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494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适用于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准确性和重复性等性能的全自动校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变压器是电网中最重要的设备,其安全关系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变压器在运行中难免会发生故障,如果故障发生在本体内部,尤其是潜伏性故障,如局部放电、接触不良等会产生局部过热,热量达到一定程度将使变压器油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烃类气体,典型的有CH4、C2H2、C2H4、C2H6等,除此之外,还有Η 2、C0、C02等等,这些气体在一定程度上溶解于油中。
[0003]为了定量确定油中故障气体的含量,需要取一部分油进行油色谱分析。为了实时监测色谱的含量,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绝大多数配备了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可定时的对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进行检测,通过数据上传至监测人员,实时掌控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若变压器内部存在故障或缺陷,特征气体中的某些气体会呈上升趋势,当达到设定的报警值时即发生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要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0004]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性能的优劣,准确性的高低等直接影响工作人员对变压器当前状态的准确判断。如果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质量差,准确性低,经常发生误报、漏报,不但给运维人员带来二次运维负担,而且不能真实反映变压器的实际状况,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在入网安装前,对其各方面的性能检测尤为重要,通过性能检测,将其各项指标修正在误差范围内,为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0005]目前,市面上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极少,而且存在操作工序繁琐、耗时长、准确性差、人为因素过多等缺点,极大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从配油样到检定整个过程都实现自动化,必将克服上述诸多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人性化设计,只需在工控机上操作几步便可实现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全自动校验的校验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包括配油系统和检定系统两大部分,配油系统中的油缸通过导通阀F1与标气瓶相连接,油缸还通过导通阀F4与排油气系统相连接,油缸还通过导通阀F7与空气栗相连接,油缸还通过导通阀F2和导通阀F3经管路与进油环节相连接,油缸还通过管路连接柱塞栗和导通阀F5 ;柱塞栗、导通阀F5之间的管路与导通阀F2、导通阀F3之间的管路相连接,从而是构成油气混合循环系统;导通阀F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检定系统中的管路相连接,该管路上依次设有油样获取环节,振荡器,取气样环节,色谱分析仪,显示器;振荡器又通过导通阀F6经管路与加载气环节相连接,构成检定系统。
[0009]所述的校验系统即可采用无线传输也可采用有线传输。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的配油检定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从获取油样到加载气,从振荡脱气到色谱检测分析,系统自动化完成,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可配制高、中、低多种油样。即可采用无线传输也可采用有线传输,消除了多条接线的麻烦,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尚。
[0012]因为本系统为全自动化,因此只需要预先设定油样各气体的成分值即可,减少了人为误差,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系统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易于实现的特点,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广泛适用于科研院所、校验检定机构等单位。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校验系统的原理接线图。
[0015]图中:配油系统1,检定系统2,进油环节3,进标气瓶4,柱塞栗5,排油气系统6,油缸7,油样获取环节8,加载气环节9,振荡器10,取气样环节11,色谱分析仪12,显示器13,空气栗14,导通阀F1,导通阀F2,导通阀F3,导通阀F4,导通阀F5,导通阀F6,导通阀F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配油系统和检定系统两大部分。配油过程完全自动化,进油样环节可实现多路进油,同时配制多种油样,比如低、中、高三种浓度油样,油样种类越多,油箱就越大,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定最多配制几种油样。进标气通道数量可与油样种类数相同,比如要配制低、中、高三种浓度油样就有三个通路将油箱与标气瓶相连接。标气加入后进行油气混合循环,经过一段时间使油和气体充分混合,排除多余的气体,油样就配制完毕。本系统即可采用无线传输也可采用有线传输。检定过程完成自动化,从获取油样到加载气,从振荡脱气到色谱检测分析,系统自动化完成。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配油系统1包含进油环节、进标气环节、油气混合环节和排气环节和空气栗。
[0018]所述检定系统2包含油样获取环节8、加载气环节9、振荡器10、取气样环节11、色谱分析仪12和显示环节。
[0019]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如下:
[0020]配油系统1中的油缸7通过可控的导通阀F1与进气的标气瓶4经管路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导通阀F4与排油气系统6经管路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导通阀F7与空气栗14经管路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导通阀F2和导通阀F3经管路与进油环节3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管路连接柱塞栗5和导通阀F5 ;柱塞栗5、导通阀F5之间的管路与导通阀F2、导通阀F3之间的管路相连接,从而是构成油气混合循环系统。
[0021]导通阀F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检定系统2中的管路相连接,该管路上依次设有油样获取环节8,振荡器10,取气样环节11,色谱分析仪12,显示器13 ;振荡器10又通过导通阀F6经管路与加载气环节9相连接,构成检定系统2。
[0022]本系统工作时通过启动油样检定,系统自动取出一小部分油到储油筒中,再经过高精度逻辑控制系统细取,最后得到40ml油样进入振荡器。通过高精度逻辑控制系统取出lml载气加入40ml油样中,启动振荡器,使载气对油中的特征气体进行置换。最后将置换出的气体进行色谱分析,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0023]本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4]1.启动校验系统,系统自检,进入预备状态,打开操作界面,输入所需空白油的量和各特征气体的预期值,确认即可;
[0025]2.系统导通阀F7打开,空气栗工作,实时调整油缸中的气压;导通阀F1,导通阀F2,导通阀F4,导通阀F5关闭,导通阀F3打开,柱塞栗5启动,向油缸7中注入设定的油量;注入完毕后,导通阀F3关闭,柱塞栗5停止;
[0026]3.导通阀F1打开,向油缸7中注入设定的各特征气体的量。注入完毕后,导通阀F1关闭;
[0027]4.导通阀F2打开,柱塞栗5启动,进行油气混合循环,循环时间可以设定,系统默认为40分钟,为30-60分钟之间的范围值均可。循环完毕后,导通阀F2关闭,柱塞栗5停止;
[0028]5.导通阀F4打开,排除油缸上部多余的气体,排空后,导通阀F4关闭;
[0029]6.导通阀F5打开,柱塞栗5启动,油样获取环节8通过第一道逻辑精密控制,从油缸7中获取约50ml的油样,为80-40ml之间范围值均可;再通过第二道逻辑精密控制,将其中的40ml油样送入振荡器10,油样为70-30ml之间范围值均可,导通阀F5关闭;
[0030]7.导通阀F6打开,向振荡器10中注入lml载气,导通阀F6关闭。振荡器10开始工作,振荡结束后,取气样环节11搜集置换后的气体,并将该气体送入色谱分析仪12,同时将脱气量传至计算机;
[0031]8.色谱仪分析出油中气体的含量,将数值传至计算机,通过显示环节中的显示器显示结果,工作结束。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配油系统(1)和检定系统(2)两大部分,配油系统(1)中的油缸(7)通过导通阀F1与标气瓶(4)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导通阀F4与排油气系统(6)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导通阀F7与空气栗(14)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导通阀F2和导通阀F3经管路与进油环节(3)相连接,油缸(7)还通过管路连接柱塞栗(5)和导通阀F5 ;柱塞栗(5)、导通阀F5之间的管路与导通阀F2、导通阀F3之间的管路相连接,从而是构成油气混合循环系统; 导通阀F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检定系统(2)中的管路相连接,该管路上依次设有油样获取环节(8),振荡器(10),取气样环节(11),色谱分析仪(12),显示器(13);振荡器(10)又通过导通阀F6经管路与加载气环节(9)相连接,构成检定系统(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检定系统(2)即可采用无线传输也可采用有线传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校验系统,适用于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准确性和重复性等性能的全自动校验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配油系统和检定系统两大部分,本实用新型的配油检定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从获取油样到加载气,从振荡脱气到色谱检测分析,系统自动化完成,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只需要预先设定油样各气体的成分值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即可采用无线传输也可采用有线传输,消除了多条接线的麻烦,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易于实现的特点,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以广泛适用于科研院所、校验检定机构等单位。
【IPC分类】G01N30/00
【公开号】CN204964461
【申请号】CN201520606777
【发明人】李爽, 李斌, 郎雪淞, 唐红, 刘松, 赵君娇, 李冠华, 金鑫, 赵义松, 李佳奇, 张远博, 鲁旭臣, 于在明, 毕海涛, 杜彦强, 李学斌, 朱义东, 宋云东, 吴细毛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