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823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台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可在同时看 到不同国家的时刻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钟表外观品种多样,可用于各种不同地点和场合。但是,现有的 钟表的形状基本上是前面具有表盘,后面为机芯部位,而且一个表只能用于表示一个国 家的时刻,即只适用一定的范围,所以使用不是十分的方便,适用性也比较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可在同时看到 不同国家的时刻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包括有电子机芯, 还设置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时轴杆,以及球形壳体,其中,所述的电子机芯设置在 球形壳体内并与球形壳体固定连接;电子机芯的时轴伸出电子机芯的下侧并形成有向下 的轴孔,在球形壳体的底部与电子机芯的时轴对应处形成有通孔;所述的时轴杆的顶端 贯穿球形壳体的通孔套在电子机芯的时轴的轴孔内,并与时轴固定连接;在时轴杆上还 设置有指针,在球形壳体横向外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有1_12的小时刻度。
所述的壳体包括有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的电子机芯固定设置在下半壳体内。
所述的时轴杆上设置有可指示不同国家时间的多个指针。
所述的指针是通过与其一体形成的定位环套在时轴杆上。
所述的上半壳体的内部还可固定设置有第2电子机芯,所述的第2电子机芯的秒轴 伸出第2电子机芯的上侧,在上半壳体的顶部与秒轴的对应处形成有通孔,秒轴上固定 连接有秒轴杆,所述的秒轴杆的顶端贯穿上半壳体的顶部的通孔后固定连接有可盖在上 半壳体的顶部的伞形结构的秒盘,所述的秒盘上等间隔地形成有l一60秒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外形新颖美观,不受地域的限制,可用于同时看到多个国家的时刻,所以使用及为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电子机芯2:底座
3:球形壳体4:时轴
5:通孔6:时轴杆
7:指针8:第2电子机芯
9:秒轴10:秒轴杆
lh通孔12:秒盘
13: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包括有电子机芯l,还
设置有底座2和设置在底座2上的时轴杆6,以及球形壳体3,其中,所述的电子机芯l 设置在球形壳体3内并与球形壳体3固定连接;电子机芯1的时轴4伸出电子机芯1的 下侧并形成有向下的轴孔,在球形壳体3的底部与电子机芯1的时轴4对应处形成有通 孔5;所述的时轴杆6的顶端贯穿球形壳体3的通孔5套在电子机芯1的时轴4的轴孔内, 并与时轴4固定连接;在时轴杆6上还设置有指针7,在球形壳体3横向外圆周上等间隔 地设置有1一12的小时刻度。
由于将固定在底座2上的时轴杆6与时轴4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时轴杆6不动,所 以,电子机芯l要整体转动,又由于电子机芯1是固定在球形壳体3上的,从而电子机 芯1将带动球形壳体3—起转动,同时指针7是固定在时轴杆6,所以也不转动。
所述的壳体3包括有上半壳体3a和下半壳体3b,上半壳体3a和下半壳体3b是卡 扣的结合在一起的。所述的电子机芯1是固定设置在下半壳体3b内。
所述的时轴杆6上设置有可指示不同国家时间的多个指针7,所述的指针7是通过与 其一体形成的定位环13定位套在时轴杆6上。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上半壳体3a的内部还可固定设置有第2电子机芯8,所 述的第2电子机芯8的秒轴9伸出第2电子机芯1的上侧,在上半壳体3a的顶部与秒轴 9的对应处形成有通孔11,秒轴9上固定连接有秒轴杆10,所述的秒轴杆10的顶端贯穿 上半壳体3a的顶部的通孔11后固定连接有可盖在上半壳体3a的顶部的伞形结构的秒盘 12,所述的秒盘12上等间隔地形成有l一60秒的刻度。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包括有电子机芯(1),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底座(2)和设置在底座(2)上的时轴杆(6),以及球形壳体(3),其中,所述的电子机芯(1)设置在球形壳体(3)内并与球形壳体(3)固定连接;电子机芯(1)的时轴(4)伸出电子机芯(1)的下侧并形成有向下的轴孔,在球形壳体(3)的底部与电子机芯(1)的时轴(4)对应处形成有通孔(5);所述的时轴杆(6)的顶端贯穿球形壳体(3)的通孔(5)套在电子机芯(1)的时轴(4)的轴孔内,并与时轴(4)固定连接;在时轴杆(6)上还设置有指针(7),在球形壳体(3)横向外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有1-12的小时刻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 包括有上半壳体(3a)和下半壳体(3b),所述的电子机芯(1)固定设置在下半壳体(3b) 内。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轴杆(6) 上设置有可指示不同国家时间的多个指针(7)。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针(7) 是通过与其一体形成的定位环(13)套在时轴杆(6)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半壳体(3a) 的内部还可固定设置有第2电子机芯(1),所述的第2电子机芯(1)的秒轴(9)伸出 第2电子机芯(1)的上侧,在上半壳体(3a)的顶部与秒轴(9)的对应处形成有通孔(11),秒轴(9)上固定连接有秒轴杆(10),所述的秒轴杆(10)的顶端贯穿上半壳 体(3a)的顶部的通孔(11)后固定连接有可盖在上半壳体(3a)的顶部的伞形结构的 秒盘(12),所述的秒盘(12)上等间隔地形成有1一60秒的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转球式电子台钟,包括有电子机芯,还设置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时轴杆,以及球形壳体,其中,所述的电子机芯设置在球形壳体内并与球形壳体固定连接;电子机芯的时轴伸出电子机芯的下侧并形成有向下的轴孔,在球形壳体的底部与电子机芯的时轴对应处形成有通孔;所述的时轴杆的顶端贯穿球形壳体的通孔套在电子机芯的时轴的轴孔内,并与时轴固定连接;在时轴杆上还设置有指针,在球形壳体横向外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有1-12的小时刻度。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新颖美观,不受地域的限制,可用于同时看到多个国家的时刻,所以使用极为方便。
文档编号G04B19/00GK201188178SQ200820073670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6日
发明者吴英立 申请人:吴英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