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输入法的优化方法及相关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829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字输入法的优化方法及相关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字输入法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文字输入法,存在着输入法(主要是音码类)的重码字多而乱且布局顺序的条理不明晰,从中选字慢的缺点,而形码类及混合类输入法的字根表虽各有一定规律,但同样存在局部或细节上的生硬的布局安排,而需要死记它们,需要辅助手段,减低学习、练习、使用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使文字输入法更易用和易学的方法,即通过布局有序化处理、运用方位、分类分型信息的元素(如提示某对象的方位等属性进行提示的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使对输入法中的信息(如多个字根、多个同音字及重码字等)的查找、判别、选择、练习、使用更快、更易学、易用。(文中键名字母以标准英文键盘为准)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布局有序化处理、运用方位、排序、分类分型信息的元素(如提示某对象的方位等属性进行提示的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对于音码类、形码类、混合类输入法中的杂乱或难记(字根布局上总体结构较有规律,但局部却不规则)信息,可采用对“有序化、分类(分型)化的字根布局及方位”“运用或添加相应信息、元素”来促进、指导杂乱信息的查找、判别、选择、练习、使用。下面具体实例说明。
(音码类为主的)输入法的词(组)大部分可采用无调拼音输入(输入法可扩大词库),但重码词(组)的选择输入,可须灵活配合、选择下面的方案,才能更提高效率A补输词的尾字或每个字的声调(如数字键1234代表四声);B输入不常用词时加调;C除设置四个键(如数字键1234)代表四声(如加不常用的轻声,则为5个)外,还可更简便的双击、三击、四击……所输词组的拼音尾字母或特设键如V等(这种方法统称重复击键法),以在重码词中选择第二、第三或第四个,加空格键确认,此方式犹适于词语输入时重码数一般<5或6个的汉语;D与下一段所述重码字的选字法“方案A”“方案C”同理,采用“混合式”“空间布局直选式”来选重码词,此法适用于重码较多(如>6)的情况,如疾书、技术、记述、基数、计数、积数、级数、奇数、集束;E与下一段所述重码字的选字法“方案B”同理,采用“键位次序查找式”来选重码词;(音码类为主的)输入法的重码字主要的典型输入方案,暂名为“有序法”,方案A,空间布局直选式,将当前某拼音的重码字按四种声调有序布置、分别对应在数字键区、字母键区共四排键上(可在重码字提示窗口中显示小键盘分四排,每键上对应有一字提示读者选择击打),如输入“Wei”——自动或按某特设键切换入显示重码字提示窗口状态1危,2威,3微……;Q为,W围,E维……;A尾,S伟……,如击S键则输入“伟”——自动切换回拼音输入状态——同理进行下一字,如“ge”1戈,2哥……(这种周期同理适用于其他方案,不再一一说明)。实现了即使重码字较多时,也能大幅度跨越线性的先后排列次序选择输入某字,其中每种同声调的重码字可再按笔画多少、起笔、末笔笔划进行有序、先后、分类排列(同理适用于其他方案)(更易找!)。另外,也可将四排改为三排,如将某拼音的重码字排在三排字母键上,按不同音调分开布置(也可在重码提示窗中列出)。
重码单字很多不能一一对应键盘时可(一)一键对应两字,这两字用单双击区分,(二)多于键位数的字用特设键如每行尾键双击调出选择下一个或翻页,行首键双击选择前一个或前翻页。本段的选字方法同理适于本申请中其他方案。
方案B,键位次序查找式,即输入字的拼音——双击该拼音的尾字母或击某特设键——显示重码选择框——如击空格则选定输入重码中第一个字,并退出重码选择框——如击另一特设键(如原特设键右边的那个键),则选定重码字中的下一个,再击选定第三个……,反之如再击原特设键,则选定前一个,(同理击打原特设键左边那个键为向前跳二位,双击前跳两位……),依此类推(还可设定击打原特设键正下方的那个键则跳一位挑选后边的第三个重码字,击打正下方按键右边的那个键则跳两位挑选后边的第四个重码字,双击再跳两位……,——该方案可扩展为方案D键盘代鼠标式方案;该方案中的选字功能的各特设键也可以数字键中的四个如1、2、3、4)。
重码中每种同声调的重码字可再按其单独使用的可能性从大到小、组词性能从弱到强先后排列,这是因为有很多单字一般都是包含在词中输入的,很少需要单独输入,而有些单字可单独用也可包含在词中使用,有些字一般单独使用、不能组词,故放在前面减少翻查它时的重复击键次数。本段的选字方法同理适于本申请中其他方案。
方案C键盘代鼠标式方案该方案可作为独立方案,可不用鼠标而实现鼠标功能,用于任何需要的场所,即键盘输入时按某特设键切换到“键盘代鼠标”状态,然后用按键使光标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即子方案举例如下(一)十字键方式,取键盘上(主要指字母键区)互相大约呈上下左右结构的四个键(如IJKL或IJML等)代表上下左右方向——还可进行扩展,如将代表左、右的键均设为2个或以上实现“速度分级”(参见本段“移动速度分级式”);(二)移动速度或跨度分级式,左手“FDSA”键,F为慢速或小跨度左移光标,D为稍快速度或稍大跨度左移光标、S为更快或更大,A为最快或最大;右手“JKL;”键同理,只是代表右方向;字母键第一排都代表向上移动光标,第三排都代表向下移动光标(三)全键盘多方向(角度分级)方式,左手“FDSA”键、右手“JKL;”与上一子方案相同(或也可不分级,有易于操作之效果),而REWQ键可都代表左上方向移动(可按不同角度大小分四级,或不分级都代表45度);(四)部分键盘多方向式与“全键盘多方向(角度分级)方式”同理,只是灵活运用罢了,F和J为下、D为左、K为右、R和U为上、E和I可是加速向上键或归位键(参见本段尾“归位键”)、(以下键可分级或不分级)WQ为左上、SA为左下、OP为右上、L;为右下(五)六键式,F为左、R为上、V为下,J为右、U也为上、M也为下;(六)归位键,如击打G键,光标直接移到屏幕左区中心或特定位置,击H键则反之在右区,也可及G、H都回到屏幕中心。
方案D重复击键法(参见重码词的重复击键法),双击、三击、四击……所输单字的拼音尾字母或特设键如V等,以在重码字中选择第二、第三或第四个……,加空格键确认,还可再设另一特设键如所输单字的拼音尾字母的左边那个键为前翻键,击一次进一位(这样的方案与“键盘代鼠标式方案”类似但细节处相反);方案E单排式“键位次序查找式”或“键盘代鼠标式方案”的单排形式F为上、J为下、D为左、K为右、S为左上、A为左下、L为右上、“;”为右下。“空间布局直选式”的单排形式,用字母键其中一排对应某十个重码字(如某拼音的某音调的重码字),如重码字多于十个,可分几排,每排十个,选第一排第几个就击打第几个;选第二排第几个就双击单排十个键中第几个……;方案F混合式,指兼含两种或以上子方案的混合方案,典型例如采用“空间布局直选式”的单排形式,但设置在(击切换键进入)选字状态中双击特设键如字母键中排左(右)区的某一或任一键使光标移到上(下)一行,则如重码字按四种音调分四行(每行十个)时,仅用字母键中排十个键(算上“;”键)就可对应四行四十个重码字;方案G以词定字式,如输“山涧”的“涧”字,先输“shanjian”,如有重码词,如出现“删减”,则双击“shanjian”的尾字母“n”(或某一特设键)后翻查找直到出现“山涧”——击字母键区右区某一特设键或任一键则去除“山”字,反之击某一特设键或字母键区左区任一键则去除词中的后一字,这种方案的实用性在于,即使不加声调、起笔、末笔笔划的区分信息,重码词的个数大多不超过五个;方案H识别信息式,输入字或词的拼音后的“识别码”的子方案举例如下(一)续输特设键如1234之一代表音调(或按切换键进入选词状态中后,按如ASDF之一),同理输同一字的起笔,如还不是想找的字再输末笔,该方案比重复击键麻烦些,但熟练后也准确些;(二)将横竖撇捺折五种起笔与四种(或五种)声调(见图1)(或反之声调与起笔,见图2)的多组排列组合分别一一对应在字母键盘上,使得一次击键就能输入音型两种信息,如符合该声调和起笔的字仍多于一个,可再按特设键(同“子方案一”)输入末笔进行进一步筛选——也可采用前文中的击字母键的第一排左半部的任一键代表横、右半部为竖,同理第二排左半部为撇、右半部为捺、第三排为折;(三)元音加调方案(见图3),与前二方案同理,只是用五种元音“aeiou”与四种声调两两组合,可按五种元音分五个区(也可同理反之以几种音调分区,图略),每区再按声调分键位,tgb、yhn上可不设轻声(归入阴平类)与几种笔划的组合(余方案同理),而腾出的空键可分设单独的a、e、i、o、u,可用来输入非在尾部的字母“aeiou”——如xiā中的I,xiā击英文键为X、G(i)、Q;而以n为尾的拼音如xiān,可击英文键X、G(i)、Q(ā)、n(n)或X、G(i)、t(a)、m(一声即阴平的n),(另,在本子方案和其他子方案中“aeioun”也可用ü而取代n,则成另一套方案),即用第六区(字母键区第三排右半部)增设的n的几种声调的键输入,还可规定双击这几键为输ng(或双击其他五区的每个键都可多输一个n,三击或特设键为加ng,则不需设六区的几种带调的n键,或可设四种带调的ng与其他键配合)——本子方案自成一套独立的拼音输入方案;(四)元音加笔划方案(见图5),与元音加调方案同理;(五)笔划组合方案(见图4),可用于单独或与其他方案配合达到击一键输入两种笔形的效果,可用于输入重码字的首两笔或末两笔,前五区与上述方案类似,第六区可设“横、竖、撇、捺、折”的单或复笔形式。(上面各种拼音输入方案、重码字的选择方案均详细语言介绍,不再需图示)大多输入法(全拼除外)的字根的记、练、用是一个难点,需更先进的技术方案克服它,本发明的革新主要在于运用和添加“关于字根的类别、方位属性”的提示、帮助信息,暂名为“分型(分类、提示)法”。
以“五笔字型”输入法为例,将由食指负责的TGB、YHN键视为一型字根,RFV、UJM视为二型字根,中指负责的“EDC、ik”键视为三型字根,同理无名指为四型,小指为五型,这五型再分别按五笔字型的“横竖撇捺折”五区五种细分为25种基本型,如“月”键可称为“三型的撇(撇起笔的三型字根”)、“之”为五型的捺(捺的第五型)……这样分型综合考虑了“字根的特征、方位(如它处在‘横竖撇捺折’五区中的哪一个区的位置上)”和“它的所属的分型(分类)信息”的提示,可采用“布局及方位有序化、分类(分型)化”的方法及“运用或添加相应信息、元素”来促进、指导杂乱信息的查找、判别、选择、练习、使用,在创新的对五笔字型一键名字命名的键位进行“五型”定义的基础上(虽大布局结构未变,但分型法将每键位上的字根视为同一种型,并再对上述分型体系的25组各自的字根“运用或添加相应辅助信息、元素”来促进易用性的方式是首创的),再分别添加的辅助、附加信息用图形、符号、文字甚至声音(如一型字配以“都”音、同理二型字为“来”、三型为“咪”……)等元素来代表,这样,虽然对于“不少输入法中的每个键分别代表什么内容”的记忆和区分都有一定难度,使得输入法的易用性成了老大难问题,但是通过本文中分型、提示信息的添加,却直接改变了这些问题,它(革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其优越性表现在方方面面,使读者可以在记忆、练习、使用过程中直接克服难点,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学习、练习的过程被加速,但(对各字根的定位和属性)形成的印象却更鲜明,该印象短期即可巩固,然后,即使去掉提示信息,因习惯性的条件反射、神经联系已经轻易、自然的形成,事实上已走捷径掌握了这些字根。作为输入法类产品的革新和技术上、内容上、增加和革新、创新的内容如对输入法字根表增加的图形、符号、文字、声音等,以及所产生的相关产品请求保护,如印刷品图片、书籍、编码手册、软件产品等中不得随意使用本发明的内容,另外,本发明的内容和方案可广泛适用于带键盘的鼠标、手机、掌上电脑等相关产品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


进行详细说明1.“分型(分类、提示)法”,如图7“分型法”对字根进行优化的附加辅助信息的基本样本(主要是“单个字根图”)主要有字根区、说明区(包括过渡字型、解释性助记内容)、字根的(线条式)分形标志(1)或字根的(数字式)分形标志(4)或字根的(叠印背景式)分形标志(8)(这几种标志同理,都可用于所有字根)、字根的(所属)行标志(2)(在“单个字根图”一侧的横条,在上部表示该字根是字母键区第一排,同理在中部为第二排、下部为第三排)、键名字及该键英文字母名(10)、补充助记说明语(11)、字根区的解释性助记内容(14)(可表现当前字根与键名字的异同、区别)成份组成(参见

),图8列举了“分型法”方式对五笔字型所有字根(86、98、18030版混合并列列举)的增补、表达和创新处理的结果(部分内容,主要是给各字根添加的说明区内容),在图中字根的(所属)行标志(2)从略,且只是列出、并没有将百余个“单个字根图”一一按图7的样式编排、绘制出,但按与图7的样式(该样本的结构适用于每个字根)及图8的内容如法炮制其他字根的“单个字根图”,是轻而易举的事。
图8中分15大排,每排中上面一小排用小方框上方相应的线段表示了该字根属于哪种分型(图8列出了全部的字根的(线条式)分形标志(1),同理字根的(数字式)分形标志(4)、字根的(叠印背景式)分形标志(8)也可用于所有字根,不需一一列出),五型分形标志用加粗线条表示,横区的四型字根用上下左右四根平行线段表示……这五五25种分形标志表明其每种所含字根属于各自相同小类、具有相似属性;还创造性地给“横、竖、撇、捺、折”区各自的五型字根加上了帽子、尾巴(各用半圈圆弧代表)表示五型字根大多含有较明显的帽子(如撇、捺、“夕”去捺、人、折笔、下框等)和(或)尾巴(如最后的折笔或点、双点、撇、捺等),起助记作用;每大排中中间一小排的各大方框内的内容是各“单个字根图”说明区的内容,其中用线条及点(也可用数字表示笔划)直观的列出了许多字根的前两(或几)笔,还有运用虚线、加粗线条突出及图示、过渡字型等来表示当前字根与键名字的异同,如“手”第一撇、“心”的折笔、“心”与竖心的区别、“西”拆成横下“四”符合它为四型的图示等;每大排中下面一小排的解释文字也可放在说明区。
图8中最后一大排是“分型法”的直观式识别码,用左右、上下、包容结构的线框分别表示左右、上下、杂和结构并配合分型标志样本,将五笔字型的“末笔交叉识别码”难掌握的杂乱信息条例、整合为图片,更鲜明易懂。
用上述内容可以以鲜明、直观、特别、创新的形式组成所有的汉字的编码表,可以对键名字、非键名字根、难拆字、汉字库、文章进行分类诠释、练习2.用“分型法”的原理和结构对五笔字型的改进,原五笔字型字根表的折区字根并不与竖区字根上下对齐,记、用起来牵强、麻烦,是一处败笔,显然不如将折区五键上的字根向左平移一个键位,这样哪根手指分别对应哪一竖排的按键,就得到了统一,如原来字母键盘中间横排的三型字,在第三横排折区却要用食指击打,弊大于利,别扭的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的优化方案产生了优越性能的新拼音输入法和字根优化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文字输入法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布局有序化处理、运用方位、排序、分类分型信息的元素(如提示某对象的方位等属性进行提示的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即对于音码类、形码类、混合类输入法中的杂乱信息,可采用“布局及方位有序化、分类(分型)化”的方法及“运用或添加相应信息、元素”来促进、指导杂乱信息的查找、判别、选择、练习、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音码类为主的)输入法的词(组)大部分可采用无调拼音输入,但重码词(组)的选择输入,可须灵活配合、选择下面的方案,才能更提高效率A补输词的尾字或每个字的声调(可以是数字键1234代表四声);B输入不常用词时加调;C除设置某四个键(可以是数字键1234)代表四声(如加不常用的轻声,则为5个)外,还可更简便的双击、三击、四击……所输词组的拼音尾字母或特设键如V等(这种方法统称重复击键法),以在重码词中选择第二、第三或第四个,加空格键确认,此方式犹适于词语输入时重码数一般<5或6个的汉语;D与重码字的选字法“方案A”“方案C”同理,采用“混合式”“空间布局直选式”来选重码词;E与重码字的选字法“方案B”同理,采用“键位次序查找式”来选重码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音码类为主的)输入法的重码字主要的典型输入方案,暂名为“有序法”,(文中键名字母以标准英文键盘为准)方案A,空间布局直选式,将当前某拼音的重码字按四种声调有序布置、分别对应在数字键区、字母键区共四排键上(可在重码字提示窗口中显示小键盘分四排,每键上对应有一字提示读者选择击打),先输入某字的拼音——自动或按某特设键切换入显示重码字提示窗口状态——自动切换回拼音输入状态——同理进行下一字,(这种周期同理适用于其他方案),其中每种同声调的重码字可再按笔画多少、起笔、末笔笔划进行有序、先后、分类排列(同理适用于其他方案),另外,也可将四排改为三排,如将某拼音的重码字排在三排字母键上,按不同音调分开布置(也可在重码提示窗中列出);重码单字很多不能一一对应键盘时可(一)一键对应两字,这两字用单双击区分,(二)多于键位数的字用特设键如每行尾键双击调出选择下一个或翻页,行首键双击选择前一个或前翻页,本段的选字方法同理适于本申请中其他方案;方案B,键位次序查找式,即输入字的拼音——双击该拼音的尾字母或击某特设键——显示重码选择框——如击空格则选定输入重码中第一个字,并退出重码选择框——如击另一特设键(可以是原特设键右边的那个键),则选定重码字中的下一个,再击选定第三个……,反之如再击原特设键,则选定前一个,(同理击打原特设键左边那个键为向前跳二位,双击前跳两位……),依此类推(还可设定击打原特设键正下方的那个键则跳一位挑选后边的第三个重码字,击打正下方按键右边的那个键则跳两位挑选后边的第四个重码字,双击再跳两位……,——该方案可扩展为方案D键盘代鼠标式方案;该方案中的选字功能的各特设键也可以数字键中的四个);重码中每种同声调的重码字可再按其单独使用的可能性从大到小、组词性能从弱到强先后排列,本段的选字方法同理适于本申请中其他方案;方案C键盘代鼠标式方案该方案可作为独立方案,实现了不用鼠标而实现鼠标功能,用于任何需要的场所,即键盘输入时按某特设键切换到“键盘代鼠标”状态,然后用按键使光标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即子方案举例如下(一)十字键方式,取键盘上(主要指字母键区)互相大约呈上下左右结构的四个键(如IJKL或IJML等)代表上下左右方向——还可进行扩展,如将代表左、右的键均设为2个或以上实现“速度分级”(参见本段“移动速度分级式”);(二)移动速度或跨度分级式,左手“FDSA”键,F为慢速或小跨度左移光标,D为稍快速度或稍大跨度左移光标、S为更快或更大,A为最快或最大;右手“JKL;”键同理,只是代表右方向;字母键第一排都代表向上移动光标,第三排都代表向下移动光标(三)全键盘多方向(角度分级)方式,左手“FDSA”键、右手“JKL;”与上一子方案相同(或也可不分级,有易于操作之效果),而REWQ键可都代表左上方向移动(可按不同角度大小分四级,或不分级都代表45度);(四)部分键盘多方向式与“全键盘多方向(角度分级)方式”同理,只是灵活运用罢了,F和J为下、D为左、K为右、R和U为上、E和I可是加速向上键或归位键(参见本段尾“归位键”)、(以下键可分级或不分级)WQ为左上、SA为左下、OP为右上、L;为右下(五)六键式,F为左、R为上、V为下,J为右、U也为上、M也为下;(六)归位键,如击打G键,光标直接移到屏幕左区中心或特定位置,击H键则反之在右区,也可及G、H都回到屏幕中心;方案D重复击键法(参见重码词的重复击键法),双击、三击、四击……所输单字的拼音尾字母或特设键,以在重码字中选择第二、第三或第四个……,加空格键确认,还可再设另一特设键如所输单字的拼音尾字母的左边那个键为前翻键,击一次进一位;方案E单排式“键位次序查找式”或“键盘代鼠标式方案”的单排形式F为上、J为下、D为左、K为右、S为左上、A为左下、L为右上、“;”为右下。“空间布局直选式”的单排形式,用字母键其中一排对应某十个重码字(如某拼音的某音调的重码字),如重码字多于十个,可分几排,每排十个,选第一排第几个就击打第几个;选第二排第几个就双击单排十个键中第几个……;方案F混合式,指兼含两种或以上子方案的混合方案,典型例如采用“空间布局直选式”的单排形式,但设置在(击切换键进入)选字状态中双击特设键如字母键中排左(右)区的某一或任一键使光标移到上(下)一行,则如重码字按四种音调分四行(每行十个)时,仅用字母键中排十个键(算上“;”键)就可对应四行四十个重码字;方案G以词定字式,如欲输词中的词尾字,先输词的拼音——如有重码词则双击词的拼音的尾字母(或某一特设键)后翻查找直到出现要找的词——击某一特设键或字母键区右区任一键则去除词中前一字,反之击字母键区左区某一特设键或任一键则去除词中的后一字;方案H识别信息式,输入字或词的拼音后的“识别码”的子方案典型例如下(一)续输代表音调的特设键(或按切换键进入选词状态中后,按如ASDF之一),同理输同一字的起笔,如还不是想找的字再输末笔;(二)将横竖撇捺折五种起笔与四种(或五种)声调(或反之声调与起笔)的多组排列组合分别一一对应在字母键盘上,使得一次击键就能输入音型两种信息,如符合该声调和起笔的字仍多于一个,可再按特设键(同“子方案一”)输入末笔进行进一步筛选——也可采用击字母键的第一排左半部的任一键代表横、右半部为竖,同理第二排左半部为撇、右半部为捺、第三排为折;(三)元音加调方案,与前二方案同理,只是用五种元音“aeiou”与四种声调两两组合,可按五种元音分五个区(见图3)(也可同理反之以几种音调分区),每区再按声调分键位,tgb、yhn上可不设轻声(归入阴平类)与几种笔划的组合(余方案同理),而腾出的空键可分设单独的a、e、i、o、u,可用来输入非在尾部的字母“aeiou”(另,在本子方案和其他子方案中“aeioun”也可用ü而取代n,则成另一套方案),而以n为尾的拼音,可用某特设键或用第六区(字母键区第三排右半部)增设的n的几种声调的键输入,还可规定双击这几键为输ng(或双击其他五区的每个键都可多输一个n,三击或特设键为加ng,则不需设六区的几种带调的n键,还可设四种带调的ng)——本子方案自成一套独立的拼音输入方案;(四)元音加笔划方案(见图5),与元音加调方案同理;(五)笔划组合方案(见图4),用于单独或与其他方案配合达到击一键输入两种笔形,可用于输入重码字的首两笔或末两笔,前五区与上述子方案类似,第六区可设“横、竖、撇、捺、折”的单或复笔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对输入法的字根运用和添加“关于字根的类别、方位属性”的提示、帮助信息,以“五笔字型”输入法为例,在按五笔字型的“横竖撇捺折”五区分五种区的基础上,将由食指负责的TGB、YHN键视为一型字根键,RFV、UJM视为二型字根,中指负责的键视为三型字根,同理无名指为四型,小指为五型,共细分为25种小“基本型”,如“月”键可称为“三型的撇(撇起笔的三型字根”),余同理,并再对上述分型体系的25组各自的字根“运用或添加相应信息、元素”来促进、指导杂乱信息的查找、判别、选择、练习、使用,该辅助、附加信息用图形、符号、文字甚至声音(如一型字配以“都”音、同理二型字为“来”、三型为“咪”……)等元素来代表,如图7“分型法”对字根进行优化的附加辅助信息的基本样本(主要是“单个字根图”,)主要有字根区、说明区(包括过渡字型、解释性助记内容)、字根的(线条式)分形标志(1)或字根的(数字式)分形标志(4)或字根的(叠印背景式)分形标志(8)(这几种标志同理,都可用于所有字根)、字根的(所属)行标志(2)(在“单个字根图”一侧的横条,在上部表示该字根是字母键区第一排,同理在中部为第二排、下部为第三排)、键名字及该键英文字母名(10)、补充助记说明语(11)、字根区的解释性助记内容(14)(可表现当前字根与键名字的异同、区别)成份组成(该样本的结构适用于每个字根),图8列举了“分型法”方式对五笔字型所有字根的增补的部分内容(主要是给各字根添加的说明区内容,图8中分15大排,每排中上面一小排用小方框上方相应的线段表示了该字根属于哪种分型,五型分形标志可用加粗线条表示,横区的四型字根用上下左右四根平行线段表示……这五五25种分形标志表明其每种所含字根属于各自相同小类、具有相似属性;还创造性地给“横、竖、撇、捺、折”区各自的五型字根加上了起助记作用的帽子、尾巴(各用半圈圆弧代表)表示五型字根大多含有较明显的帽子(如撇、捺、“夕”去捺、人、折笔、下框等)和(或)尾巴(如最后的折笔或点、双点、撇、捺等);每大排中中间一小排的各大方框内的内容是各“单个字根图”说明区的内容,其中用线条及点(也可用数字表示笔划)直观的列出了许多字根的前两(或几)笔,还有运用虚线、加粗线条突出及图示、过渡字型等来表示当前字根与键名字的异同,如“手”第一撇、“心”的折笔、“心”与竖心的区别、“西”拆成横下“四”符合它为四型的图示;每大排中下面一小排的解释文字也可放在说明区;图8中最后一大排是“分型法”的直观式识别码,用左右、上下、包容结构的线框分别表示左右、上下、杂和结构并配合分型标志;用上述内容可以创新的形式组成所有的汉字的编码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可将五笔字型编码表折区五键上的字根向左平移一个键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内容和方案可广泛适用于印刷品图片、书籍、编码手册、软件产品、带键盘的鼠标、手机、掌上电脑等相关产品上。
全文摘要
一种文字输入法的优化方法,运用方位、排序、分类分型信息的元素(如提示某对象的方位等属性进行提示的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即对于音码类、形码类、混合类输入法中的杂乱信息,可采用“布局及方位有序化、分类(分型)化”的方法及“运用或添加相应信息、元素”来促进、指导杂乱信息的查找、判别、选择、练习、使用。(音码类为主的)输入法的词(组)大部分可采用无调拼音输入,但重码词(组)的选择输入,可须灵活配合、选择下面的方案,才能更提高效率空间布局直选式、键位次序查找式、键盘代鼠标式方案、重复击键法、识别信息式等,提供的优化方案产生了优越性能的新拼音输入法和字根优化方案——适用广泛。
文档编号G06F3/023GK1477487SQ0314260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6日
发明者宗刚, 宗 刚 申请人:宗刚, 宗 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