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900发布日期:2020-05-22 20:3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手表。



背景技术:

手表是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手表的要求不仅仅只在于显示时间,作为对手表性能的更高的要求,人们除了更改外表以外,也对手表的结构做了些改进。

中国专利cn202548546公开了一种陶瓷表壳包括:壳体、自壳体两侧对称延伸设置的表耳,所述壳体由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壳体本体及底盖,该底盖一体成型于壳体本体底部;这种结构的缺点是:零部件强度比较低,容易损坏,装拆不便,维修困难。

又如现在市面上的手表,其内部零件均为配套设计,某一个零件损坏,若无原规格备件替换的话,维修时就需要更换整套零件,不少未损坏的贵重零件也被更换而无法使用。

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表盘与圈口为配套设计,圈口内侧的凹槽直接压在表盘边缘,以此固定内部零件。若要更换手表机芯,新换的机芯厚度与旧机芯不同的话,表盘便无法使用;如果要更换表盘,新换的表盘尺寸与原表盘差距过大的话,还得对表壳圈口等外部结构进行改造;现有的手表结构在维修维护时,不仅耗时费力,还造成了部分零件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及手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包括表壳、与所述表壳上侧相连的圈口,所述圈口内侧下部设有凹槽,所述表壳内部设有机芯和表盘,所述表盘安装在所述机芯之上;还包括过渡控制圈,所述过渡控制圈设置于所述圈口和所述表盘之间,其外侧下部设有突出部。

其中,所述过渡控制圈的内侧为一斜面。

其中,所述过渡控制圈的厚度为1.95-3.38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5-76.1度。

其中,所述过渡控制圈的厚度为1.95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5度。

其中,所述过渡控制圈的厚度为3.38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6.1度。

优选的,所述过渡控制圈的突出部底端设有一倒角。

其中,所述过渡控制圈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其中,所述过渡控制圈的外径为34.7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上述的手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手表结构中,增加了过渡控制圈,将其设置在手表圈口与表盘之间,起到过渡压力的作用,使手表的外部表壳、圈口结构可以兼容更多尺寸的表盘、机芯等零件,维修时更加方便快捷,也不会浪费掉完好的零件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手表结构的爆炸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过渡控制圈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手表结构的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手表结构的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手表结构的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中:1-圈口、11-凹槽、2-表壳、3-过渡控制圈、31-突出部、32-倒角、4-表盘、5-机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个别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包括表壳2、与所述表壳上侧相连的圈口1,所述圈口1内侧下部设有凹槽11,所述表壳2内部设有机芯5和表盘4,所述表盘4安装在所述机芯5之上;还包括过渡控制圈3,所述过渡控制圈3设置于所述圈口1和所述表盘4之间,其外侧下部设有突出部31;所述突出部31置于凹槽11中,过渡控制圈3的底部安置于表盘4上,过渡控制圈3将圈口1施加的下压作用力过渡至表盘4上,在圈口1与表盘4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同样固定内部零件,使圈口1能兼容不同尺寸的表盘4,维修时更加方便快捷,也不会浪费掉完好的零件材料。

如图2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内侧为一斜面,圈顶面窄而底面宽。顶面较窄,不会给用户带来突兀的视觉感受,而较宽的底面则可以兼容更多尺寸较小的表盘4,扩大过渡控制圈3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厚度为1.95-3.38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5-76.1度。

在一种优选例中,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厚度为1.95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5度。

在另一种优选例中,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厚度为3.38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6.1度。

当然,所述过渡控制圈3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厚度,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可改变,本公开提供实施例的数据范围为优选设置,以此制成的过渡控制圈3综合考虑了用料成本和实用效率,还兼顾部分美观设计。

如图4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例中,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突出部31底端设有一倒角。在过渡控制圈3厚度较大、底面较宽时,可在突出部31底设置倒角32,使其与表盘4之间的应力向内侧集中,确保对手表内部零件固定作用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316l不锈钢质地坚硬,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适于制作手表内各种零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外径为34.7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表,该手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手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采用的手表结构中,增加了过渡控制圈3,将其设置在手表圈口1与表盘4之间,起到过渡压力的作用,使手表的外部表壳2、圈口1结构可以兼容更多尺寸的表盘4、机芯5等零件,维修时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包括表壳(2)、与所述表壳(2)上侧相连的圈口(1),所述圈口(1)内侧下部设有凹槽(11),所述表壳(2)内部设有机芯(5)和表盘(4),所述表盘(4)安装在所述机芯(5)之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控制圈(3),所述过渡控制圈(3)设置于所述圈口(1)和所述表盘(4)之间,其外侧下部设有突出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内侧为一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厚度为1.95-3.38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5-76.1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厚度为1.95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5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厚度为3.38mm,其内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6.1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突出部(31)底端设有一倒角(3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控制圈(3)的外径为34.7mm。

9.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手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含过渡控制圈的手表结构,包括表壳、与所述表壳上侧相连的圈口,所述圈口内侧下部设有凹槽,所述表壳内部设有机芯和表盘,所述表盘安装在所述机芯之上,还包括过渡控制圈,所述过渡控制圈设置于所述圈口和所述表盘之间,其外侧下部设有突出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手表结构中,增加了过渡控制圈,将其设置在手表圈口与表盘之间,起到过渡压力的作用,使手表的外部表壳、圈口结构可以兼容更多尺寸的表盘、机芯等零件,维修时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零件材料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建伟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