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618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侦察装置,尤其是能够识别是否存在危险人物的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
目前,人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恐怖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隐蔽,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化,要保证我国国民的安全就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上。我国现有在飞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反恐怖防御措施仅限于用X光照射人体及行李等个人财物,这样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如果恐怖分子的危险品或枪械藏的非常隐蔽我们就无法预知危险的存在。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它能够在不贴近人体的情况下探测人的脑电流及心率,通过分析其变化,感应到可疑人物,从而减少恐怖或意外事件的发生。无论恐怖分子隐藏的多隐蔽,生理上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此来判断此人是否可疑。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具有两个无线传感器和一个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与电脑相连。将脑电流无线传感器固定在安检门的上方正中,心率无线传感器固定在安检门的侧面。信号接收装置由信号接收器、芯片分析器、报警器、电池组成,与电脑相连。当人们通过飞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安检门时脑电流无线传感器可感知人的脑电波的变化,心率无线传感器可感知人心率的变化,此时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经芯片分析器分析,电脑显示脑电、心率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报警器就会发出警示音报警,提醒此人可疑,需提高警惕,这样可减少意外或恐怖事件的发生。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在飞机场、火车站等易发生危险的公共场所及时发现可疑分子,提高对可疑人物的警惕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1.脑电流无线传感器 2.心率无线传感器 3.信号接收器4.芯片分析器 5.报警器 6.电池 7.电脑8.信号接收装置在图中,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具有两个无线传感器和一个信号接收装置8,信号接收装置8与电脑7相连。使用前将脑电流无线传感器1固定在安检门的上方正中,心率无线传感器2固定在安检门的侧面。信号接收装置8由信号接收器3、芯片分析器4、报警器5、电池6组成,与电脑7相连。当人们通过飞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安检门时脑电流无线传感器1可感知人的脑电波的变化,心率无线传感器2可感知人心率的变化,此时信号接收器3接收信号,经芯片分析器4分析,电脑7可显示脑电、心率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报警器就会发出警示音报警,提醒此人可疑。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具有两个无线传感器和一个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与电脑相连,其特征是脑电流无线传感器、心率无线传感器固定于安检门上,其信号接收装置与电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其特征是脑电流无线传感器固定在安检门的上方正中,心率无线传感器固定在安检门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其特征是信号接收器、芯片分析器、报警器、电池相连接组成信号接收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无线反恐怖侦察装置具有两个无线传感器和一个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与电脑相连,信号接收装置由信号接收器、芯片分析器、报警器、电池组成。脑电流无线传感器固定在安检门的上方正中,心率无线传感器固定在安检门的侧面。当人们通过飞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安检门时脑电流无线传感器可感知人的脑电波的变化,心率无线传感器可感知人心率的变化,此时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经芯片分析器分析,电脑显示脑电、心率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报警器就会发出警示音报警,提醒此人可疑,需提高警惕,这样可减少意外或恐怖事件的发生。
文档编号G06F19/00GK1395212SQ02128969
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6日
发明者周明非, 刘延子, 朱望, 刘平易, 周明东, 魏东宁, 方刚, 魏华, 闵辉, 南雪 申请人:周明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