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圈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8776发布日期:2023-01-31 22:3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表圈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表圈密封技术领域,具体为表圈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手表的金属面圈通常通过螺钉固定在手表的主体机壳上,金属面圈的孔径比面镜片的直径稍大,金属面圈与面镜片之间夹有塑料防水圈,防水圈厚度略大于金属面圈与面镜片之间的间隙,这样就可以将面镜片固定在金属面圈上。防水圈既起到防水作用,又起到固定面镜片的作用。手表佩戴过程中,表面易受到撞击,防水圈的装配稳固性直接影响手表的防水性能。
3.目前手表圈口防水圈的装配主要在金属面圈内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切口,装配防水圈时,使多余的防水圈填料填进切口中,通过切口中的填料对防水圈产生向下的锁止力,从而传递到面镜片向下的锁止力。防水圈的材质通常为铁氟龙,其硬度较高且塑性差,上述使防水圈被迫式外凸变形的锁止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使防水圈多余的填料挤入切口中;此外,被挤入切口中的填料也易在受力变形后凭借弹性回弹复原,从而造成防水圈的锁止力较弱,在长期受力的状态下,防水圈容易疲劳而发生破坏,导致防水圈连同表镜片脱落,影响手表的防水效果,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表圈密封结构,包括:过盈抵圈、密封压圈和抵圈座,所述过盈抵圈、密封压圈和抵圈座依次从上至下布置,所述密封压圈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盘根圈,所述盘根圈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环座,所述盘根圈和底环座套接于抵圈座的外侧,所述过盈抵圈的表面设有若干防脱棱,所述过盈抵圈的底面与密封压圈的底面相互抵接。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圈座为金属环状结构,所述抵圈座的截面成l形。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压圈、盘根圈和底环座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截面呈t形分布,所述盘根圈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盘根圈的底面和底环座的顶面相连接。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盘根圈成螺旋状结构,所述盘根圈的一侧与抵圈座的表面过盈抵接。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防脱棱均分为两组且两组防脱棱分别位于过盈抵圈的内外两侧,两侧的防脱棱成交错分布,且所述防脱棱和过盈抵圈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压圈为柔性硅胶材质构件,所述过盈抵圈的为特氟龙材质构件。
11.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级密封结构,分别利用过盈抵圈、密封压圈和抵圈座执行表盘镜面的防脱固定、压接密封和密封固定,保证镜面在表面的牢固固定以及密封防护和密封结构的固定,即实现对镜面的稳定固定避免脱落亦通过多级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新型密封压圈和抵圈座结构,利用抵圈座与表盘内侧组组合形成深沟槽结构组合成密封固定区域,利用密封压圈底面盘根圈和底环座压接填埋至该沟槽内从而利用盘根圈的相互压接组合形成多层密封结构,利用盘根圈的形变抵接提高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演示示意图。
18.附图标记:
19.100、过盈抵圈;110、防脱棱;
20.200、密封压圈;210、盘根圈;220、底环座;
21.300、抵圈座;
22.400、表面镜片;500、手表盘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表圈密封结构。
25.结合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圈密封结构,包括:过盈抵圈100、密封压圈200和抵圈座300,过盈抵圈100、密封压圈200和抵圈座300依次从上至下布置,密封压圈20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盘根圈210,盘根圈2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环座220,盘根圈210和底环座220套接于抵圈座300的外侧,过盈抵圈100的表面设有若干防脱棱110,过盈抵圈100的底面与密封压圈200的底面相互抵接。
26.在该实施例中,抵圈座300为金属环状结构,抵圈座300的截面成l形。
27.具体的,利用金属的抵圈座300放入手表盘座500内侧与手表盘座500内壁组合成深沟槽结构,便于盘根圈210和底环座220的填埋固定,
28.在该实施例中,密封压圈200、盘根圈210和底环座2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截面呈t形分布,盘根圈2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盘根圈210的底面和底环座220的顶面相连接;盘根圈210成螺旋状结构,盘根圈210的一侧与抵圈座300的表面过盈抵接。
29.具体的,通过采用螺旋盘根状盘根圈210结构,在填埋进入抵圈座300和手表盘座500之间缝隙内相互挤压横向与抵圈座300和手表盘座500表面抵接,且形成多层密封结构
提高密封效果。
30.在该实施例中,若干防脱棱110均分为两组且两组防脱棱110分别位于过盈抵圈100的内外两侧,两侧的防脱棱110成交错分布,且防脱棱110和过盈抵圈100为一体成型结构。
31.具体的,在表面镜片400安装过程中通过与密封压圈200表面的过盈压接进行初级密封,且侧面通过过盈抵圈100与手表盘座500的内侧进行抵接,通过过盈抵圈100表面的防脱棱110进一步加强过盈抵圈100与表面镜片400和手表盘座500之间的抵接摩擦,且若干防脱棱110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
32.在该实施例中,密封压圈200为柔性硅胶材质构件,过盈抵圈100的为特氟龙材质构件,利用硬质特氟龙材质的过盈抵圈100提高表面镜片400和手表盘座500的接合稳定性避免脱落。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表圈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盈抵圈(100)、密封压圈(200)和抵圈座(300),所述过盈抵圈(100)、密封压圈(200)和抵圈座(300)依次从上至下布置,所述密封压圈(20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盘根圈(210),所述盘根圈(2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环座(220),所述盘根圈(210)和底环座(220)套接于抵圈座(300)的外侧,所述过盈抵圈(100)的表面设有若干防脱棱(110),所述过盈抵圈(100)的底面与密封压圈(200)的底面相互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圈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圈座(300)为金属环状结构,所述抵圈座(300)的截面成l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圈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圈(200)、盘根圈(210)和底环座(2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截面呈t形分布,所述盘根圈(2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盘根圈(210)的底面和底环座(220)的顶面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圈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圈(210)成螺旋状结构,所述盘根圈(210)的一侧与抵圈座(300)的表面过盈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圈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防脱棱(110)均分为两组且两组防脱棱(110)分别位于过盈抵圈(100)的内外两侧,两侧的防脱棱(110)成交错分布,且所述防脱棱(110)和过盈抵圈(100)为一体成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圈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圈(200)为柔性硅胶材质构件,所述过盈抵圈(100)的为特氟龙材质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表圈密封结构,包括:过盈抵圈、密封压圈和抵圈座,过盈抵圈、密封压圈和抵圈座依次从上至下布置,密封压圈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盘根圈,盘根圈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环座,盘根圈和底环座套接于抵圈座的外侧,过盈抵圈的表面设有若干防脱棱,过盈抵圈的底面与密封压圈的底面相互抵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级密封结构,分别利用过盈抵圈、密封压圈和抵圈座执行表盘镜面的防脱固定、压接密封和密封固定,保证镜面在表面的牢固固定以及密封防护和密封结构的固定,即实现对镜面的稳定固定避免脱落亦通过多级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密封效果。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霍进财 黄继鑫 卢智彬 王德兵 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正达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3/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