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弹簧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8466阅读:17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弹簧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量器具,尤其是一种带计算器具的便携式弹簧秤。
公知的一种普通弹簧秤主要由壳体、刻度直尺和弹簧构成,该弹簧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其外形体积较长,精度低且称量的范围也极为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CN2086891U公告了一种“便携式弹簧秤”,它是利用一组杆杠构成的弹簧测力系统,使直接作用在弹簧上的力成比例地缩小,同时采用指针与园盘刻度显示读数,从而提高精度,增大测力范围。这种弹簧秤虽较普通弹簧秤有较大进步,但内部机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另外,一般的秤只有单一的称量功能,有时在称量某一物体后往往要进行一些计算,对心算能力较差的人往往会有困难,因此常使人感到美中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普通秤和弹簧秤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精度高、刻度稳定,且带有计算工具的便携式弹簧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便携式弹簧秤主要由壳体、弹簧、挂钩、齿条导向杆、齿轮、游丝、指针和刻度盘等组成,齿条与导向杆连为一体,弹簧的一端与挂钩和壳体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齿条导向杆相连,齿轮上固定有芯轴与指针相连,并与齿条相啮合,当挂钩上承受重量时,通过弹簧再带动导向杆及齿条作直线运动,使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作园周运动,与齿轮相连的指针随之转动,显示出读数。游丝固定在齿轮上用以消除齿轮、齿条的动态啮合间隙,使指针不晃动,显示准确。在壳体背面带有计算器具,供计算之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精度高,刻度稳定,称量范围大。由于改普通弹簧秤的直尺刻度显示为园盘刻度显示,并利用了游丝的作用,使弹簧秤的称量范围显著增加,并提高了称量精度与准确性。
2.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制造。该便携式弹簧秤由于采用园盘刻度显示,结构简单,与现有的改进型弹簧秤相比,易于制造,成本低,并使外观体积较小。
3.功能多,方便实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弹簧秤带有计算器具,使之更加方便实用,并可作为一件小工艺品随身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便携式弹簧秤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便携式弹簧秤的侧视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弹簧秤主要由壳体(3)、弹簧(7)、挂钩(10)、齿轮(5)、导向杆(1)、芯轴(13)、指针(14)、刻度盘(12)、游丝(4)和上、下扣盖(2)、(8)等组成,弹簧(7)的一端通过连接钩(9)、下扣盖(8)与壳体(3)和挂钩(10)连为一体,另一端与导向杆(1)相接,齿条(6)与导向杆(1)制成一体,亦可分开制作后装配在导向杆(1)上,齿轮(5)与齿条(6)相啮合,指针(14)通过芯轴(13)与齿轮(5)相连,游丝(4)套在齿轮(5)上,一端与齿轮(5)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壳体(3)上。
当用挂钩(10)称量物体时,通过连接钩(9)、弹簧(7)带动导向杆(1),使其上的齿条(6)作直线运动,与之啮合的齿轮(5)作园周运动,通过芯轴(13)带动指针(14)转动,刻度盘(12)上即显示出物体的重量。游丝(4)用以消除齿轮(5)与齿条(6)之间的动态啮合间隙,使指针(14)稳定,显示准确。图中上扣盖(2)、下扣盖(8)用以紧固壳体(3)和计算器具(11)等部件,(15)为刻度盘盖。
图2中所示的计算器具(11)可采用普通小型电子计算器,也可制作微型珠算盘装配上去。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弹簧秤的壳体(3),上、下扣盖(2)、(8)等零部件可采用塑料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弹簧秤,由弹簧、挂钩、壳体和刻度显示等部分组成,挂钩与壳体及弹簧的一端固定连结,其特征在于有一组齿轮齿条机构及园盘刻度显示装置,齿条与导向杆连为一体,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杆相连,齿轮上固定有芯轴与指针相连,并与齿条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弹簧秤,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套在齿轮上用于消除齿轮、齿条动态啮合间隙的游丝,该游丝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固定在齿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弹簧秤,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弹簧秤带有计算器具,固定在背面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计算器具的便携式弹簧秤,主要由弹簧、挂钩、壳体和刻度显示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一组齿轮齿条机构将普通弹簧秤的直尺刻度显示改为圆盘刻度显示,并在内部设置有游丝用以消除齿轮齿条之间的动态间隙,从而使该便携式弹簧秤具有精度高、刻度稳定、体积小而称量范围大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弹簧秤还带有计算器具,使之更加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G01G3/00GK2112811SQ9123234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3日
发明者高东先 申请人:高东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浙江省联通] 2017年12月08日 16:25
    垃圾垃圾垃圾垃圾垃圾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