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7622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机芯壳体上的柄轴、离合杆、过轮、拨针轮、跨轮、分轮和时轮;所述拨针轮、跨轮、分轮和时轮依次连接传动;所述柄轴能相对机芯壳体轴向移动和转动,且当柄轴轴向向外移动到调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同轴驱动连接,当柄轴轴向向内移动到正常走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脱离连接。该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指针式石英钟表机芯调时状态下,推拉柄轴,柄轴带动离合杆,离合杆带动过轮的离合过程中所造成齿伤导致故障坏品现象,具有结构巧妙,不伤齿,不影响传动精度,无需太高加工精度即能提高机芯能提高品质和使用可靠性等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应用在钟表机芯上。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市面上的指针式石英钟表机芯多采用拉出柄轴,柄轴带动离合杆,离合杆带动过轮离合结构来进行调时校时。因为其存在过轮离合结构,所以齿轮会存在过轮与分轮两齿尖接触对撞、相碰的现象,使得机芯的工作不可靠,易因扎齿而造成停慢表,使得机芯故障率高、维护难度高。因此提供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己成为当务之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指针式石英钟表机芯调时状态下,推拉柄轴,柄轴带动离合杆,离合杆带动过轮的离合过程中所造成齿伤导致故障坏品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具有结构巧妙,不伤齿,不影响传动精度,无需太高加工精度即能提高机芯能提尚品质和使用可靠性等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机芯壳体上的柄轴、离合杆、过轮、拨针轮、跨轮、分轮和时轮;所述拨针轮、跨轮、分轮和时轮依次连接传动;所述柄轴能相对机芯壳体轴向移动和转动,且当柄轴轴向向外移动到调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同轴驱动连接,当柄轴轴向向内移动到正常走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脱离连接;所述离合杆的中部与机芯壳体铰接连接,所述过轮转动连接于离合杆的一端,所述离合杆的另一端与柄轴内端连接,且该连接端能在柄轴轴向移动时带动离合杆绕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过轮与分轮实现啮合或脱开状态;所述过轮外周设有环绕圆周等间隔交替分布的长齿和短齿,所述长齿的齿顶高大于短齿。
[0006]现有的钟表过轮机构的过轮齿牙大小都一样,因此其在与分轮嗤合或脱开过程中容易发生撞齿和碰齿现象。本申请改良后的过轮具有依次交替间隔分布的长短齿。齿辐张角a,本申请的过轮齿牙由短齿和长齿构成,短齿相比长齿减小了顶高S,从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等长过轮小齿的设计而言,将原有的相邻两齿间的弧长P减小为T,产生了顶角差Θ(该顶角差Θ为原有的相邻两齿齿顶连线与改良后相邻长齿和短齿齿顶连线的夹角)。过轮与分轮啮合时,过轮的长齿先进入分轮齿牙啮合,之后短齿再进入间隔的齿牙啮合,避免了两对齿牙相抵造成的齿伤,有效避免了与分轮啮合或脱开过程的撞碰齿现象,减低了机芯齿轮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0007]所述长齿和短齿的顶角差Θ为5-10°。该角度的设计能将过轮和分轮的撞碰齿率降到最低。
[0008]所述拨针轮与柄轴同轴套接,所述跨轮与拨针轮啮合传动,所述跨轮与分轮啮合传动,所述分轮与时轮同轴联动。
[0009]所述离合杆上设有用于收集和发送过轮与分轮啮合和脱开情况信息的信号收集和发送器,该信号收集和发送器可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外部信息处理器。该设计实现了对钟表过轮与分轮工作状况的有效监控,可以在第一时间对钟表进行维护,有效降低钟表的损坏程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11]I)过轮依次间隔分布的长短齿设计,有效避免了与分轮啮合或脱开过程的撞碰齿现象,减低了机芯齿轮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0012]2)过轮长齿和短齿5-10°的顶角差Θ的设计,将过轮和分轮的撞碰齿率降到最低。
[0013]3)离合杆上信号收集和发送器的设置,方便了钟表的及时维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钟表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工作状态图;
[0015]图2是现有钟表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工作状态局部放大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脱开校时时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脱开时的柄轴与校时相关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柄轴、离合杆和拨针轮的连接关系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脱开时的过轮与分轮的工作状态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啮合过程状态图;
[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啮合过程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啮合正常走时时的各部件结构不意图;
[00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啮合正常走时时的柄轴与校时相关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过轮与分轮啮合正常走时时的过轮与分轮的工作状态图;
[0025]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分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柄轴1、离合杆2、过轮3、拨针轮4、分轮5、跨轮6、时轮7、信号收集和发送器8、外部信息处理器9、长齿31、短齿32、齿牙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2-1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0]如图2-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机芯壳体上的柄轴1、离合杆2、过轮3、拨针轮4、跨轮6、分轮5和时轮7;所述拨针轮4、跨轮6、分轮5和时轮7依次连接传动;所述柄轴能相对机芯壳体轴向移动和转动,且当柄轴轴向向外移动到调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4同轴驱动连接,当柄轴轴向向内移动到正常走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4脱离连接;所述离合杆2的中部与机芯壳体铰接连接,所述过轮3转动连接于离合杆2的一端,所述离合杆2的另一端与柄轴I内端连接,且该连接端能在柄轴轴向移动时带动离合杆2绕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过轮3与分轮5实现啮合或脱开状态。所述过轮3外周设有环绕圆周等间隔交替分布的长齿31和短齿32,所述长齿31的齿顶高大于短齿32。所述长齿31和短齿32的顶角差Θ为5-10°。所述拨针轮4与柄轴I同轴套接,所述跨轮6与拨针轮4啮合传动,所述跨轮6与分轮5啮合传动,所述分轮5与时轮7同轴联动。所述离合杆2上设有用于收集和发送过轮3与分轮5啮合和脱开情况信息的信号收集和发送器8,该信号收集和发送器8可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外部信息处理器9 ο
[0031 ]该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的校时工作过程如下:
[0032](一)钟表走时正常时:过轮3与分轮5没有脱啮,正常啮合。
[0033](二)钟表校时时
[0034]拉出柄轴I,柄轴I带动离合杆2,离合杆2带动过轮3与分轮5脱啮,进入调时状态。接着,转动柄轴I带动拨针轮4转动,拨针轮4带动跨轮6转动,跨轮6带动分轮5转动,分轮5又带动时轮7转动,当调整指针到需要位置时,推入柄轴I,停止校时。
[0035](三)钟表校时后的复位
[0036]校时完成后,推入柄轴I,柄轴I带动离合杆2,离合杆2带动过轮3复位,过轮的长齿31先进入分轮5齿牙51啮合,之后短齿32再进入间隔的齿牙51啮合,过轮3与分轮5进入正常啮合状态,钟表回复正常走时。
[003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机芯壳体上的柄轴(I)、离合杆(2)、过轮(3)、拨针轮(4)、跨轮(6)、分轮(5)和时轮(7);所述拨针轮(4)、跨轮(6)、分轮(5)和时轮(7)依次连接传动;所述柄轴能相对机芯壳体轴向移动和转动,且当柄轴轴向向外移动到调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4)同轴驱动连接,当柄轴轴向向内移动到正常走时工作位置时,柄轴内端与拨针轮(4)脱离连接;所述离合杆(2)的中部与机芯壳体铰接连接,所述过轮(3)转动连接于离合杆(2)的一端,所述离合杆(2)的另一端与柄轴(I)内端连接,且该连接端能在柄轴轴向移动时带动离合杆(2)绕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过轮(3)与分轮(5)实现啮合或脱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轮(3)外周设有环绕圆周等间隔交替分布的长齿(31)和短齿(32),所述长齿(31)的齿顶高大于短齿(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齿(31)和短齿(32)的顶角差Θ为5_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针轮(4)与柄轴(I)同轴套接,所述跨轮(6)与拨针轮(4)啮合传动,所述跨轮(6)与分轮(5)啮合传动,所述分轮(5)与时轮(7)同轴联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钟表机芯无齿伤离合过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杆(2)上设有用于收集和发送过轮(3)与分轮(5)啮合和脱开情况信息的信号收集和发送器(8),该信号收集和发送器(8)可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外部信息处理器(9)。
【文档编号】G04B13/02GK205563093SQ201620115223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4日
【发明人】范耀荣, 高捷, 连峰, 康利珍, 蒋淼, 黄训松, 苏方中
【申请人】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