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数据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60183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盘数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硬盘数据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使用在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系统接口的改善,笔记本计算机可在相同接口下进行硬盘抽换,而部分的高级笔记本计算机已逐渐发展出具有容纳双硬盘的设计。一般来说,双硬盘的设计容许计算机同时保有两套操作系统,以应付不同操作系统的需求;也可将数据与系统分别存放在不同硬盘中,避免在单一硬盘的状况下,因系统重新安装而造成的数据流失。然而,如何发挥双硬盘设计的最大效能,以对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已然成为高级笔记本计算机厂商的研发重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数据控制方法,是针对笔记本计算机的双硬盘进行状态设定,有效控制硬盘数据的存储模式,可提供大量数据存储空间,还可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定一第一硬盘及一第二硬盘的数据存储模式,将该第一硬盘标示为一主硬盘、该第二硬盘标示为一备份硬盘;检查该主硬盘,当该主硬盘损坏,自动修复该主硬盘;测试该主硬盘的数据,当该主硬盘的数据损毁,自动修补该主硬盘的数据;以及定期对比该主硬盘及该备份硬盘,当对比出有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则进行一自动备份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出一种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自动修复方法,该笔记本计算机包括一主硬盘及一备份硬盘,其中该备份硬盘是用以备份存储该主硬盘的数据,该硬盘数据修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检查该主硬盘是否损坏;当该主硬盘损坏,格式化该主硬盘并将该备份硬盘的数据复制至该主硬盘;测试该主硬盘的数据是否损毁;以及当该数据损毁,则复制该备份硬盘中与该主硬盘的该毁损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至该主硬盘。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出一种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该笔记本计算机包括一主硬盘及一备份硬盘,该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依据一备份周期定期对比该主硬盘及该备份硬盘;对比是否有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及当对比出有该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则存储备份该主硬盘的该待备份数据至该备份硬盘。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用以记录使计算机执行硬盘数据控制方法,针对具有双硬盘的笔记本计算机进行硬盘设定、自动修复及自动备份程序。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定一第一硬盘及一第二硬盘的数据存储模式,将该第一硬盘标示为一主硬盘、该第二硬盘标示为一备份硬盘;检查该主硬盘,当该主硬盘损坏,自动修复该主硬盘;测试该主硬盘的数据,当该主硬盘的数据损毁,自动修补该主硬盘的数据;以及定期对比该主硬盘及该备份硬盘,当对比出有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则进行一自动备份程序。
本发明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具有下列优点一、加大存储大量数据的容量,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通过硬盘设定程序,可选择将双硬盘合并为一,使之运作上如同使用一个具有大存储容量的硬盘,简化操作复杂度。
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当主硬盘损坏或数据损毁,系统会通过自动修复程序自动修复损坏硬盘及修补文件,避免当机的情况发生,使系统更稳定。
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通过自动备份程序实时将主硬盘的数据备份存储至存储硬盘,让备份硬盘同步更新存储数据,以对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示出了具有双硬盘的笔记本计算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A示出了图2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的硬盘设定、自动修复程序的流程图。
图3B示出了图2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的自动备份程序的流程图。
图式标号说明10笔记本计算机110第一硬盘120第二硬盘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示出了具有双硬盘的笔记本计算机的示意图。笔记本计算机10具有第一硬盘110及第二硬盘120,其双硬盘的设计的应用,除了可选择让笔记本计算机同时保有两套操作系统,由企业用户选择所需的操作系统来使用;还可选择仅采用一套操作系统,将数据与系统分别存放在第一硬盘110及第二硬盘120中,使得当系统需重新安装时能避免数据流失。而本发明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还可针对笔记本计算机10的第一硬盘110及第二硬盘120进行状态设定,在同一操作系统下,让一般使用者能善用双硬盘设计的优点。本发明可提供使用者多种应用方案其一,可选择将双硬盘合并为一,例如将容量30GB的第一硬盘结合容量20GB的第二硬盘,而成为容量50GB的第三硬盘,使之具有存储大量数据的容量,以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其二,还可选择将第一硬盘110设定为主硬盘、将第二硬盘120设定为备份硬盘,通过本发明的自动修复及自动备份程序,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安全性,以对笔记本计算机10的硬盘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
请参照图2,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步骤210中,设定硬盘数据存储模式,分别将第一硬盘标示为主硬盘、第二硬盘标示为备份硬盘。接着,在步骤220检查主硬盘,当检查出主硬盘损坏,进入步骤222,自动修复主硬盘。当主硬盘未损坏,继续步骤230,测试主硬盘的数据。当主硬盘的数据损毁,在步骤232自动修补主硬盘的数据。再者,在步骤240中,定期对比主硬盘及备份硬盘,在步骤242中,当对比出有数据存储于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备份硬盘中,则进行步骤244的自动备份程序;否则回到步骤240,待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进行对比。
请参照图3A,示出了图2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的硬盘设定、自动修复程序的流程图。开始进入步骤300,判断是否为第一次开机,若为第一次开机则进入硬盘设定程序。由于笔记本计算机至少包括第一硬盘,所以在步骤312中,检测笔记本计算机是否容置有第二硬盘,若未检测到第二硬盘,则进入步骤316,将第一硬盘标示为主硬盘。若在步骤312中检测到该第二硬盘,则进入步骤314,决定是否合并硬盘;当使用者选择将第一硬盘及第二硬盘合并为第三硬盘时,则进入步骤316,将第三硬盘标示为主硬盘;当使用者选择不合并硬盘,则在步骤316分别将第一硬盘标示为主硬盘、第二硬盘标示为备份硬盘。当完成步骤316后,则跳出硬盘设定程序,而回到开始点,回到步骤300。在步骤300判断不是第一次开机后,进入步骤302。
在步骤302中,检测是否有备份硬盘存在。当检测到备份硬盘,则进入步骤320,开始自动修复程序;否则进入步骤304,由主硬盘启动系统,并在步骤306进行硬盘接口检查,确认主硬盘的硬盘接口插好后,即结束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在自动修复程序中,首先在步骤320,由主硬盘启动系统,并在步骤322进行硬盘接口检查,确认主硬盘及备份硬盘的硬盘接口皆插好后,进入步骤324,检查主硬盘是否损坏。当系统无法完成启动时,判断出主硬盘损坏,在步骤326中进行硬盘修复,先格式化主硬盘,再将备份硬盘的数据复制至主硬盘,重新回到步骤320,经过步骤322及324,而使系统完成启动。
如步骤330所示,使用者可在操作系统下以应用程序开启主硬盘中任何一个文件,而同时进入步骤332,测试该文件是否损毁。当文件无法完成开启时,判断出文件损毁,进入步骤334。在步骤334中,文件修补的方式是将备份硬盘中与主硬盘的毁损文件相对应的文件复制至主硬盘,再回到步骤330重新开启文件,经过步骤332,而当文件开启时完成自动修复程序。然而上述文件的自动修复程序可在每次开启文件时执行,测试欲开启的文件是否损毁,而能够及时自动修复。
请参照图3B,示出了图2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的自动备份程序的流程图。自动备份程序展开如下在进入步骤340的定期对比之前,使用者可自由设定备份周期,例如设定每十分钟、每三十分钟、或每二小时对比一次。步骤340是依据备份周期定期对比主硬盘及备份硬盘,而主硬盘与备份硬盘的对比是针对具有一特定属性的数据来进行,例如存储时间、文件类型、文件大小等。在步骤342,当对比出有数据(为了便于说明起见,称其为“待备份数据”,以代表其稍后需备份至备份硬盘中)存储于主硬盘中而且未存储于备份硬盘中,则进入步骤344,确认是否有应用程序开启。若有应用程序开启则进入步骤345,先使该应用程序进入暂停状态。若无应用程序开启则进行步骤346,将待备份数据从主硬盘存储备份至备份硬盘;在存储备份时,可将待备份数据压缩,并依序将待备份数据中的文件、数据夹及目录存储备份。当存储备份完成后,在步骤347使处于暂停状态的应用程序恢复原始状态,并进入步骤348,开启应用程序,而完成硬盘数据的自动备份,并回到步骤340,继续进行定期对比。因此上述自动备份程序可于每间隔一备份周期后即开始执行,而且能够定期将主硬盘的更新数据实时存储备份。此外,本发明的自动备份程序还可适用于被分割成主分割区及延伸分割区的单一硬盘,而分别将主分割区设定为主硬盘,将延伸分割区设定为备份硬盘,即可同样达成同步更新存储备份数据,以对硬盘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它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改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定一第一硬盘及一第二硬盘的数据存储模式,将该第一硬盘标示为一主硬盘、该第二硬盘标示为一备份硬盘;检查该主硬盘,当该主硬盘损坏,自动修复该主硬盘;测试该主硬盘的数据,当该主硬盘的数据损毁,自动修补该主硬盘的数据;以及定期对比该主硬盘及该备份硬盘,当对比出有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则进行一自动备份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其中该自动修复该主硬盘的方法,包括格式化该主硬盘并将该备份硬盘的数据复制至该主硬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其中该自动修补该主硬盘的数据的方法,包括复制该备份硬盘中与该主硬盘的毁损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至该主硬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其中该自动备份程序,包括设定一备份周期,并据以定期对比该主硬盘与该备份硬盘;及存储备份该主硬盘的该待备份数据至该备份硬盘。
5.一种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设定方法,该笔记本计算机至少包括一第一硬盘,该硬盘设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检测该笔记本计算机是否内置有一第二硬盘;当检测到该第二硬盘,决定是否合并该第一硬盘及该第二硬盘;以及进行硬盘标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设定方法,其中当该第一硬盘及该第二硬盘合并为一第三硬盘时,将该第三硬盘标示为一主硬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设定方法,其中当该第一硬盘及该第二硬盘不进行合并,分别将该第一硬盘标示为一主硬盘、该第二硬盘标示为一备份硬盘。
8.一种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自动修复方法,该笔记本计算机包括一主硬盘及一备份硬盘,其中该备份硬盘是用以备份存储该主硬盘的数据,该硬盘数据修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检查该主硬盘是否损坏;当该主硬盘损坏,格式化该主硬盘并将该备份硬盘的数据复制至该主硬盘;测试该主硬盘的数据是否损毁;以及当该数据损毁,则复制该备份硬盘中与该主硬盘的该毁损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至该主硬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盘数据自动修复方法,其中在该判断该主硬盘是否损坏的步骤前,还包括启动一操作系统;及进行一硬盘接口检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盘数据自动修复方法,其中在测试该主硬盘的该数据是否损毁的步骤前,还包括利用一应用程序开启该数据。
11.一种笔记本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该笔记本计算机包括一主硬盘及一备份硬盘,该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依据一备份周期定期对比该主硬盘及该备份硬盘;对比是否有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及当对比出有该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则存储备份该主硬盘的该待备份数据至该备份硬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其中在该存储备份的步骤前,还包括下列步骤确认一应用程序是否开启;及当该应用程序已开启,则使该应用程序进入一暂停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其中在该存储备份的步骤完成后,还包括下列步骤恢复该应用程序至暂停前的状态;及开启该应用程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其中该主硬盘与该备份硬盘的对比是针对具有一特定属性的数据来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其中该待备份数据在存储备份至该备份硬盘前可以先进行压缩。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盘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其中在该定期对比步骤之前,还包括设定该备份周期。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用以记录使计算机执行硬盘数据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定一第一硬盘及一第二硬盘的数据存储模式,将该第一硬盘标示为一主硬盘、该第二硬盘标示为一备份硬盘;检查该主硬盘,当该主硬盘损坏,自动修复该主硬盘;测试该主硬盘的数据,当该主硬盘的数据损毁,自动修补该主硬盘的数据;以及定期对比该主硬盘及该备份硬盘,当对比出有待备份数据存储于该主硬盘中而未存储于该备份硬盘中,则进行一自动备份程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该自动修复该主硬盘的方法,包括格式化该主硬盘并将该备份硬盘的数据复制至该主硬盘。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该自动修补该主硬盘的数据的方法,包括复制该备份硬盘中与该主硬盘的毁损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至该主硬盘。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该自动备份的方法,包括设定一备份周期,并据以定期对比该主硬盘与该备份硬盘;及存储备份该主硬盘的该待备份数据至该备份硬盘。
全文摘要
一种硬盘数据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设定第一硬盘及第二硬盘的数据存储模式,将第一硬盘标示为主硬盘、第二硬盘标示为备份硬盘。接着,检查主硬盘,当主硬盘损坏,自动修复主硬盘;并测试主硬盘的数据,当主硬盘的数据损毁,自动修补主硬盘的数据。此外,定期对比主硬盘及备份硬盘,当对比出有数据存储于主硬盘中而且未存储于备份硬盘中,则进行自动备份程序。
文档编号G06F9/44GK1504893SQ02154008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5日
发明者谢毅彬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