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标本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225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标本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标本收集箱,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上安装有盖体,在箱体顶面上设置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投加口;在箱体内部设置有与投加口贯连的导联桶,导联桶上设置有收集袋。该收集箱可以对尿液标本采集管、粪便标本采集管等进行分开收集,使两类标本不会出现混合、混乱等情况,便于后续的标本分拣和检测过程;收集箱对不同的标本收集后,可统一进行打包,打包后能批量地将收集的不同标本进行封装,从而使标本运送过程更加方便,且不容易造成污染等情况。
【专利说明】
一种检测标本收集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检验标本收集箱。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上,采集人体各类标本进行检测是诊断各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检测结果可帮助医生确诊病症,制定治疗策略,其中较为常见的标本检测为便常规和尿常规检测;便常规检测可以了解到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肠胃炎、肝病,还可以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而尿常规检查则可以了解肾脏以及泌尿系统等是否存在问题。
[0003]用于采集尿液标本和粪便标本的是样本采集管,并且两类采集管的大小不同。采集标本后贴上标签,对应不同的检查者,以便于后续的检查过程。在临床上经常会对多个病人进行尿液标本和奚便标本进行米集,当前存在的冋题是,米集管在米集好标本之后,没有一个较好的收纳方式,采集管之间经常存在散乱放置的情况,导致这些样本不容易区分与转移,并且容易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标本收集,可对临床上采集的各类标本进行统一的收纳,以便于后续的检查过程。
[0005]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检测标本收集箱,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上安装有盖体,在箱体顶面上设置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投加口;在箱体内部设置有与投加口贯连的导联桶,导联桶上设置有收集袋。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投加口设置两个,分别为用于投入尿液采集管的第一投加口和用于投入粪便采集管的第二投加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袋为一端通透的筒状结构,收集袋不通透的一端包裹在导联桶的下部,收集袋其余的部分呈折叠状设置在导联桶的圆周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导联桶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装袋桶,装袋桶两端通透,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导联桶可拆卸式连接;在装袋桶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袋腔,袋腔的下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间隙,所述的收集袋折叠的部分设置在袋腔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内部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的固定板和铰接在固定板一端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切刀,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切刀配合的、条形的凹槽。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内部还设置有塑封装置,塑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板和活动板上的热压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侧门。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0014]1.该收集箱可以对尿液标本采集管、粪便标本采集管等进行分开收集,使两类标本不会出现混合、混乱等情况,便于后续的标本分拣和检测过程;
[0015]2.收集箱对不同的标本收集后,可统一进行打包,打包后能批量地将收集的不同标本进行封装,从而使标本运送过程更加方便,且不容易造成污染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不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意图;
[0018]图3为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收集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代表:I一盖体,2—第一投加口,3—第二投加口,4一顶板,5—箱体,6—侧门,7—收集袋,8—装袋桶,9一固定板,10—凹槽,11一活动板,12—切刀,13—热压板,14 一导联桶,15—袋腔,16 一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标本收集箱,包括中空的箱体5,箱体5上安装有盖体I,在箱体5顶面上设置有顶板4,顶板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投加口;在箱体5内部设置有与投加口贯连的导联桶14,导联桶14上设置有收集袋7。
[0022]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收集箱,其基本结构包括一个空心的箱体5,箱体5顶部一侧铰接有盖体1,在箱体5顶面上由顶板4封住,在顶板4上开设了一个以上的投加口。投加口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需要收集多种标本,则就设置对应数量的投加口。
[0023]在附图给出的示例中,投加口设置了两个,分别为用于投入尿液采集管的第一投加口 2和用于投入粪便采集管的第二投加口 3。尿液采集管体积小,因此第一投加口 2小一些而第二投加口 3大一些。标本采集管自投加口投入到箱体5内部,由于投加口下端的导联桶14上设置了收集袋7,收集袋7包围在导联桶14的下部,因此标本采集管将通过投加口、导联桶14进入到收集袋7中,这样箱体5的顶面上始终可以保持干净和整洁。箱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侧门6,当标本采集完毕后,打开侧门6,将套装在导联桶14上的收集袋7取下,如图2所示,则可以将一批标本采集管统一进行封装和转移,这个过程不用和采集管接触,避免了污染情况的发生。
[0024]关于收集袋7的结构,本方案中收集袋7是可以连续使用的,收集袋7为一端通透的筒状结构,收集袋7不通透的一端包裹在导联桶14的下部,收集袋7其余的部分呈折叠状设置在导联桶14的圆周上。即收集袋7是条形的袋体,一端通透,一端不通透;不通透的一端包裹在导联桶14的下部,使标本采集管可通过导联桶14落入到袋体中,另外通透的一端直接套在导联桶14外部的圆周上,由于其较长,为了便于保存,将这部分呈折叠状设置,如图4所不O
[0025]为了便于收集袋7的安装,导联桶1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装袋桶8,装袋桶8两端通透,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导联桶14可拆卸式连接;在装袋桶8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袋腔15,袋腔15的下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间隙16,所述的收集袋7折叠的部分设置在袋腔15中。
[0026]装袋桶8为可拆卸结构,收集袋7使用完毕后,可以拆卸装袋桶8,装入新的收集袋7。装袋桶8为两端通透的结构,在其外壁上设置了夹层,夹层中的部分即为所述的袋腔15;将收集袋7折叠的部分装入袋腔15中,使收集袋7不通透的一端位于外部,再将装袋桶8的上端拧在导联桶14上即可。这样标本采集管将依次经过投加口、导联桶14、装袋桶8进入到收集袋7中。
[0027]标本收集完毕后,需要取下装有标本的收集袋7,由于收集袋7是一个长条形的整体,因此需要将其剪断。为方便这个过程,箱体5内部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5内壁上的固定板9和铰接在固定板9一端的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中部设置有切刀12,固定板9的中部开设有与切刀12配合的、条形的凹槽10。如图3所示,需要取出装有标本的收集袋7时,手握住活动板11的手柄,并旋转活动板11,使活动板11与固定板9接触,由于收集袋7位于活动板11、固定板9之间,因此在活动板11转动的过程中,切刀12即可将收集袋7切断,切断后可以将收集袋7切断的两端分别打结,即相当于封装;打结后切断的收集袋7仍包裹在导联桶14下端,供下一次使用。
[0028]为了方便上述封装过程,箱体5内部还设置有塑封装置,塑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板9和活动板11上的热压板13。热压板13采用电热装置,通电后会加热;热压板13分布在活动板11上切刀12的两侧以及固定板9上凹槽10的两侧。在需要切断收集袋7之前,先对热压板13进行预热,预热后旋转活动板11直至与固定板9接触,并保持几秒钟,在这一段时间里,热压板13将切刀12切断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进行了热熔塑封,既使装有采集管的封装袋进行了封装,又使下一个需要使用的收集袋7端部封住。
【主权项】
1.一种检测标本收集箱,包括中空的箱体(5),箱体(5)上安装有盖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5)顶面上设置有顶板(4),顶板(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投加口;在箱体(5)内部设置有与投加口贯连的导联桶(14),导联桶(14)上设置有收集袋(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标本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加口设置两个,分别为用于投入尿液采集管的第一投加口(2)和用于投入粪便采集管的第二投加口(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标本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袋(7)为一端通透的筒状结构,收集袋(7)不通透的一端包裹在导联桶(14)的下部,收集袋(7)其余的部分呈折叠状设置在导联桶(14)的圆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标本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联桶(1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装袋桶(8),装袋桶(8)两端通透,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导联桶(14)可拆卸式连接;在装袋桶(8)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袋腔(15),袋腔(15)的下端沿圆周方向开设有间隙(16),所述的收集袋(7)折叠的部分设置在袋腔(15)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标本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5)内部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5)内壁上的固定板(9)和铰接在固定板(9)一端的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中部设置有切刀(12),固定板(9)的中部开设有与切刀(12)配合的、条形的凹槽(1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标本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5)内部还设置有塑封装置,塑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板(9)和活动板(11)上的热压板(1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标本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侦们(6)。
【文档编号】G01N1/02GK205620150SQ201620323607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8日
【发明人】杨省利, 杨艳, 韩晶, 韦程程, 朱晔晶, 张莹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