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

文档序号:659812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的系统与方法,可嵌入一个计算机平台,例如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且该计算机平台连接有至少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物理硬盘装置(physicaldrives),例如为本机内置硬盘装置、本机外置硬盘装置、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networkdrives)等,用以让用户可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
背景技术
:硬盘是个人计算机最常用的一种数据储存装置,用以永久性地储存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资料。早期的个人计算机由于只能提供简单的文字和图形数据处理功能,因此通常仅配置一个硬盘装置就足以容纳所有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资料。然而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目前的个人计算机常需要配置二台或二台以上的本地或网络硬盘装置来容纳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资料。举例来说,网络服务器就往往须要配置数十台的硬盘装置,用以容纳极大量的网页资料、图形数据、语音数据、动画数据、视频数据等。当个人计算机连接有二台或二台以上的本机或网络硬盘装置时,操作系统分别指定不同的逻辑序号来代表这些硬盘装置。举例来说,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连接了三个硬盘装置,则目前的窗口操作系统就分别以C、D、E来代表这三个硬盘装置。若用户要存取某一个硬盘装置时,就必须依据该硬盘装置的逻辑序号并通过窗口操作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块来执行这项工作。举例来说,若用户要存取逻辑序号为D的硬盘装置,就只要通过窗口操作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块来找到逻辑硬盘单元D,就可直接进行所需的数据存取工作。然而现有的硬盘管理方法的一项缺点在于当个人计算机连接了数量众多的本机或网络硬盘装置时,其对应的众多的逻辑序号将造成用户的困扰及不便。举例来说,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搭接了六个硬盘装置、且其对应的逻辑序号分别为C、D、E、F、G、H,显然,这样会让用户难以记得所需的数据储存在哪一个硬盘装置里,使得硬盘数据管理工作极为不便而低效。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让用户将多个物理硬盘装置(包括所有的本机内接或外接的硬盘装置或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用以让用户可更为有效地进行硬盘数据管理工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让用户在一个具有众多物理硬盘装置的计算机平台上更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适用于一个计算机平台,且该计算机平台连接有多个物理硬盘装置,用以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该方法包含进行一个群组化程序,用以将多个物理硬盘装置其中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建立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用以记录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在其中的各个物理硬盘装置中的储存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可适用于一个计算机平台,且该计算机平台连接有多个物理硬盘装置,用以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该系统包含一群组化模块,其可将多个物理硬盘装置其中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物理硬盘装置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建立模块,其可建立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用以记录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在其中的各个物理硬盘装置中的储存位置;一个数据重整模块,其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所储存的所有数据资料根据其中的物理硬盘装置的安装顺序进行重整,并储放于安装顺序较前的物理硬盘装置中;一个反群组化模块,其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的物理硬盘装置反群组化成单个的物理硬盘装置;一个硬盘加入模块,其可在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加入一个新的物理硬盘装置;以及一个硬盘删除模块,其可将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物理硬盘装置删除。图1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应用于一个个人计算机平台的应用结构;图2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的内部基本结构;图3A及3B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所执行的群组化程序的两个范例;图4A及4B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所执行的数据重整程序的一个范例;图5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所执行的硬盘加入程序的一个范例;图6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所执行的硬盘删除程序的一个范例。图中的符号说明10计算机平台20物理硬盘装置21物理硬盘装置22物理硬盘装置23物理硬盘装置24物理硬盘装置25物理硬盘装置26物理硬盘装置31逻辑硬盘单元32逻辑硬盘单元40逻辑硬盘单元41物理硬盘装置42物理硬盘装置43物理硬盘装置50逻辑硬盘单元51物理硬盘装置52物理硬盘装置53物理硬盘装置54物理硬盘装置55物理硬盘装置60逻辑硬盘单元61物理硬盘装置62物理硬盘装置63物理硬盘装置64物理硬盘装置100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10群组化模块120数据存取索引表建立模块130数据重整模块140反群组化模块150硬盘加入模块160硬盘删除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的实施例。图1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如标号100所指的方块)的应用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在实际应用中嵌入一个人计算机平台10,例如一个台式计算机、一个笔记本计算机、或一个网络服务器,且该计算机平台10连接有多个物理硬盘装置20,例如本机内置硬盘装置、本机外置硬盘装置、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等,用以让用户可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20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图2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至少要包括一个用户界面101、一个群组化模块110、和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建立模块120;并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数据重整模块130、一个反群组化模块140、一个硬盘加入模块150、和一个硬盘删除模块160。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可让用户通过该用户界面101来执行以下功能(1)群组化功能;(2)反群组化功能;(3)数据重整功能;(4)硬盘加入功能;(5)硬盘删除功能。利用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所提供的群组化功能,用户可通过用户界面101来选择性地令该群组化模块110将该多个物理硬盘装置20中的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物理硬盘装置20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举例来说,如图3A所示,假设共有6个物理硬盘装置21、22、23、24、25、26,则用户可使用上述群组化功能来将这6个物理硬盘装置21、22、23、24、25、26全部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31;再如图3B所示,将其中4个物理硬盘装置21、22、23、24群组化成第一逻辑硬盘单元31,而将另外两个物理硬盘装置25、26群组化成第二逻辑硬盘单元32。在实际进行数据存取工作时,计算机平台10的操作系统就会将每一个逻辑硬盘单元视为一个数据储存单元;并由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中的数据存取索引表建立模块120来针对各个逻辑硬盘单元建立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lookuptable),用以记录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在其中的各个物理硬盘装置中的储存位置。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所提供的反群组化功能可让用户通过用户界面101来令该反群组化模块140将任何一个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反群组化成单个的物理硬盘装置。举例来说,此反群组化功能可将图3A所示的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31反群组化成单个的物理硬盘装置21、22、23、24、25、26。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所提供的数据重整功能可让用户通过用户界面101来令该数据重整模块130将任何一个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数据资料依据其中的物理硬盘装置的安装顺序进行重整,并储放于安装顺序较前的物理硬盘装置中。举例来说,如图4A所示,假设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40中包括3个物理硬盘装置41、42、43,且此3个物理硬盘装置41、42、43分别储存有一些数据资料;则在执行数据重整程序后,将如图4B所示,会使得所有的数据资料根据这3个物理硬盘装置41、42、43的安装顺序进行重整,并储放于安装顺序较前的物理硬盘装置中。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所提供的硬盘加入功能可让用户通过用户界面101来令硬盘加入模块150将一个新的物理硬盘装置加入至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举例来说,图5所示的逻辑硬盘单元50原本包括4个物理硬盘装置51、52、53、54,但用户可利用上述的硬盘加入功能来将一个新的物理硬盘装置55加入至该逻辑硬盘单元50,使得该逻辑硬盘单元50变成包括5个物理硬盘装置51、52、53、54、55。本发明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100所提供的硬盘删除功能可让用户通过用户界面101来令硬盘删除模块160将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物理硬盘装置从该逻辑硬盘单元中删除。举例来说,图6所示的逻辑硬盘单元60原本包括4个物理硬盘装置61、62、63、64,但用户可利用上述的硬盘删除功能来将其中一个物理硬盘装置64删除,使得该逻辑硬盘单元60变成仅包括3个物理硬盘装置61、62、63。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与方法,可嵌入一个计算机平台,例如一个台式计算机、一个笔记本计算机、或一个网络服务器,且该计算机平台连接有多个物理硬盘装置,例如本机内置硬盘装置、本机外置硬盘装置、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等,用以让用户可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硬盘数据管理工作。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的限制。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广义地定义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任何他人所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如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完全相同、或是其等效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适用于一个计算机平台,且该计算机平台连接有多个物理硬盘装置,用以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进行一个群组化程序,用以将多个物理硬盘装置其中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以及建立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用以记录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在其中的各个物理硬盘装置中的储存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硬盘装置的种类至少包括该计算机平台的本机内置硬盘装置、本机外置硬盘装置、以及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个数据重整程序,它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所储存的所有数据资料根据其中的物理硬盘装置的安装顺序进行重整,并储放于安装顺序较前的物理硬盘装置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个反群组化程序,它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的物理硬盘装置反群组化成单个的物理硬盘装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个硬盘加入程序,它可在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加入一个新的物理硬盘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个硬盘删除程序,它可将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物理硬盘装置删除。7.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适用于一个计算机平台,且该计算机平台连接有多个物理硬盘装置,用以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至少包含一个群组化模块,它可将多个物理硬盘装置其中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以及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建立模块,它可建立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用以记录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在其中的各个物理硬盘装置中的储存位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硬盘装置的种类至少包括该计算机平台的本机内置硬盘装置、本机外置硬盘装置、以及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个数据重整模块,它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所储存的所有数据资料根据其中的物理硬盘装置的安装顺序进行重整,并储放于安装顺序较前的物理硬盘装置中。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更进而包含一个反群组化模块,其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的物理硬盘装置反群组化成单个的物理硬盘装置。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更进而包含一个硬盘加入模块,其可在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加入一个新的物理硬盘装置。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更进而包含一个硬盘删除模块,其可将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物理硬盘装置删除。13.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可适用于一个计算机平台,且该计算机平台连接有多个物理硬盘装置,用以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该系统包含一个群组化模块,其可将多个物理硬盘装置其中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群组化成一个逻辑硬盘单元;以及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建立模块,其可建立一个数据存取索引表,用以记录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在其中的各个物理硬盘装置中的储存位置;一个数据重整模块,其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所储存的所有数据资料根据其中的物理硬盘装置的安装顺序进行重整,并储放于安装顺序较前的物理硬盘装置中;一个反群组化模块,其可将各个逻辑硬盘单元中的所有的物理硬盘装置反群组化成单个的物理硬盘装置;一个硬盘加入模块,其可在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加入一个新的物理硬盘装置;以及一个硬盘删除模块,其可将一个已群组化的逻辑硬盘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物理硬盘装置删除。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硬盘装置的种类至少包括计算机平台的本机内置硬盘装置、本机外置硬盘装置、以及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全文摘要一种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的系统与方法,可嵌入一个计算机平台,例如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且该计算机平台至少连接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物理硬盘装置,例如为本机内置硬盘装置、本机外置硬盘装置、外部联机的网络硬盘装置、等等,用以让用户可对这些物理硬盘装置进行群组化的管理工作。此计算机硬盘群组化管理系统的特点在于可为用户提供以下功能群组化功能、反群组化功能、数据重整功能、硬盘加入功能和硬盘删除功能,从而提高用户进行硬盘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文档编号G06F13/10GK1501268SQ02149008公开日2004年6月2日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发明者陈志伟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