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存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703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存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具体涉及个人电脑的存储设备。
随着个人电脑技术的提高,大型软件、数据库、图片库大量涌现,对电脑的存储设备提出了容量的要求,一个应用程序少则300M,大到1~2G。众所周知,一般的数据存储或传输,小容量的靠软盘,大容量的就要用光盘、MO、ZIP等设备。软盘的极小容量和易损坏的特点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了。自光驱成为计算机的标准配置后,光盘迅速普及,但光盘作为数据存储、移动设备又存在成本过高(需要光盘刻录机额外设备)、刻录缓慢(写入640M需要40分钟左右)、重写麻烦(需要可擦写光盘,每次需重新格式化再重写,要70分钟左右),而MO、ZIP的使用由于驱动器的普及率极低,只在一些专业领域被采用,并且MO、ZIP的盘片寿命较低并极易受损,一粒灰尘就可能造成盘片的毁坏,MO、ZIP的数据存储虽然比光盘快一些,但也是非常慢的(写入640M需要30分钟左右)。综上所述,现有的移动存储设备具有存储容量极其有限、存储速度缓慢、安全性极低、数据丢失可能性较大等缺点。
而且640M盘片的存储容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的用户数据要求,数据从原来的几百M、几个G迅速上升到现在的几十、上百个G。因此作为电脑的基本存储设备----硬盘,才能满足现在的存储需求。同时随着电脑技术化、信息化的发展,不但在量上对存储设备提出要求,同时数据存储的共享、移动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普通硬盘虽然在存储的速度、安全性、易用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却无法实现数据移动的功能。作为电脑使用者经常会因为数据的备份、共享、移动产生很多烦恼,例如移动办公、数据备份、出差办公、影像存储等等需要大量数据存储和移动的情况。笔记本电脑因此应运而生,但是笔记本电脑的高价格和笨重又让绝大多数的用户望而兴叹。
为了解决存储设备易用性同容量上的矛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随身携带的、能实现数据移动功能的硬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移动存储设备包括USB接口电路,与CPU相连,并通过USB线缆与个人电脑相连,用于保证接口的电气参数符合USB标准规范;
存储设备部分,与CPU相连;晶体震荡电路,与CPU相连,用于保证数据以一定速率进行传输;CPU,与所述USB接口电路、存储设备部分、晶体震荡电路相连;USB线缆,用于所述USB接口电路与个人电脑连接。
所述存储设备部分,可以是2.5”硬盘、3.5”硬盘,也可以是光驱。
本实用新型设备采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标准接口同电脑连接,同时又采用2.5”硬盘作为存储设备。因此它结合了可移动性和硬盘容量上的优势。为电脑使用者提出了全新的存储设备解决方案。作为个人电脑的存储设备,具有通用性、即插即用、便于携带等特性。具体作为个人电脑外设产品,可以方便的同各种电脑连接,同时实现普通硬盘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原理框图。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的移动存储设备包括以下硬件CPU1,接口电路2、存储设备部分3、晶体震荡电路4、电源电路5、指示电路6、USB线缆7。其软件部分是基于《USB1.1标准协议》及《AT Attachment with Packet InterfaceExtension》,以下简称ATA/ATAPI-5。
CPU1采用美国SCANLOGIC公司的SL11RIDE,其内部集成USB从属控制器以及USB-ATA/ATAPI-5协议转换软件。
接口电路2与CPU1相连,保证接口的电气参数符合USB标准规范。
存储设备部分3采用2.5”硬盘,与CPU相连。
晶体震荡电路4也与CPU相连,它采用48MHZ的多次谐波分选电路,保证数据以12MB/S进行传输。此数据传输率远远超过现有存储设备。
电源电路5在本实施例中是实现5V到3.3V的转换。按照USB协议规范,每个USB端口可以提供到5V/1A的电源。本实施例采用的2.5”硬盘的电源要求为5V/680MA,另外本实施例选用的CPU是采用CMOS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因此在功耗上可以实现低电压低功耗,即工作电压选定在3.3V,电流消耗为30MA。电源部分5采用RICOH公司的DC/DC转换芯片,保证了转换效率。如果选用其他支持5V工作电压的CPU,则可以不需要此电路。
指示电路6让使用者清楚的了解到本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整机电源是否合适,以及是否正在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由于个人电脑8内部集成USB主宿控制器以及USB接口A-TPYE端,当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USB线缆7接入后,CPU1通过USB接口电路2与个人电脑8进行双向通讯,向个人电脑8提出USB外部设备请求。同时CPU完成同存储设备部分3的数据通讯,并将信息按照USB协议的数据格式发送给个人电脑8。个人电脑准确辨别存储设备3(2.5”硬盘)的参数型号,完成数据读写的准备工作。
当个人电脑8需要对存储器3进行读取或写入时,控制信号、数据信号以USB的数据格式通过接口电路2送给CPU1,CPU通过内部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串/并转换,把控制信号、数据信号从USB格式的数据中分离开来,然后按照ATA/ATAPI-5的数据格式送到2.5”硬盘接口的数据总线上,实现同存储设备3(2.5”硬盘)的数据交换。
上述存储设备3也可以是3.5”硬盘或者光驱,如果存储设备的电气参数大于5V/1A,就需要外接电源,即在存储设备3处连接一个电源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其他所有数据移动设备包括速度、价格、安全性、易用性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USB移动存储设备给数据移动带来全新概念。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简单易用,由于采用的是USB接口,所以该设备支持热插拔,可以自由地在各个计算机上进行数据传输,操作简便,无须再单独提供电源,一插即可。
第二,速度快,USB移动存储设备的传输速率峰值可达到12兆/秒,平均值也可达到8兆/秒,是光盘刻录机的9-10倍,MO的6-8倍,还可以直接在硬盘内进行修改、添加,和普通的硬盘一样,在操作中感觉和主机的硬盘速度上也没有什么区别。
第三,安全性好,不用担心静电会对硬盘造成任何损害,非常好地预防了在携带中的一般震荡,也不用再担心锐物、灰尘等对硬盘造成伤害,高温或磁场对它也不会造成影响。
第四,容量大,可提供5-30G不等的容量,最小容量的是5G,也是容量最大的MO、光盘和ZIP的10-20倍。
第五,携带轻便,整个大小、重量只有普通手机大小,不管是出差旅行,邮寄速递等远距离移动还是单位和家中,单位和单位之间都轻松自如。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存储设备,包括存储设备部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接口电路(2),与CPU(1)相连,并通过USB线缆(7)与个人电脑(8)相连,用于保证接口的电气参数符合USB标准规范;晶体震荡电路(4),与CPU(1)相连,用于保证数据以一定速率进行传输;CPU(1),与所述USB接口电路、存储设备部分、晶体震荡电路相连;USB线缆(7),用于所述USB接口电路(2)与个人电脑连接;所述存储设备部分(3),与CPU(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5),与CPU相连,用于保证CPU的工作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部分,可以是2.5”硬盘、3.5”硬盘,也可以是光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有一电源适配器与存储设备部分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可移动操作方便的存储设备,包括存储设备部分、CPU、USB接口电路、晶体震荡电路、电源电路。其采用USB标准接口,因此方便地实现同个人电脑的连接。其内部的硬盘,存储容量可以从几百兆到48GB可选。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其他所有数据移动设备包括速度、价格、安全性、易用性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了用户大数据量的交互,并且保证了方便的可移动性。
文档编号G06F1/16GK2510905SQ0126495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4日
发明者许宁 申请人:许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