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无重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0049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捷无重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法,特别是依据汉字声形特征编码的快捷无重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现有的汉字编码输入法分为以拼音字母取码的音码;以构造模块(字根)取码的形码;以音(声)形特征取码地音(声)形码和以数字编码的数字码四类。
汉字是具有音、形、义三维特征的图形文字,单字多达八万而基本音节仅401个,同音字极多。如音码在“GBK字符集”中平均每音节重码69字,最多的重码450字,需经多次翻页复选才能完成录入,使用极为不便;虽有“智能拼音”帮助选字,但其功能仅限于常用语汇中一千余个高频字的“智选”和对既用词汇的“追忆”,不能适应古文、户藉、花名册一类文稿中非词汇用字的录入。汉字构形虽具有唯一确定性,但其“字根”的音义特征也有较强的趋同性,重码问题仍很突出。为离散重码,一般采取增加码源容量(增加码长或码符),将偏旁部首拆散,按特殊定义分类(如分阴阳五行等)或以笔画排序以打乱字根的音形趋同性,但由此也增加了操作不便性和学习难度,这些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码问题(见附表2、3)。而数字码如“区位码”、“肖码”虽可实现字码确定对应无重码,但前者以有序数列编码,与汉字特征毫无关联性,一般人无从识记而不具实用性;后者需将汉字“声、韵、形”等数百个特征信息元压缩在十个数码之中,且需使用40个键码,多至六位的不等长编码,也难于学用。除此以外,多数输入法在确定了某种编码规则后,往往不经编辑而直接构成编码词典,冗余码多,码源利用率不高,并普遍存在学习难度大、词组量少和功能单一等不可忽视的缺点,难于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对文字录入的快捷要求。
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是称之为“华码”的声形序码输入法(见《华码——音形序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0月版)。该输入法采用常规键名字母代码和“声形形形”四位制编码。声码取声母第一个字母,形码使用42个成字字根、22个归类偏旁,并以五种笔画两两组合组成十五组笔画码。取码时将每字拆为两部、顺序取出三个形码,编码规则简便易学。其缺点是因所选字根太少、拆码歧义多,有507个GB字符重码(重码率7.5%),有4698个四码字(单字平均码长3.63码/字),另有近100个字需采用“音+首码+MM”等特殊编码。此外,该输入法字、词码长相同易致冲突,只装载五千条词组,以单字录入为主,输入效率不高; 其字根归码和字根表的组成也不尽合理,如将“衣”字头“亠卜”归码为A、X;“丿丶”归码为T;“木”归码为F;“攵”归码U;“人(大)”归码Q等都不利于识记。
从根本意义上说,只有码长短输入快捷、取码规则和字根表好学易记、字码确定对应的实用无重码输入法,才是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的真正解决。
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发明人锐意研究,博采众长,根据汉字形声表义的构造特征,以常规键名字母的四位制编码,特别是通过计算机优化设计的声形归码字根表,加之基于快捷键双路输入功能的“双重简码”编辑技术,以及“U简码”、“I简码”和“字带词”简码等多种简码形式,通过简明准确的定位取码法则,使GBK字符集所有21000多个繁、异体字符全部实现了基于“形形声形”编码的无重码输入(单字码长2.8码/字);使GB字符集所有7000余个简、繁体字符全部实现了基于“声形形”编码的无重码快捷输入(单字码长2.3码/字)。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又创建了多字词语句大容量词库和《快捷码电子词典》,使汉字录入更为便捷,从而园满完成了本发明的任务。
本发明的方法是
一、基于“双重简码、双路输入”的“声形/形声”编码制
本发明对于“GB 2312字符集”的简体或繁体汉字采用“声+形1+形2”三位编码;对于“GBK国际大字符集”采用“形1+形2+声+形3”的四位编码。体现了对GB常用字以声码为主、更利于语言思维形式的“想打”写作和对GBK繁、异体生僻字以形码为主、更利于查字或“看打”录入的编码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采用快捷键“双路输入”技术,将所在码元区高频常用字、不易拆分取码的疑难字以及有可能重码的字,都编辑为便于“双路输入”的成对上屏的“双重简码”字。使各级简码字的数量较常规输入法增加了一倍,并由此实现了所有GB 2312简、繁体字≤3码/字的简码录入。既减少了单字码长和冗余码,又避免了字词编码冲突,并便于大容量词库的装载使用,从而显著提高了汉字的录入效率。
具体说,本发明于26个键码之外另定义了一个快捷键。“快捷键”可以是右ALT键或其他不常用的符号键或功能键,其逻辑状态相当于选字键“2”,其作用是与空格键并列操作实现“双重简码”字或词的实时双路输入。例如将“我无;望威;辋玟”六字编辑为“W,W`;WW,WW`;WWW,WWW`”(“`”为快捷键标志符)三组双重简码,键入“W,WW,WWW+空格键”可分别录入“我,望,辋”;键入“W,WW,WWW+快捷键”可分别录入“无,威,玟”等。
“双重简码”事实上也是“有限重码”,由于每列重码只限二个字或词,可分别以空格键快捷键(左/右手操作)完成“双路输入”,实现了将“重码字”转化为“无重码字”的功能。基于此原理,本发明通过人工编辑,使大量随机发生的无序重码字统一转化成便于高速盲打的规则有序的“双重简码”。例如GB字符集中有“柳榴橹栎”四字前三位编码同为LMP,经编辑将“柳榴”设为二级简码LM,LM`;将“橹栎”设为三级简码LMP,LMP`,于是就消除了重码。又如GBK字符“啞唖哑頤颐頵映呍肙唷唁”十一字同码,经本发明将“啞,頤”设为二级码“KY,KY`”;“唁,頵”设为三级码“KYY,KYY`”;“颐,肙,唷”经补码为“KYYI,KYYK,KYYY”;“哑,映,呍”另设为无声码“KYU,KYU`,KYUK”;剩余的“唖”字设为特殊简码“KY``”(这是本发明唯一的特例),于是便消除了全部重码。利用“双重简码”编辑技术,还可将常用高频字、不易拆分的疑难字优先分配到低位简码上。如“身(SO)、乐(LP)、龜(GO)、凹(AL)”等都可以二级简码率先上屏,无需为拆分多义性的第三码而大费周折。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输入法的重码离散编辑。
二、好学易记的同音象形字根和音形归码字根表
字根归码特征及其排布方案(字根表)是决定输入法性能的关键因素。本发明通过电脑优选,筛选出140余个字典规范的偏旁部首和“我,莫,了,央,亚,亡”等俗成字根作为形码的基本字根;另取“横、竖、点、捺、撇、折、提”七种单笔画码和其两两组合而成的十六种组合笔画码。所有字根码和笔画码均按音似或形似的对应性,归类定义为26个字母代码,构成既能有效离散重码又具有“音形”联想记忆特征的“快捷码字根表”(见附表1、附图
),并用五言“字根口诀歌”加予概括提示,解除了使用者背记字根表之苦。
具体说,本发明的形码字根可分“象音字根、象形字根、归类字根”三类。“象音字根”是指与代码字母读音相仿的成字字根或笔画码,约占字根总量的85%。包括①字根声母与键名字母相同者,如Q→且欠气求犬(豸犭),W→我王文(夂攵)戊亡瓦等;②与键名字母的英文读音相似者,如E→已亦衣(亠卜
);U→又由尤(尢);③与键名字母作声母“zh、sh”时的读音相似者如A(zh)→走之(辶廴)中(虫);U(sh)→山(凵屮)石氏;④为规避重码而特定含义的字根如F→日目口(“方”形字根),K→匚彐(“半框”形字根);⑤象音笔画码。如N→[捺],T→[提],H→[横、横横],P→[撇、撇撇、撇折],Z→[折、折折],D→[点,点点];E→[点竖,点横](“亠卜”为“衣字头”)。
通过字根的象音归码,将形码的图形特征转化为声码的字母特征,使字根代码与声码一样具有最大的直观确定性。由于90%以上的汉字是由这类象音字根所构成的,故对于大多数汉字而言其编码规则又可理解为“声字+声形1+声形2+声形3”的纯声码制。如“李”,取声码L+字首“木(形1)”声码M+字尾“子(形2)”声码Z→LMZ;同例,“字”取码ZBZ;“瘃”取码ZBZD等,都可理解为纯声码的组合,这就使本发明比汉语拼音更具直观易学性。
本发明所谓的“象形字根”是指与键名字母形状相似的字根(约有20个),多为笔画归码字根。如“I”[竖、竖竖、竖横]→字根“非止五十丰”与“I”同为棒状结构;A[点折]→字根“マ厶癶”与“A”同为三角形状;V[撇捺、撇点]→字根“公父养米羊(丬八
)”与V同为丫叉头;L[竖折]→字根“阝卩丩冂”与L同为“竖折”;W[横折]→字根“弋丂”与W同为“横折”,这些象形字根也不难识记。
“归类字根”是指归并入同名、同类基本字根的偏旁部首或笔画组元。具体有①同名归类字根。如犭豸→犬;夂攵夊→文;彳亻
→人;讠→言等;②同义归类字根。如亠卜衣→衣;扌→“提手”;辰厌→厂;虫→中;丶
氵灬→“点”;麻鹿→广、土士耂
→工;

→小;艹
廿
→“草”;疒丙→“病”;宀冖
→“宝”;
→“养”;門→门等;③笔画码归类字根。如
丘千厂歹廾ナ川→O[横撇、竖撇];弋丂
→W[横折];彡ク匕(七)勹→P[撇折,撇撇];厶マ癶→A[点折];
夫→H[横横];冂丩也→L[竖折];乚亅乛
巜巛
→Z[折,折折];丷丬冫乂→V[撇点,撇捺]等。归类字根形状多变,不好读音和识记,经以上逻辑归类后,使所有字根都转化成为直观的“音形构件”与键名字母有机联系在一起,望键生义,触类旁通,既无需死背硬记字根表,又能有效地规避重码,并实现了所有汉字的无重码编码。
三、有助于减少拆码歧义性的简明准确的定位取码法则
汉字是组合式象形文字,其中90%以上是形状各异的合体字,取码部位不易确定,歧义较多。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除将拆码疑难字优先编辑为低位简码字外,并规定
(1)所有合体字不计构型一律区划为“字头、字身”两部。“字头”是指处于上、左、外部或在对称结构的汉字中居中的构字单元,取出字头后的剩余部分则为“字身”。例“恕”应拆为“如(字头)+心(字尾)”;“合”拆为“人+一口”;“斑”拆为“文+王王”;“回”拆为“口+口”等等。
(2)声码取汉字拼音声母(无声母字取韵母)的第一个字母。形码在不拆散内含字根前提下,单体字按书写顺序依次取码,合体字在“字头”部位取一个首形码(形1),“字身”部位取首末两个形码(形2,形3);当前取码位置有字根码时取字根码,无字根码时取笔画码笔画码按二笔一组取码(同组笔画不分先后),不足二笔的取其单笔画码。
(3)对下列易致拆分歧义的特型字,规定
①“十、大、之、中”优先取码。如郏→JDL;姨→YND;来→LIV(V);逵→KAG(G),辫→BSL(I);嚣→XYK(K);……
②凡含“心”和“宀”的合体字,以“心”和“宝盖头”以上部位为字头,其余为字身。例意→音+心;愈→俞+心;膏→
+口月;亮→亮+几;……
③凡含“披肩头”的合体字,其“披肩”部分为字头,余为字身。例肩→户+月;武
+止;载→
+车;
+田;……
④“品”字形构造的合体字在其三个角部取码。例蠢→春+虫虫;命→人+口卩;矗→十+十+且;……
上述取码法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形码的拆分多义性,使所谓“容错码字”由常规形码输入法的500多个(GB字符)减少到不足十个,且多为书写异体字。例乃→NPZ/NZP;够→GPX/GXP;亮→LEJ/LEE等。
四、“字带词”、“U简码”等多种简码并用的快捷输入方式。
简码是减少单字码长和冗余码、提高输入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各种汉字输入法通常都需设置一定数量的高频常用字作为简码字。所不同的是,本发明除采用如前所述的“双重简码”外,还创建了“无声码U简码”、“字带词简码”,以及“特殊字符I简码”等多种简码方式,使汉字录入更为便捷。
(1)无声码“U简码”即以字母“U”作为声码通配符,适用于经“双重简码”编辑后仍不能离散的少量重码字和无读音GBK生僻字如“迃,
”等的编码。例如GB字符“仪佯徉佾”四字三级编码同为YRV;经本发明将“佾”改用U简码“URV”,“徉”从字带词“徜徉”,仪、佯从双重简码YRV、YRV`,便消除了重码。在GB字符集中,本发明计有102个U简码字(实际上也是四码字)。在实际使用中凡三键不上屏的GB字符,经改用“U简码”或继续输入第四码都可录入该字。对于四键不上屏的GBK字符,也应取将声码改为“U”。
(2)“字带词”简码在汉语中有一些特定“固化词”,例如“蜈蚣、葡萄、橄榄、踟蹰、囹圄、蹁跹”等,其词素单字除必须配对使用外别无他义。又有一些古成语如“驷马难追、鹬蚌相争、揠苗助长”中的“驷、鹬、揠”等字,在现代汉语中单用的几率也极小。对此,本发明采取“字带词”简码方式,以其前缀单字的编码作为此类“固化词”的编码。如键入“蜈”字编码WAK可得“蜈蚣”一词;“蚣”随“蜈”调出,无需单独编码。在GB字符集中,本发明共有1400多条“字带词”简码;而在GBK字符集中则有4000多条“字带词”,对于减少重码和提高汉字录入效率,也极为有益。
(3)特殊字符“I简码”适用于标志符号等特殊字符的快捷输入。其方法是将数字键下方对应的“Q、W、……P”定义为数值“1、2、……0”;将各类特殊字符归类为阿拉伯字序数(A)、中文数字(Z)、大写中文数字(D)、括号序数(K)、园圈序数(Y)、数学符号(S)、图形符号(T)、部首偏旁(B)、常用符号(F)、箭头符号(J)、注音符号(P)、希腊字母(X)、罗马数字(L)、字根歌诀(G)等,加入数值代码即构成为一系列“I简码”,使这类特殊字符的录入使用同样方便快捷。特别是,本发明将“偏旁部首”和“字根口诀”列为“I简码”,既便于编码查询,又解决了这些生僻字符的快捷录入。
(4)快捷词组V简码用于特高频双字词组、特别是含一级简码字的特高频双字词组的快捷录入。其编码法则为“V+声声”。如“VYW→因为;VSY→所以;VEQ→而且,VKN→可能”等。“V简码”也可作为用户自定义地名、人名等,可避免和基本字词的重码冲突。
五、基于“纯声码方式”的多字词语句输入大容量词库
词组输入是提高汉字录入效率的捷径。在汉语中双字词虽是最大量和最活跃的成分,但以编码输入双字词与本发明单字码长接近,故并不经济。特别是对于含“一级简码字”的双字词,如“不可”、“我的”等等,事实上以单字输入更为快捷。为此本发明确定
①凡含一级简码字、“字带词”和组词能力不强的双字词从略,改从单字输入。由此可节省约一万条码源,并显著减少了词组的重码率。
②凡与单字编码无冲突的双字词,改用简码。如“容易”取码RBY;“冗员”取码RBY`。
③凡能以多字词短语方式输入的,不以双字词输入。如“安全生产(AQSC)”、“英文字母(YWZM)”等,以多字词方式可比双字词录入提高效率一倍以上。
④凡句式固定的常用短语,诗词,成语、谚语和公式化、专业化“套语”等多字词均可采用纯声码编码方式直接录入,例如
“在上级领导关怀下,在同志们帮助下(ZSJL)”;“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SFJG)”;“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ZBJZ)”;“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YSSW)”;“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TSTY)”;“以上事实雄辩地说明了(YSSS)”;“顺致最崇高的敬意(SZZC)”;“硬脂酰乳酸钠(YZXR)”等词组短语,都可用前四字声码直接录入。在本发明快捷码词库中,共收录了约二万条这样的词组短语,词组总量达六万条23万字,从而使汉字录入更为便捷。
六、具有一步到位速查功能的《快捷码电子词典》
词(字)典是文稿写作录入最常用的工具书。但常规的查字方法需经过分类查询偏旁部首、笔画、注音、页码等许多步骤才能检索到该字的释义,查字过程费时烦琐。虽有将字典拷贝到计算机中的“电子词典”如《金山词霸》等,但其查字方法本质上仍是传统的顺序查询法。而本发明基于汉字声形特征的“实用无重码编码法”,究其本质而言乃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查字法,利用快捷码的汉字编码检索词(字)典,具有一步到位的速查功能,这是传统字典查询法所不能比拟的。据此,本发明又可用于对《新华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海》等工具书的检索编码,由此构成的《快捷码电子词(字)典》,作为本发明套装软件的组成部分,使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法同时具备了字典查询的多功能性,更加便利了使用者。
七、繁体字和GBK国际大字符集的无重码编码输入
以往在中国大陆发明的汉字编码输入法通常只能录入GB简化字,不能满足汉字信息交流需要。特别是对于“GBK国际大字符集”,由于简、繁体字的音义和多数部首相通,又存在大量的异体字,编码难度很大,重码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仅有郑码等少数形码能完成其实用性的编码输入,但重码率已达30%,使用甚为不便。对此本发明采取如下解决办法
(1)规定所有同音同义的简、繁体字字根和编码规则等同适用。如门=門(M);几=幾(J);尔=爾(E);马=馬(M);贝=貝(B);长=長(C);页=頁(Y);鸟=鳥(N);亚=亞(Y);发=發(F)。厌=厭(O)等;但对于按笔画取码的部首如“车(CWI)、車(CIFH);韦(WIW)、聿(WWKL);娄(LVN)婁(LFN);
(H);舆(YWHV)、与(YWH)”,仍应按笔画特征分别取码。
(2)根据“双路输入”多种简码的编辑方法,将GB繁体字按“声形形”编码规则完成无重码编码(单字平均码长2.6码/字),并载入与简体版本相同数量的大容量词组,使繁体字的编码录入与简体字同样方便快捷。
(3)根据GBK字符集中以不知读音的生僻字居多,一般仅作为GB字符补遗填缺之用的特点,本发明对其采取“形形声形”码制。既有利于生僻字的“看打”录入,又可增加有效码源。事实上经过本发明“双重简码”编辑后,需取三、四位编码的生僻字已所剩无多,不经查询键也可直接从提示屏上找到所需生僻字(并反调出读音),故本发明输入GBK生僻字一样方便。
(4)补码规则。对于按常规方法只能取到两个形码的GBK重码字,应在其“字头”部位补取一个末形码作为识别码,当字头也为单字根时复取该字根码为补码。例如“鷲鹫鵁鵘鵋改鵁鶁”八字编码同为“ENJ”,经采用补码并辅以“U简码”编辑后,分别取码EN`、ENJU、ENJV、ENJK、ENJ、ENU、ENJ`、ENJX,便消除了重码。又如“轂穀彀穀毂觳嗀”七字编码同为GJG,经补码编辑为GJG、GJG`、GJGG、GJGH、GJGI、GJGV、GJU`,也消除了重码。此外,对于单笔画字,也应取补码,如“一、乙”应分别编码为HHY、ZZY。
(5)特型繁体字的取码对于某些笔画极多、构造特别的繁体字,统一编码为龜(OKG),黽(KKM),
(TOB)等。另对于“赢”类字在需要取第四码时,末形码取“月*凡”中间的字根“*”。例如赢→亡+月女,羸→亡+月羊,等等。
(6)“字带词”简码本发明共设立了4000余条GBK“字带词”简码,包括生僻字释义性质的“字带词”如“潸”取“潸然”等,并在码元许可时并列出两组该字最常用的词组以供查询之用。对于配对使用的字带词组的后缀字,如“蜈蚣”的“蚣”字,本属可以取消的冗余码,但为了保持编码码本的完整性,现仍予保留。
八、实施例
本发明有五个实施例,见本《说明书》所附的快捷码输入法软件。
实施例一GB简体字快捷码汉字输入法(6万词条)。
实施例二GB繁体字快捷码汉字输入法(6万词条)。
实施例三UCDOS快捷码汉字输入法(7万词条)。
实施例四GBK字符集快捷码汉字输入法。
实施例五《快捷码电子词典》
本发明共有三个附表、一个附图。附表快捷码字根表
注与键名字母同栏的为一级简码字;字根口诀中带下划线的字为归类字根或助记词。附表2GBK国际大字符集编码输入法性能一览附表3GB字符集编码输入法性能一览
权利要求
1.一种依据汉字声形特征编码的快捷无重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使用键名字母代码,声码取声母第一个字母,形码由基本字根和笔画组码组成,每字拆分限于两部并至多取三个形码,其特征在于用以计算机汉字无重码编码输入、特别是基于GB字符集“声形形”编码制和GBK字符集“形形声形”编码制的无重码快捷输入的编码方法;(1)音形归码的快捷码字根表;(2)基于快捷键双路输入功能的“双重简码”和“字带词简码”、“无声码U简码”、“特殊字符I简码”、“快捷词组V简码”等多种简码并用的编辑方法;(3)简明定位取码法则;(4)基于多字词语句输入方式的大容量词库;(5)以本发明无重码编码方法检索的《快捷码电子词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音形归码“快捷码字根表”由140余个标准偏旁部首和自定义字根组成的“基本字根”,七种“基本笔画码”及其两两组合而成的十六个“笔画组码”所组成;除20个笔画组码按“象形”原则分别归码于A、V、I、W、L;笔画码“奥丘千厂歹”按“奥(字头)”归码0外,其余均为象音字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种简码并用的“双重简码”编码方法是将所在码元区高频常用字(词)、不易拆码的疑难字及有可能重码的字都编辑为成对上屏的双重简码字(词),由快捷键空格键完成其实时双路输入。
4.按照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快捷键是由右ALT键或其他非常用符号键或功能键定义的、逻辑状态相当于选字键“2”的、可与空格键并列操作以实现实时双路输入“双重简码”字或词的功能键。
5.按照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种简码并用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字带词简码”是以某些特定“固化词”和古成语的前缀单字的编码作为词组编码。
6.按照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种简码并用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U简码”是将经“双重简码”编辑后仍不能离散的少量重码字和无读音的GBK生僻字,以“U”作为其声母代码通配符。
7.按照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多种简码并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特殊字符I简码”是将汉字偏旁部首和快捷码字根口诀歌等以“I”简码编序录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简明定位取码法则”是指凡含“心、宀”和“披肩头”的合体字以“心”、“宀”以上部位和“披肩头”为字头,其余为字身;“十、大、走之”和在对称结构的合体字中“居中”的字元优先取码;“品”字类合体字在其三角部位取码;“赢”类字取“月*凡”中间字根“*”为末形码的取码法则。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字词语句输入方式”是指含一级简码字、字带词简码和组词能力不强的双字词从略,改从多字词输入;凡句式固定的常用短语、成语、诗词谚语和公式化专业化套语等多字词以纯声码编码输入的方法。
全文摘要
快捷无重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一种汉字声形编码输入法。以常规字母代码的声形归码字根表和(快捷键)“双重简码双路输入”编辑方法,以及“字带词”等多种简码并用的快捷方法,通过简明准确的定位取码法则,使GB2312简繁体字符全部实现了基于“声形形”编码的无重码快捷录入,使GBK字符全部实现了基于“形形声形”编码的无重码录入。本发明还创建了多字词语句大容量词库和(快捷码电子词典),使汉字录入更为便捷。
文档编号G06F3/023GK1275730SQ0011213
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5日
发明者郁祖昌 申请人:郁祖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