电极,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于BG4的集电极,负极连接于电源负极,电容器C2正极连接于BG4的集电极,负极连接耳机插口,绿色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到电源正极,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电线检查器,经试验证明,能准确的指示电缆或电线的故障所在,准确率达100%。
下面进一步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例。附图1是电缆电线检查器结构图,图中(1)检查器外壳,(2)电源开关K,(3)红色发光管D1,(4)绿色发光管D2,(5)耳机插口,(6)金属探头A用薄金属片制成面积在30×40mm以上的平面直角形;附图2是电缆电线检查器电路原理图,当探头A检拾工频信号由BG1检波放大后,由发射极输出加在BG2的基极,由于BG2是NPN型开关管,基极电压至0.7V时,即饱合导通,此时BG3的基极电压等于零,随着电容器C1的充电,BG3的基极电压逐步升高至0.5V时,BG3开始导通,BG4的电压也同时升高,BG4导通,红色发光管D1发光以指示电缆电线断线或混线的位置,同时耳机也经C2的充放电而发声。一旦探头A失去信号,BG1马上截止,BG2同时关闭,振荡电路失去电源,停止工作,此时只有绿色发光管D2发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检测电缆电线故障提供了一种有效检测工具。
权利要求一种适用于电缆电线故障的检查器,由一个金属探头A,三极管BG1、BG2所组成检波、放大、开关电路,三极管BG3、BG4,电容C1,二极管D1组成的互补振荡电路,金属探头A接收工频信号,经放大触发电子开关K,以供振荡电路电源,从而推动发光管及扬声器检查电路故的位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探头A用薄金属片制成平面直角,其一端平面连接于三极管BG1的基数,三极管BG1和BG2集电极并联接于电子开关K,BG1的发射极连接于BG2的基极,BG2的发射极连接于BG3的基极和BG4的发射极,电容器C1一端连接BG3的基极,另一端连接于BG4的集电极,红色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于BG4的集电极,负极连接于电源负极,电容器C2正极连接于BG4的集电极,负极连接耳机插口,绿色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到电源正极,负极接地。
专利摘要电缆电线检查器,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电线断线或混线的检测仪器,其主要解决现有对电缆或电线断线混线故障检查时,无法准确地检出断线和混线的部位,而造成分段检查,使电缆电线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一个金属探头,利用三极管的检波放大作用,促使振荡电路工作,以推动发光二极管和扬声器来显示电路故障的所在,金属探头A采用薄金属片制成30×40mm面积的平面直角,它连接于BG,的基数,利用探头同电线间的电容来检查信号。
文档编号G01R31/08GK2071791SQ9020965
公开日1991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2日
发明者林哲生 申请人:林哲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