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14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医学检测平台上检测试剂样本时,往往是将事先按一定比例混合好的试剂样本放入特定的检测设备中进行检测,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检测方式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安全系数低,在整个检测流程中往往需要检测人员不间断且重复的进行一系列操作,难免会出现因为操作人员在进行开门动作时的疏忽、懈怠,或是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避光性难以保证,一些特定的检测方法(或是检测设备)为避免自然光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需要采取避光处理,而采用人为方式关门遮光会有关闭不严的风险;手动操作会导致检测的稳定性、工作效率较低;操作一般检测设备的入口空间较小,人手操作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高效便捷,且可有效避光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包括:门框板,其中部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凸条,所述窗口的顶部设置有上挡板,所述窗口的底部设置有下挡板,所述门框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滑轨和右滑轨,所述左滑轨内嵌置有左滑板,所述右滑轨内嵌置有右滑板;移门,其可上下移动地罩盖于所述窗口,所述移门的左端与所述左滑板相固接,所述移门的右端与所述右滑板相固接,所述移门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挡板相互配合密封的卡槽,所述移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左右两侧的凸条相互配合密封的密封槽;以及驱动所述移门上下移动以对所述窗口实现启闭的驱动单元。
[0005]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置于所述右滑轨一侧的电机座、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相固接的主动带轮、由所述主动带轮通过传送带配合转动的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通过转轴枢接于上限位座上,所述传送带通过压板固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滑板相固接,所述门框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块配合移动的导轨。
[0006]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下部设置有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座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上部。
[0007]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所述导块上固接有与所述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相感应的挡片。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槽内均嵌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材料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0009]优选的,所述下挡板呈“L”状。
[0010]优选的,所述上挡板呈“L”状。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带动移门上下移动,从而智能控制窗口的启闭;通过设置相互配合密封的上挡板和移门的卡槽对窗口顶部进行密封,设置相互配合密封的下挡板和移门的底端面对窗口底部进行密封,设置左右两侧相互配合密封的凸条和移门的密封槽对窗口的左右两侧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对窗口的整体密封,以达到有效避光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门机构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移门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01门框板;011窗口;012凸条;02移门;021卡槽;022密封槽;03左滑轨;04右滑轨;05左滑板;06右滑板;07下挡板;08连接板;09上挡板;100驱动单元;10导块;11导轨;12压板;13下限位块;14电机座;15驱动电机;16主动带轮;17传送带;18上限位座;19转轴;20从动带轮;21挡片;22上限位传感器;23下限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0]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包括:门框板01、移门02和驱动单元100。
[0021]所述门框板OI的中部开设有窗口 011,所述窗口 01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凸条012,所述窗口 011的顶部设置有呈“L”状的上挡板09,所述窗口 011的底部设置有呈“L”状的下挡板07,所述门框板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滑轨03和右滑轨04,所述左滑轨03内嵌置有左滑板05,所述右滑轨04内嵌置有右滑板06。
[0022]所述移门02可上下移动地罩盖于所述窗口 011,所述移门02的左端与所述左滑板05相固接,所述移门02的右端与所述右滑板06相固接,所述移门0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挡板09相互配合密封的卡槽021,所述移门0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左右两侧的凸条012相互配合密封的密封槽022,所述密封槽022内均嵌置有密封垫(未图示),所述密封垫的材料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0023]所述驱动单元100驱动所述移门02上下移动,以对所述窗口011实现智能启闭,所述驱动单元100包括置于所述右滑轨04—侧的电机座14、固定于所述电机座14上的驱动电机15、与所述驱动电机15的驱动端相固接的主动带轮16、由所述主动带轮16通过传送带17配合转动的从动带轮20,所述从动带轮20通过转轴19枢接于上限位座18上,所述传送带17通过压板12固接有导块10,所述导块10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板08的一端,所述连接板08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滑板06相固接,所述门框板0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块10配合移动的导轨11,所述导轨11的下部设置有下限位块13,所述上限位座18设置于所述导轨11的上部,所述导轨1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22和下限位传感器23,所述导块10上固接有与所述上限位传感器22和下限位传感器23相感应的挡片21,当挡片21位于下限位传感器23位置时,移门02移动至对窗口Oll进行完全关闭,当挡片21位于上限位传感器22位置时,移门02移动至对窗口 011进行完全开启。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100带动移门02上下移动,从而智能控制窗口 011的启闭;通过设置相互配合密封的上挡板09和移门02的卡槽021对窗口 011顶部进行密封,设置相互配合密封的下挡板07和移门02的底端面对窗口011底部进行密封,设置左右两侧相互配合密封的凸条012和移门02的密封槽022对窗口 011的左右两侧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对窗口 011的整体密封,以达到有效避光目的。
[0025]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板,其中部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凸条,所述窗口的顶部设置有上挡板,所述窗口的底部设置有下挡板,所述门框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滑轨和右滑轨,所述左滑轨内嵌置有左滑板,所述右滑轨内嵌置有右滑板; 移门,其可上下移动地罩盖于所述窗口,所述移门的左端与所述左滑板相固接,所述移门的右端与所述右滑板相固接,所述移门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挡板相互配合密封的卡槽,所述移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左右两侧的凸条相互配合密封的密封槽;以及 驱动所述移门上下移动以对所述窗口实现启闭的驱动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置于所述右滑轨一侧的电机座、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相固接的主动带轮、由所述主动带轮通过传送带配合转动的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通过转轴枢接于上限位座上,所述传送带通过压板固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滑板相固接,所述门框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块配合移动的导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下部设置有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座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上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一侧并排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所述导块上固接有与所述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相感应的挡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内均嵌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材料选用三元乙丙橡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呈“L” 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呈“L” 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包括:门框板,其中部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凸条,所述窗口的顶部设置有上挡板,所述窗口的底部设置有下挡板,所述门框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滑轨和右滑轨,所述左滑轨内嵌置有左滑板,所述右滑轨内嵌置有右滑板;移门,其左端与所述左滑板相固接,所述移门的右端与所述右滑板相固接,所述移门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移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密封槽;以及驱动所述移门上下移动以对所述窗口实现启闭的驱动单元。该用于医学检测平台的自动门机构,安全可靠、高效便捷,且可有效避光。
【IPC分类】G01N35/00
【公开号】CN205333663
【申请号】CN201521132920
【发明人】崔雷, 王弼陡, 何大永, 何峰, 罗刚银, 王磊, 徐昊, 张运平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