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631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工试验中直剪试验和固结试验所需的重塑土标准环刀试样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黄土地区土木工程也在日益增多。研宄黄土的相关指标将对工程建设有指导意义。黄土在自然界普遍以非饱和状态分布,不断经历降雨、入渗、蒸发的增湿和减湿循环过程。因此,研宄含水率和干密度对黄土力学特性演化的影响尤为重要。传统非饱和土试验制作中首先需要使用标准手提重锤仪击实土体,再使用液压千斤顶取土,最后通过削土器将土体切削成标准尺寸。此方法实施复杂,较难保证同一批土体具有相同的参数,当含水率较高时,土体更软,使削样更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该击实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便于推广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环刀和击实锤,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竖直定位杆,所述竖直定位杆的上端安装有水平定位杆,所述水平定位杆上安装有竖直导向杆,所述竖直导向杆的下端安装有用于与土样上端面接触的传力板,所述击实锤安装在所述竖直导向杆上且与竖直导向杆呈滑动配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连接有圆筒,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供土样下端伸入的凹陷,所述凹陷位于圆筒的内部,所述凹陷的外周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环刀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刀的下端与底座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环形凸缘的内壁与所述环刀外侧面下部构成锥面配合,所述环形凸缘与圆筒之间设置有环形垫,所述环形垫的上端面与环刀的上端面相平齐,所述环形垫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向环刀内盛装土以形成土样的装样护筒,所述竖直导向杆上套有用于限制击实锤上升高度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安装有用于顶在竖直导向杆上以定位所述限位套的定位螺钉。
[0005]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样护筒的内壁为倒锥形。
[0006]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与装样护筒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0007]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缘和圆筒均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上。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0010]2、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改变了传统试验中压土、取土、削土的复杂流程;所击实土样可以按照试验要求满足各种含水率土,避免了高含水率重塑土削土样的不易性和试验要求的精确性。
[001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套和定位螺钉,能够对击实锤的上升高度进行有效的限定,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0012]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形垫上设置把手,方便了对环形垫的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能够对装样护筒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
[0013]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I一底座;2—环刀;3—环形垫;
[0020]4一圆筒;5—把手;6—传力板;
[0021]7一装样护筒;8—土样;9一竖直定位杆;
[0022]10一水平定位杆; 11一限位套;12—定位螺钉;
[0023]13—击实锤;14 一竖直导向杆; 15—环形凸缘;
[0024]16—凹陷;17—插接管;18—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包括底座1、环刀2和击实锤13,所述底座I上安装有竖直定位杆9,所述竖直定位杆9的上端安装有水平定位杆10,所述水平定位杆10上安装有竖直导向杆14,所述竖直导向杆14的下端安装有用于与土样8上端面接触的传力板6,所述击实锤13安装在所述竖直导向杆14上且与竖直导向杆14呈滑动配合,所述底座I的上端面连接有圆筒4,所述底座I的上端面开设有供土样8下端伸入的凹陷16,所述凹陷16位于圆筒4的内部,所述凹陷16的外周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环刀2的环形凸缘15,所述环刀2的下端与底座I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环形凸缘15的内壁与所述环刀2外侧面下部构成锥面配合,所述环形凸缘15与圆筒4之间设置有环形垫3,所述环形垫3的上端面与环刀2的上端面相平齐,所述环形垫3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向环刀2内盛装土以形成土样8的装样护筒7,所述竖直导向杆14上套有用于限制击实锤13上升高度的限位套11,所述限位套11上安装有用于顶在竖直导向杆14上以定位所述限位套11的定位螺钉12。
[0026]本实施例中,该击实器在使用时,通过装样护筒7将土体装入环刀2内形成土样8,采用国家土工试验规范标准来选择不同重量的击实锤13和击实锤13的下落高度,并且通过调整限位套11的高度对击实锤13的下落高度进行确定,在具体击实土样8时,人工向上推动击实锤13到达限制高度时,松开手让击实锤13沿竖直导向杆14落下,从而击打传力板6,进而通过传力板6击打土样8,如此反复操作,最后达到实验规定的击打次数,即实现了对土样8的击实,从而制作成非饱和土环刀试样。
[0027]本实施例中,该击实器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改变了传统试验中压土,取土,削土的复杂流程;所击实土样可以按照试验要求满足各种含水率土,避免了高含水率重塑土削土样的不易性和试验要求的精确性。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定位杆10上安装有用于插入竖直定位杆9的插接管17,所述插接管17和竖直定位杆9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定位孔,所述插接管17和竖直定位杆9通过穿过所述定位孔的至少两个锁紧螺钉18连接,从而可以调节水平定位杆10、竖直导向杆14和击实锤13的高度。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装样护筒7的内壁为倒锥形。这样能够大大增加装土效率。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垫3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把手5,所述把手5与装样护筒7的外侧壁紧密贴合。通过设置把手5,方便了对环形垫3的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能够对装样护筒7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缘15和圆筒4均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I上。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环刀(2)和击实锤(13),所述底座(I)上安装有竖直定位杆(9),所述竖直定位杆(9)的上端安装有水平定位杆(10),所述水平定位杆(10)上安装有竖直导向杆(14),所述竖直导向杆(14)的下端安装有用于与土样(8)上端面接触的传力板(6),所述击实锤(13)安装在所述竖直导向杆(14)上且与竖直导向杆(14)呈滑动配合,所述底座(I)的上端面连接有圆筒(4),所述底座(I)的上端面开设有供土样(8)下端伸入的凹陷(16),所述凹陷(16)位于圆筒(4)的内部,所述凹陷(16)的外周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环刀(2)的环形凸缘(15),所述环刀(2)的下端与底座(I)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环形凸缘(15)的内壁与所述环刀(2)外侧面下部构成锥面配合,所述环形凸缘(15)与圆筒(4)之间设置有环形垫(3),所述环形垫(3)的上端面与环刀(2)的上端面相平齐,所述环形垫(3)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向环刀(2)内盛装土以形成土样⑶的装样护筒(7),所述竖直导向杆(14)上套有用于限制击实锤(13)上升高度的限位套(11),所述限位套(11)上安装有用于顶在竖直导向杆(14)上以定位所述限位套(11)的定位螺钉(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样护筒(7)的内壁为倒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3)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把手(5),所述把手(5)与装样护筒(7)的外侧壁紧密贴入口 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缘(15)和圆筒(4)均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非饱和土环刀试样的击实器,包括底座、环刀和击实锤,底座上安装竖直定位杆,竖直定位杆上端安装水平定位杆,水平定位杆上安装竖直导向杆,竖直导向杆的下端安装传力板,击实锤安装在竖直导向杆上,底座上端面连接圆筒,底座上端面开设凹陷,所述凹陷外周侧设置环形凸缘,环刀下端与底座上端面相接触,环形凸缘的内壁与环刀外侧面下部构成锥面配合,环形凸缘与圆筒之间设置环形垫,环形垫上端面设置装样护筒,竖直导向杆上套有用于限制击实锤上升高度的限位套,限位套上安装有用于顶在竖直导向杆上以定位限位套的定位螺钉。该击实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便于推广使用。
【IPC分类】G01N1-28
【公开号】CN204495634
【申请号】CN201520216288
【发明人】魏尧, 王磊, 赵轩, 王铭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