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234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借由一折弯呈垂直状的转接元件转接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以达到增加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果及增加电路板上零组件的组装空间的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
目前配置于电脑系统主机内部的各项零组件,为配合各种复杂的逻辑运算或多媒体图形绘制,其运转处理速度及效能大幅度成长,相对在高效能的运转下,其所产生的高温热能亦随之节节升高,加上电脑系统主机内部较属一封闭空间,因此,如何使零组件再持续长时间运作时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原有效能降低或减少其使用寿命,如何增加散热效果成为研发重点之一。
但是,以目前电脑主机系统内部的零组件而言,电源供应装置的配置方式造成其无法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如

图1所示,由于该组电源供应器与相连接的电路板上的输入埠及输出埠呈水平位置,造成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呈垂直组接状态,当散热风扇组或电源供应器内部的风扇启动引起气流散热时,将因电路板的阻隔而常使气流受阻或热气流积聚的不良散热效果产生,再者,若欲维持应有散热效果,则需于电路板开设复数散热孔供气流畅通,但此举将使组配于电路板上的各项组件(如电容、电阻等)的组装空间大受限制而堆聚一起,如此,反使电源供应器在运作时,温度集中于特定区域,而使温度上升幅度加剧,而更影响运作效率及其使用寿命,还因散热孔二次加工及电路板上组件难以安装而耗费工作时序及高不良率等徒增不必要的制造成本,且在开设散热孔可说并非即可发挥原有散热风扇的对流散热效果,十分不符合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避免缺陷的存在,其是将一折弯略呈垂直状的转接元件二端分插接于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的连接面上,使一组电源供应器及一与前述电源供应器连接的电路板呈平行面连接,借以增加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果及增加电路板上零组件的组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使其转接元件可直接为输出埠或输入埠一体折弯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有一组电源供应器及一与前述电源供应器连接的电路板,其中上述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的连接面间接设有一于任一端折弯呈垂直状的转接元件,该转接元件的二端分别插接于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使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呈平行面连接,借以增加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果及增加电路板上零组件的组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中该转接元件的弯折端折弯角度是介于80°~100°之间,其以90°为最佳。
前述的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中该转接元件可直接为电源供应器的输出埠或电路板的输入埠一体折弯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可以达到增加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果及增加电路板上零组件的组装空间;并可大幅度缩减电路板体积,更可间接影响缩减电脑系统主机的体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现有电源供应装置各组件配置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的配置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及组合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应装置是装设于一电脑系统主机5内以提供电脑系统主机5的电源,前述电脑系统主机5可为伺服器、磁碟机阵列、工业用或个人用电脑,该电源供应装置是包括有一组电源供应器1、1′、一与前述电源供应器1、1′连接的电路板3及一组配置于电路板3另侧的散热风扇组4,于电源供应器1与电路板3的连接面上设有一输出埠13及一输入埠31,借由一于任一端折弯略呈垂直状的转接元件2二端分别插接于电源供应器1的输出埠13与电路板3的输入埠31,使上述该组电源供应器1、1′与电路板3呈平行面连接。该转接元件2的折弯角度是介于80°~100°之间,其以90°为最佳,其中,该转接元件2的弯折端21是可直接焊接于电路板3上(如图2所示),或于电路板3上另设有一输入埠31(如图3所示),使转接元件2的弯折端21插接于输入埠31内,且该转接元件2可直接为输出埠13或输入埠31一体折弯成型,借由上述构造,可增加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果及增加电路板3上零组件的组装空间。
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应器1、1′与电路板3借由转接元件2转接而呈平行面连接,当电源供应器1、1′启动时,散热风扇组4与位于电源供应器1、1′内的风扇12亦同时开始运作,由图4举例说明,假设散热风扇组4为由外向内吸入冷气流流入电脑系统主机5内部并经电源供应器1、1′壁面上的散热孔11流入电源供应器1、1′内,并借电源供应器1、1′内的风扇12辅助由内向外排出热气流,由此电路板3呈水平面铺设,气流将不受阻隔而达到充分散热、使电源供应器1、1′及电路板3上的零组件运作温度降低的功效。
再者,由于电路板3上不需再额外开设如现有的散热孔,除可让电路板3上的各种零组件的装设空间增加而便于组装外,同时可作各种电路板3效能或设计的运用,另可大幅度缩减电路板3体积,更可间接影响缩减电脑系统主机5的体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有一组电源供应器(1、1′)及一与前述电源供应器(1、1′)连接的电路板(3),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供应器(1、1′)与电路板(3)的连接面间接设有一于任一端折弯呈垂直状的转接元件(2),该转接元件(2)的二端分别插接于电源供应器(1、1′)与电路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元件(2)的弯折端(21)折弯角度是介于80°~100°之间,其以90°为最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元件(2)可直接为电源供应器(1、1′)的输出埠(13)或电路板(3)的输入埠(31)一体折弯成型。
专利摘要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其是在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的连接面间配置有一于任一端折弯略呈垂直状的转接元件,借由转接元件二端分别插接于电源供应器与电路板的连接面上,使一组电源供应器及一与前述电源供应器连接的电路板呈平行面连接,借以增加电源供应装置的散热效果及增加电路板上零组件的组装空间。
文档编号G06F1/16GK2421683SQ0020921
公开日2001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2日
发明者周进文 申请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