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0969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智能化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传感器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设备。现有传感器技术的普遍现状是:传感器往往都需要跟被控制的设备有物理连接,如果需要控制多个设备,则这些设备彼此之间也要有物理连接,这种物理连接要么是电力线,要么是信号线。由于物理连接的存在,每个传感器能控制的设备也就对应固定不变,在安装和调整的时候,都会带来高昂的施工,布线成本;同时,传感器之间彼此独立,没办法关联组成更大型的系统;并且传感器的感知内容是固定的,没有办法引入新的诸如时间,强弱等变量;另一方面,传感器一旦安装调试完毕,不拆除的话,没办法轻易让其暂停工作,使用上的便利性不尚。
[0003]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6]—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控制逻辑处理模块;
[0007]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连接;
[0008]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所述传感器模块双向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将探测到的外界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并接收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发来的指令,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传送和接受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经过逻辑判断后给出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向控制终端或指定的设备发送信号。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C-DC模块、供电管理模块以及电池模块,所述供电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AC-DC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双向连接,所述供电管理模块把所述电源模块接收的交流输入转换成直流输出并为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供电。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经微波传感器、感光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探测外界信息。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内设有存储器。
[0012]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根据传感器件的类型对外界信息正常搜集,同时具备接收并处理无线控制信号的能力,并针对控制信号和传感信号进行逻辑计算,加入时间、地址码等信息,从而使得传感器件触发的信号可以在需要的时间,发往需要的设备。
[0013]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在各种智控场所,比如农业自动化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土壤,环境等传感器信息的收集,并且据此对自动喷灌,自动通风或者光照管理等形成联动的全智能化系统;智能家居中的自动感应式窗帘,灯光,安防,消防系统,等等。
[0014]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具备的开放平台的特点,也使得内部的场景和参数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对各种参数做调整。
[0015]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布线的难度和成本,赋予传感器更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做到了传感器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在需要的时间,控制需要的设备,实现了一个传感器控制多个设备;本实用新型还实现了由传感器组建大系统,形成真正意义物联网的功能,对环境和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再现和管理。
[0016]本实用新型还对传感器的供电方式做了改进,增加了断电备份电池方案,确保发生电力异常的时候,系统也仍然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成联动系统的结构以及各自向控制系统反馈信息的过程示意图。
[0019]在图中,1、电源模块;2、控制逻辑处理模块;3、发射模块;4、传感器模块;5、AC-DC模块;6、供电管理模块;7、电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包括电源模块1,控制逻辑处理模块2,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3,传感器模块4。电源模块1分别与传感器模块4、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3以及控制逻辑处理模块2连接,控制逻辑处理模块2分别与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3以及传感器模块4双向连接。
[0022]电源模块1内部又包含AC-DC模块5,供电管理模块6,以及电池模块7,供电管理模块6分别与AC-DC模块5和电池模块7双向连接。其中AC-DC模块5负责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通过供电管理模块6分别给控制逻辑处理模块2,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3,和传感器模块4供电;电池模块7的功能同AC-DC模块5相同,只是直流电由内部的电池组直接提供。供电管理模块6的作用是根据实际情况在AC-DC模块5和电池模块7之间选择供电线路,并随时切换,其逻辑是:当交流电正常的时候,电池模块7的输出被切断,只保留给模块7充电的回路畅通,这时电池保持在充电,不工作的状态;充电完成后,整个电池模块7处于待机状态;当交流电发生异常时,AC-DC模块5的输出中断,供电线路则被切换至电池模块7状态,此时电池模块7内的电池组给整个传感器系统提供直流电,保证传感器继续正常工作。
[0023]控制逻辑处理模块2的存储器内也存有对应的场景,可以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逻辑关系自动进行信号处理。
[0024]整个智能传感器会有两个信号来源,一个是传感器本身感测到外界后产生的传感信号,另一个是来自于控制终端发来的指令。传感器侦测的信号来自于外界条件对传感器件本身的触发,比如移动物体对微波传感器件的信号触发,环境光照度对感光传感器的电压值改变,等等;控制终端的指令则是终端发来的关于传感器信号如何传递,传递到哪些设备上去,何时传递等。当外界条件达到传感器件的触发值以后,传感器模组会有电信号产生。这部分电信号会送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同时,控制逻辑处理模块也会收到经由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送达的控制终端发来的指令。这两种信号会在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内被软件进行逻辑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将传感器的指令会通过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发送出去。发送出去的信号,根据不同的计算结果,会附加上时间,地址等信息,送去给到控制终端作为状态反馈,或者在预定的时间送去给需要执行的设备,最终完成整个信号的触发,运算,执行的控制过程。
[0025]本实用新型中的传感器件不限定器件类型,可以是任何种类的传感器或具备传感功能的器件。
[0026]无线信号可以是数字蜂窝通讯的900MHz、1800MHz,也可以是ZigBee、WiF1、GPRS、
2.4GHz,或者是微波等5GHz,本实用新型都可以识别并处理。
[0027]如图2所示,多个本实用新型接入同一系统内,共同组成整个联动系统的情形。系统内的每一个本实用新型都会有一个独立的地址,所有的交流信号中都包含了地址码和控制指令。信号发出后,所有的智能传感器都会收到指令,每个传感器中的控制逻辑处理模块都会率先检索信号中的地址码信息,只有命令中的地址码信息跟自己的匹配时,才会执行指令,从而保证整个系统中的个体有序工作,服务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顺畅。
[0028]图2中还示出了同一系统内接入的智能传感器,各自向控制系统反馈信息的过程。反馈的信息由控制系统定义,在发送反馈信息时,各自传感器的地址也会包含进来。
[0029]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控制逻辑处理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所述传感器模块双向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将探测到的外界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并接收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发来的指令,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传送和接受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经过逻辑判断后给出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向控制终端或指定的设备发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C-DC模块、供电管理模块以及电池模块,所述供电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AC-DC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双向连接,所述供电管理模块把所述电源模块接收的交流输入转换成直流输出并为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经微波传感器、感光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探测外界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内设有存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包括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以及控制逻辑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将探测到的外界信息发送给控制逻辑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并接收控制逻辑处理模块发来的指令,信号接收和发射模块传送和接受控制逻辑处理模块经过逻辑判断后给出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向控制终端或指定的设备发送信号。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根据传感器件的类型对外界信息正常搜集,同时具备接收并处理无线控制信号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泛,简化了布线的难度和成本,实现了一个传感器控制多个设备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确保发生电力异常的时候,系统也仍然正常工作。
【IPC分类】G01D21/02, G08C17/02
【公开号】CN205138538
【申请号】CN201520864396
【发明人】郭逢刚, 马宗华
【申请人】郭逢刚, 马宗华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