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商店库存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679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商店库存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商品的库存进行管理的系统,特别涉及对橱窗的库存进行管理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前,已经提出了各种对商店的商品的库存(以下称为“商店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对此,以下对于由本部和多个销售商店构成的业务方式,说明对商店的商店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之一例。
首先,商品初次投入时,本部方面按照商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预测等,决定对各商店的分配,按照该决定把商品分配到各商店。而未被分配到商店的商品(剩余库存)则作为库存保存在物流中心等出货据点。
在各商店销售被分配的商品,如果通过销售,商品的库存减少了时,就向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指示,补充该商品。该商品的补充可以利用例如自动补充系统。该自动补充系统当商品的商店库存量低于对每商店设定的“标准库存量”时,就发送用于自动地补充该商品的出货指示。
另一方面,在各商店,也有按照本部方面的决定而分配的商品,与本部方面的预测相反,不畅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本部方面如果经常核对各商店的商店库存量,判断为商品的过剩库存会出现时,就应该对该商店发出送回商品的送回指示。
但是,上述以前的商店库存的方法存在下述各种问题。
第一,商品的初次投入量和标准库存量,由于是按照销售预测等来决定的,因而在该预测与实际的销售状况有差异时,最佳地维持商店库存量就很困难,这是其问题。例如,实际的销售超过商品的销售预测时,尽管商品畅销,由于只按照预定的标准库存量的数量的商品来进货,结果,商品的库存量很少,导致由于库存不足而丧失机会。而实际的销售低于商品的销售预测时,尽管商品不畅销,但作为商店库存仍然持续保管着一定数量的商品,结果就导致过剩库存的状态。
第二,按以前对商店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商品的补充是根据标准库存量自动进行的,不过,商品的送回则按照本部方面的指示来进行。因而,本部方面必须频繁核对各商店的商店库存量,费力又费时。还有,商品的送回不当时,有的商店商品不足、但在其它商店商品却卖不出去的状态就会并存,整体商店高效率地销售商品就很困难。
第三,按以前对商店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是自动补充商品、按照本部方面的判断而送回商品的构造,因此按照商店方面的判断来调整商店库存就很困难。即,在实际销售商品的商店方面,保持各商店的固有状况。例如,考虑到商店的消费者的兴趣和下周实施的活动等,有时就希望增加或减少指明商品的进货数。可是,因为在以前对商店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中,没有反映这些商店的意向的手段,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商店的销售力。
第四,由于按以前对商店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会导致商品的库存不足或库存过多,因而难以有效活用商店的空间来进行商品的销售。即,因为商店的容量(配置商品的空间)受该商店的大小等的限制,因而商店销售商品时,按照商店的容量,不浪费地配置商品就很重要。可是,例如出现库存不足时,在应该配置商品的空间却不能配置商品,结果就不能活用商店的空间。
而且,这些问题在商品的生命周期短、多品种少量生产的服装等领域极易出现。因而,虽然期盼能有与这种多品种少量生产的领域对应的商店库存的管理方法,但是至今这种技术尚未实现。
对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使商店库存维持最佳状态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即,本发明的第1课题是提供能按照商店每天的销售实绩来管理商店库存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第2课题是提供能按照商店每天的销售实绩,自动地将商品出货或送回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第3课题是提供能按照商店方面的意志来管理商店库存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第4课题是提供能管理商店库存,有效活用商店的空间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着眼于各个商店中的商品的销售实绩和把商品出货到商店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的销售实绩,按照出货周期来变动商店应该保有的库存量(以下称为“基准库存量”)。这样,根据商店的销售实绩来变动基准库存量,并使得商店库存量与该基准库存量一致来作出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因而,就能够这样来管理商店库存量,使得对于畅销的商店,商店库存量也多;对于不畅销的商店,商店库存量也少。
还有,本发明由应该配置在商店的橱窗中的基准库存量(前店(フエイス))和应该保管在商店的店内的基准库存量(后店(バツク))构成。前店的值按照商店的容量来预定,后店的值是从基准库存量减去了前店的值后的值。这样,基准库存量变动后,只有后店的值会变动,因此就能够在不改变橱窗的商品展示的情况下,按照商店的销售实绩来实现基准库存量的变动。
具体而言,本发明作为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以及,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
优选的是,上述计算装置,根据商品交货到商店之前需要的交货引导期和上述销售实绩,来计算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计算装置,如果上述出货周期以日单位来区分,就根据区分为日单位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计算装置,从日销售实绩指明与规定的条件一致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计算装置,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前面的区分期间内的日销售实绩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计算装置,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不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还有,优选的是,上述规定日数单位优选的是7日单位。
还有,本发明作为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包含配置在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以及,把上述商品管理信息和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联系起来进行画面显示的显示装置。
优选的是,上述显示装置,把上述基准库存量分为表示应该配置在商店的橱窗中商品的库存量的第1基准库存量和表示应该保管在商店的店内的商品的库存量的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优选的是,上述存储装置把按照商店的配置空间设定的商品的数量作为上述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上述显示装置把上述商品的数量作为第1基准库存量来显示,把从上述基准库存量减去上述商品的数量后的值作为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优选的是,上述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具有接受用于修正基准库存量的指示的接受装置和根据上述接受到的指示来修正基准库存量的修正装置,上述发送装置按照修正了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优选的是,上述显示装置,把根据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计算出的出货送回数与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画面显示。
优选的是,上述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具有接受用于对发送装置向规定的物流中心的发送进行控制的信息的输入的接受装置,上述发送装置输入了自动向上述物流中心发送的旨意的信息时,就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还有,本发明作为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以及,对规定的保管场所所保管的商品的库存量进行存储的库存量存储装置,上述发送装置,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来计算预订量,根据该预订量和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优选的是,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把以正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1商店中中止销售的商品的库存量作为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来存储;上述发送装置,当上述商店为以降价后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2商店时,就根据上述预订量和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所存储的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优选的是,上述商店库存管理系统还具有对包含配置在上述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和该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存储装置;以及,判断对象商品是不是第1商店中止销售的非运转商品,判断为是非运转商品时,就在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中设定上述对象商品为非运转商品的旨意的信息的设定装置,上述设定装置,按照上述商品管理信息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判断对象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是不是已经结束,判断为预定销售期间已经结束时,就在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中设定上述对象商品为非运转商品的旨意的信息。
本发明作为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在设置在商店的终端装置和出货中心相连接的系统中,对上述商店的库存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实现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的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工序;以及,按照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工序。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根据商品交货到商店之前需要的交货引导期和上述销售实绩,来计算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上述出货周期以日单位来区分时,就根据区分为日单位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从日销售实绩中指明与规定的条件一致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上述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计算工序中,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前面的区分期间内的日销售实绩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不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优选的是,上述规定日数单位是7日单位。
还有,本发明作为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在设置在商店的终端装置和出货中心相连接的系统中,对上述商店的库存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实现对包含配置在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工序;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工序;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工序;以及,对上述商品管理信息和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关联地进行画面显示的显示工序。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把上述基准库存量分为表示应该配置在商店的橱窗中的商品的库存量的第1基准库存量和表示应该保管在商店的店内的商品的库存量的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存储工序中,把按照商店的配置空间设定的商品的数量作为上述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把上述商品的数量作为第1基准库存量来显示,把从上述基准库存量减去上述商品的数量后的值作为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还实现接受用于修正基准库存量的指示的接受工序;以及,根据上述接受到的指示来修正基准库存量的修正工序,在上述发送工序中,按照修正了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把根据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而计算出的出货送回数与上述存储工序所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画面显示。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还实现接受用于对发送装置向规定的物流中心的发送进行控制的信息的输入的接受工序,在上述发送工序中,输入了自动向上述物流中心发送的旨意的信息时,就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还有,本发明作为对具有设置在商店的终端装置、出货中心和库存数据库的系统中的上述商店的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库存数据库存储着规定的保管场所所保管的商品的库存量,上述终端装置实现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的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工序;以及,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来计算预订量,根据该预订量和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工序。
优选的是,上述库存数据库,把以正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1商店中中止销售的商品的库存量作为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来存储;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发送工序中,当上述商店为以降价后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2商店时,就根据上述预订量和上述库存数据库所存储的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优选的是,上述终端装置实现对包含配置在上述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和该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存储工序;以及,按照上述所存储的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判断对象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是不是已经结束,判断为预定销售期间已经结束时,就在上述库存数据库中设定上述商品为第1商店中止销售的非运转商品的旨意的设定工序。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物的发明可以作为方法的发明来把握,方法的发明可以作为物的发明来把握。还有,上述发明作为记录了在计算机中实现规定的功能的程序的记录介质或程序产品也是成立的。另外,上述记录介质是指,如硬盘(HD)、DVD-RAM、软盘(FD)和CD-ROM等,以及RAM及ROM等存储器。还有,上述计算机是指,例如CPU及MPU等所谓中央处理装置,它们通过解释程序来进行规定的处理,也包括所谓微电脑等。
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装置,不仅意味着物理的装置,也包括由软件来实现或由硬件电路来实现该装置所具有的功能的情况。还有,可以由2个以上的物理的装置来实现1个装置所具有的功能,也可以由1个装置来实现2个以上的装置的功能。
再有,本说明书中的装置可以由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由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的,例如在具有规定的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并且,可以由2个以上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1个装置所具有的功能,也可以由1个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2个以上的装置的功能。


图1是用于说明与基于日销售实绩的基准库存量有关的基本想法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装有本发明的基准库存调整程序的商店计算机的概要的整体构成图。
图3是用于说明商店库存数据库的数据构造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商店计算机中的基准库存的调整和出货送回指示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基准库存随销售而变动的情况的图。
图6是表示日销售和商店库存的关系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安装了本发明的基准库存调整程序和橱窗MD系统的商店计算机的概要的整体构成图。
图8是表示橱窗MD图的图。
图9是表示橱窗MD图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基准库存设定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橱窗MD图画面(进货送回数变更)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基准库存的变动和橱窗MD图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基准库存数设定画面(详细)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折扣商店中的销售方法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实现第3实施方式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的通常商店计算机及折扣商店计算机的概要的整体构成图。
图17是表示库存的预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8表示物流中心库存DB601的数据构造之一例。
图19是表示由通常商店计算机50进行的非运转商品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用于说明非运转商品的设定的画面的图。
图21是表示通常商店DB602的数据构造之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对于商品作出送回指示的情况的图。
图23是表示折扣商店中的橱窗MD图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折扣商店中的基准库存设定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折扣商店中的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库存的预订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MD图与物流中心等的对应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纸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把本发明用于对衣服和衣料品进行处理的服装领域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于该领域,也可将其用于其它领域。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的出货周期是日单位,对于按照日销售实绩来计算当日的基准库存量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于日单位,也可以以时间单位来设定。例如,也可以以上午和下午单位来设定出货周期。
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按照商店的销售实绩来变动基准库存量的基准库存调整装置为中心进行说明。
(基准库存的基本想法)图1是用于说明与基于日销售实绩的基准库存量有关的基本想法的图。基准库存量是根据日销售实绩与交货引导期(lead time)(交货L/T),即从商店向物流系统发送出货送回指示之后,实际上商店收到(或送回)商品为止的期间来计算。还有,同图中交货L/T是2天,采用“基准库存=前一天的销售(0以外)×2”的计算逻辑。
如同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基准库存调整装置,与销售对应,基准库存量每天都会变动。具体而言,例如,第n+2日的基准库存量,由于第n+1日为“2件”的销售,因而为“2×2=4件”,可知比第n+1日的基准库存量(2件)增加了。于是,作出使库存与基准库存一致的“4件”的出货指示。
还有,第n+4日的基准库存量,由于第n+3日为“3件”的销售,因而为“3×2=6件”,可知比第n+2日的基准库存量(4件)又增加了。于是,作出使库存与基准库存一致的“6件”的出货指示。
另一方面,第n+6日的基准库存量,由于第n+5日的销售为“1件”,因而为“1×2=2件”,可知比第n+5日的基准库存量(6件)减少了。于是,作出使库存与基准库存一致的、此处为“-3件”的送回指示。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基准库存调整装置,基准库存量按照日销售实绩来变动,作出使库存与基准库存一致的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所以能够按照商店的销售实绩来补充或送回商品。
另外,此处是按照前一天的销售实绩来计算当日的基准库存量,不过,基准库存的计算方法并不限于此,可任意设定。例如,也可以从过去的销售实绩选择与规定条件一致的日销售实绩,采用所选择的日销售实绩来计算基准库存量。
(整体构成图)图2是用于说明装有本发明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的商店计算机的概要的整体构成图。如同图所示,商店计算机10、20具有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201、商店库存数据库102、202。还有,商店计算机10、20构成为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可与物流系统30进行通信。
库存调整装置101、201具有对基准库存进行计算的基准库存计算装置和根据计算出的基准库存向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出货送回指示发送装置。具体而言,基准库存计算装置从商店库存数据库102、202读出该商店的日销售实绩并计算当日的基准库存。出货送回指示发送装置对物流系统30发送使该商店的商店库存量与基准库存量一致的商品的出货或送回的指示。
商店库存数据库102、202存放该商店的日销售实绩和库存信息。另外,关于商店库存数据库102、202的构成,以后按图3叙述。
物流系统30如果从商店计算机10、20收到规定的商品的出货或送回的指示的话,就对该商品进行出货或送回的处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商品进行出货的处理,是指物流系统30按照来自商店计算机10、20的指示,把规定的商品交给商店的处理。还有,本实施方式中对商品进行送回的处理,是指物流系统30为回收从商店送回的商品而进行的处理。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交货L/T为2天来说明。
商店计算机10、20,典型的相当于具有控制装置、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存储装置等的通用计算机,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201,与其它硬件共同作用,使商店计算机实现规定的功能(基准库存计算功能、出货送回指示功能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商店计算机是作为具有基准库存调整装置并带有商店库存数据库的的构成来说明的,不过,也可以由例如设置在多个商店的终端装置(客户端)和设置在本部的服务器组成的客户端/服务器系统来构成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典型的是客户端安装Web浏览器,服务器安装Web服务器程序,两者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互相连接。并且,服务器具有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201和商店库存数据库102、202,按照来自客户端的指示,实现基准库存调整处理等规定的处理。
还有,商店库存数据库102、202也可以不附设于商店计算机或上述服务器,而是附设于外部的数据库服务器。典型的是统一管理多个商店的库存的数据库服务器等。在这种情况下,商店计算机10或上述服务器访问该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基准库存调整处理等规定的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商店A计算机10和商店B计算机20为相同的构成,所以以下对商店A计算机10进行说明。
(数据库构成)图3是用于说明商店库存数据库的数据构造的图。商店库存数据库102用于管理该商店的销售实绩和库存信息(商店库存信息),实时更新商店库存信息。具体而言,商店库存数据库102包含“星期”、“日期”、“销售”、“进货”、“库存”、“出货指示”和“MAX”等项目而构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这些的记录,预先按商品(SKU)单位进行了分类,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作为衣服和衣料品的商品A进行说明。
此处,“星期”用于以周单位来管理销售实绩,存放当日的本周信息。“日期”用于以日单位来管理销售实绩,存放当日的日期信息。“销售”存放当日的商品A的销售件数。“进货”存放当日的商品A的预定进货件数。即,交货L/T为2日时,前一天出货指示给出的件数,即现在装运中的件数。另外,如果不是进货而是送回商品A的话,送回件数就作为负值来存放。“库存”存放当日的商品A的库存数。“出货指示”存放商店库存不满基准库存时有出货指示时的出货指示件数。
“MAX”用于管理日销售实绩的最大值,存放在规定条件下决定的日销售最大值。日销售最大值(MAX)按照每天的销售实绩来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对基准库存进行计算的2个逻辑来变更,不过,关于这一点,以后再叙述。
(基准库存调整处理)图4是用于说明商店计算机的基准库存计算处理和出货送回指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作为前提,在商品A初次投入时,要预定该商品A的初次销售值和交货L/T。在本实施方式中,初次销售值设为“1(件)”,交货L/T设为“2(天)”。另外,这些值可以任意设定并在商品推销中变更。
此处,本发明按照日销售实绩,每天计算商品的基准库存,从而调整商店的基准库存,使其为最佳,具体而言,日销售实绩增加了时,就使基准库存也增加,从而增加商品的投入数;而日销售实绩减少了时,就使基准库也存减少,从而减少商品的投入数。
对此,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按照以规定日数单位所区分的期间来管理商店库存的。规定日数单位此处是7日单位。以下以“周单位”为区分的期间来说明,不过,此处所说的“周”不限于以星期一为周的开始日,周的开始日可以任意设定。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以周单位来调整基准库存之一例,用了2个逻辑。第1逻辑(以下称为“周中逻辑”)是适用于对象日为周的第一天的逻辑,第2逻辑(以下称为“周初逻辑”)是适用于对象日为周的第一天以外的逻辑。
周中逻辑把本周的最大销售件数作为销售最大值来采用,对该最大值乘以交货L/T来算出基准库存。而周初逻辑则按照上周的最大销售件数来设定本周的销售最大值,对该最大值乘以交货L/T来算出基准库存。
在周中逻辑中,销售增加了时,更新销售最大值,基准库存就增加;而销售减少了时,则维持销售最大值,所以基准库存不会减少。因此,根据周中逻辑,从周中至周末可以确保充分的基准库存,所以能够防止在商品的销售最有希望的周末出现库存不足的事态。
而在周初逻辑中,按照上周的最大销售件数来设定本周的销售最大值,所以,商店库存过剩时就要送回。这样,例如,当确保至周末的库存卖不出去时,就在周初送回,所以就能够防止出现过剩库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把周的开始日设为“星期一”,因而“周中”是指星期二~星期六,“周初”是指星期一。这是考虑了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商品的销售会增加的情况。不过,周的开始日可以灵活设定,优选的是按照商店的商品的销售状况等来设定适当的日期。另外,星期日由于不作出出货送回指示,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考虑。
另外,周中逻辑和周初逻辑是本实施方式的基准库存调整程序中的逻辑之一例,本发明的基准库存调整程序不限于这些逻辑。即,本发明按照日销售实绩来调整(变动)基准库存,可以适当地设定从日销售实绩中决定销售最大值的值的条件等。例如,也可以作成这样的逻辑通常根据前一天的销售实绩来计算当日的基准库存。
其次,按照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基准库存调整处理。首先,商店计算机按照S401~S410来实现基准库存调整处理。商店计算机先判断当日是不是初次出货(S401),判断为初次出货时,就计算“基准库存=初始值(初次投入件数)×交货L/T”,从而算出基准库存(S402)。另外,预先存储了商品的初次出货的出货日,把该出货日与当日进行核对,就能够判断当日是不是初次出货。
其次,商店计算机判断为不是初次出货时,就判断当日是不是属于周中(星期二~星期六)(S403),判断为属于周中时,就按照周中逻辑来算出基准库存。具体而言,商店计算机判断前一天的销售数据是不是本周的最大值(S404)。如果判断为前一天的销售数据是本周的最大值,就根据前一天的销售数据来更新本周的最大值(S405)。另外,该更新了的值存放在商店库存数据库的“MAX”中。
接着,商店计算机根据“基准库存=本周的最大值×交货L/T”来算出当日的基准库存(S406)。另外,商店计算机如果判断为前一天的销售数据不是本周的最大值时,就不更新本周的最大值。
还有,商店计算机判断为当日不属于周中(星期二~星期六)时,就判断当日是不是属于周初(星期一)(S407),判断为属于周初时,就按照周初逻辑来算出基准库存。具体而言,商店计算机判断上周的销售数据是不是0(S408),上周的销售数据不是0时,就根据“基准库存=上周的最大值×交货L/T”来算出当日的基准库存(S409)。而判断为上周的销售数据是0时,就对“基准库存”设定“1”(S410)。
商店计算机根据S401~S410完成当日的基准库存调整处理后,就进行商品A的出货送回指示处理,使商店库存与算出的基准库存一致。
具体而言,商店计算机判断基准库存是不是超过了前一天的库存和装运的库存的和(商店库存)(S411),判断为超过时,就发送把其差值作为出货件数的出货指示(S412)。而商店计算机判断为未超过时,就判断基准库存是不是低于前一天的库存和装运的库存的和(商店库存)(S413),判断为低于时,就发送把其差值作为送回件数的送回指示(S414)。
如上所述,就能够根据日销售实绩自动地调整周中的基准库存和周初的基准库存,并按照该调整后的基准库存来作出出货送回指示。
另外,商店计算机的动作不限于上述处理的流程,只要动作不产生矛盾,也可以更换处理的顺序或使其并行动作。
(基准库存的变动)图5是用于说明基准库存随销售而变动的情况的图。首先,9月3日初次投入时,初始值=1,交货L/T=2,而基准库存为“1×2=2”,作出2件的出货指示。因而,出货指示件数由“2”来表示(同图a)。另外,投入周(37周)没有销售,所以此后未作出出货指示。
其次,第37周的9/10(星期一),按照周初的基准库存调整逻辑来算出基准库存时,作为上周的第36周(9/3~9/9),销售为“0”。因而,对基准库存设定“1”,由于前一天的库存是2件,因而作出1件的送回指示。因而,进货栏中表示为“-1”(同图b)。
其次,次日的9/12(星期三),按照周中的基准库存调整逻辑来算出基准库存时,由于前一天销售了1件,因而本周的销售最大值出现了(同图c)。因而,算出基准库存为“1×2=2”,作出2件的出货指示(同图c)。
还有,第38周的9/17(星期一),按照周初的基准库存调整逻辑来算出基准库存时,作为上周的37周的销售最大值为9/16的2件。因而,算出基准库存为“2×2=4”,作出4件的出货指示,使商店库存为4件(同图d)。
而第38周的9/21(星期四),按照周中的基准库存调整逻辑来算出基准库存。前一天9/20发生了1件的销售,不过,销售比9/18减少了,由于本周(38周)的销售最大值为“3”,因而销售最大值不更新。因而,算出基准库存为“3×2=6”,作出1件的出货指示,使商店库存为6件(同图e)。
(日销售与商店库存的关系)图6(A)是表示日销售和商店库存的关系的图表。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周初从过剩库存商店有送回,因而每周都有库存的变动。
图6(B)是表示累计销售与累计库存的关系的图表。从中可以看出,由于设定了与销售吻合的商店库存,因而橱窗的消化率在更早的阶段就提高了。
图6(C)是表示投入件数、必要库存及送回件数的关系的图表。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每商店各1件均等分配,不过,如果进货周没有销售,下周就由周初逻辑作出送回指示。结果就把该商品作为需要它的其它商店的补充。即,被送回的商品,为了补充到需要商店,结果就可能在商店间移动,从而就能够抑制总库存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商店的日销售实绩,每天计算基准库存,所以能确保与商店的销售力对应的商店库存量,结果,就能够进一步拓展商店的销售。
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畅销的商店的库存要送回物流中心,而物流中心的库存要补充到畅销的商店,结果就可以在商店间移动商品。
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自动地作出商品的出货和送回指示,使商店库存与基准库一致,因而能够减轻本部方面的工作负担,并能够避免卖剩的商品造成过剩库存的状态。
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商品的销售对应,确保商店恰当的库存,因而能够有效活用商店的空间来销售商品。
第2实施方式是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应用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商店计算机10根据商店的日销售实绩自动地更新基准库存,自动地发送商品A的出货送回指示,使商店库存与该更新了的基准库存一致。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自动地更新基准库存,并发送出货送回指示,因此,商店的担当者难以一边把握这些基准库存数和出货送回指示件数,一边增减基准库存数和出货送回件数。
对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在商店计算机10上把由基准库存调整装置自动地算出的基准库存数和出货数(送回数)显示出来的装置。
还有,在第2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商店的担当者使基准库存数和出货送回数自由增减的装置,并设置了中止由基准库存调整装置进行的自动出货送回处理的装置。
因此,商店的担当者就能够容易地把握基准库存数和出货送回数,并按照该商店的特殊情况(商店的消费者的需求、活动等),增减基准库存数,或中止自动出货送回处理。
(整体构成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商店计算机的概要的整体构成图。在图7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付以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说明。
实现第2实施方式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的商店计算机10,除了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和商店库存数据库102以外,还有橱窗MD系统(橱窗MD管理装置)103和橱窗MD图(MDマツプ)数据库104。
橱窗MD系统103用于管理后述的橱窗MD图。具体而言,橱窗MD系统103具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从橱窗MD图数据库104读出的商品管理信息和由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及出货送回数等相关联,并对其进行画面显示。还有,橱窗MD系统103具有从显示的画面接受商店的担当者的输入、修正基准库存量及出货送回数等信息的修正装置。还有,橱窗MD系统103具有把修正后的橱窗MD图更新为橱窗MD图数据库104的更新装置。
另外,橱窗MD图数据库104用于存储橱窗MD图。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本部计算机40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与商店计算机10通信。本部计算机40具有MD系统401和MD图数据库402。MD系统401主要用于作成后述的MD图,MD图DM402用于存储作成的MD图。另外,MD系统401可以与未图示的商品规划系统、商品开发系统、生产准备系统、生产系统等进行通信,从这些系统就能够参照存储在MD图数据库402中的MD图的信息。
(橱窗MD图)此处,用图8来说明橱窗MD图。本实施方式的“MD图”是指指明商店如何备齐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以下称为“MD图(Merchandising Map)”)。
如同图所示,MD图可以按作成的顺序区分为标准MD图、类型MD图和橱窗MD图。根据标准MD图作成类型MD图,根据类型MD图作成橱窗MD图。
标准MD图,例如用以按照品牌整体战略来决定指明商店如何备齐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包含最标准的商品管理信息。类型MD图基于标准MD图而作成,在标准MD图规定的范围内,包含各区域必要的商品管理信息。橱窗MD图基于类型MD图而作成,在类型MD图规定的范围内,包含各商店必要的商品管理信息。
这样,在最终作成的橱窗MD图中给出了指明该商店如何备齐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因此,商店的担当者就能够根据该橱窗MD图进行实际业务。
另外,这样分段作成的MD图用于规定全体商店的各种商品及每商店的各种商品,换句话说,规定了库存状况,因此,根据这些MD图的信息来设定实际的商品的配置(物流),就能够更有效地向商店交货。
例如,图27是表示各MD图与配置商品的中心和商店的关系的图。物流中心(DC)、区域卫星(AS)、商店分别与标准MD图、类型MD图、橱窗MD图对应。此处,物流中心和区域卫星是暂时保管生产出的商品的保管场所。物流中心是作为基点的保管场所,设在每个规定的区域(例如关东地区、关西地区)。区域卫星设为物流中心和商店的间的中介地点,设在每个对物流中心的区域进一步细分后的区域(例如东京、名古屋等)。
按照MD图生产出的商品从物流中心通过区域卫星分配到商店。因为从物流中心向区域卫星的商品的分配是按照各区域卫星对应的类型MD图来进行的,所以能把必要的商品适当地分配到各区域。即,区域所属的商店所必要的商品已经被分配到了区域卫星,因而就能够缩短从区域卫星向各商店的交货引导期。
这样,把理论上规定了商品的库存状况的各MD图与实际配置商品的场所对应起来,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来配置商品,就能够有效地进行商品的交货。
另外,MD图是按一定期间(例如1季节)来设定、区分为规定期间单位来管理的。规定期间单位优选的是按照商品周期来设定,例如,如果以衣料品为对象,则周单位妥当。以下把区分为规定期间单位的MD图称为单位MD图。
该单位MD图含有其区分为期间中的、配置在典型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数量)、商品数据,将其作为指明该典型商店如何备齐商品的信息。商品数据是用于指明商品的信息,由多个属性构成。如果以衣料品为对象,则作为商品数据的属性,典型的有标题、商品类型(种类)、材料、颜色、尺寸等。
还有,MD图中设有MD周期。MD周期是按照商品的特性而自由设定的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在MD图中的MD周期的期间按照例如商品销售等的推移或销售动向、季节等,设为包含1个或在时间方向连续的多个单位MD图。
此处,指明这些商品的信息可以作为从“质”的方面来设定商品的信息来把握,而商品的销售实绩等信息可以作为从“量”的方面来设定商品的信息来把握。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标准MD图和类型MD图而作成的橱窗MD图中,把指明该商店如何备齐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与该商店中的销售实绩和基准库存等一并显示,在同一图上,就能够进行与商店的特性对应的质的设定和量的设定。因此,容易确认橱窗业务的简化和进展状况。
(橱窗MD图的画面构成)图9C是表示橱窗MD图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橱窗MD图画面用以显示指明商店如何备齐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橱窗MD系统103从未图示的菜单画面接受来自商店的担当者的指示后,就从橱窗MD数据库104读出与当日橱窗MD图有关的信息,将其显示在画面上。
如同图所示,在橱窗MD图画面上,与MD周、商店名、销售级、标题等信息一起,显示本周在该商店所推销的商品。还有,橱窗MD图画面具有用于切换到基准库存数设定画面的按钮和用于切换到进货送回数设定画面的按钮。
商店的担当者通过橱窗MD图画面就能够把握当日橱窗的状况,并能够选择各按钮来切换到其它画面。
图10是表示基准库存设定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基准库存设定画面用以显示在橱窗MD图画面上所显示的商品的基准库存。橱窗MD系统103在商店的担当者选择了图9所示的橱窗MD图画面的“基准库存”按钮后,就切换到该画面。如同图所示,在基准库存设定画面上与商品管理信息关联地显示由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算出的基准库存数。
此处,在橱窗MD图上,基准库存由前店和后店这种概念来表示。所谓前店,是指橱窗配置商品的区域(例如展示空间),所谓后店,是指店内保管商品的区域(例如店内保管空间)。因而,前店表示应该配置在商店的橱窗的商品的库存量,后店表示应该保管在商店的店内的商品的库存量。例如,前店为“0”、后店为“9”时,商店的展示空间未展示商品,而店内保管空间保管着9件商品。另外,由于基准库存由“前店+后店=基准库存”来算出,因而在上述情况下基准库存为“9”。
还有,“前店”的值作为应该配置在橱窗的商品的数量数据,由橱窗MD图的商品管理信息来预定。因而,橱窗MD系统103把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减去前店后的数作为后店的值来显示。
商店的担当者能够通过该基准库存设定画面来把握当日的基准库存的状况,并能够选择按钮,切换到其它画面。
另外,在商品管理信息中设定的前店的值是按照该商店的容量(商品的配置空间)来预定的,典型的是根据商店的货架及棚子等日常用具来决定的。以前,商店的库存对于配置在橱窗的商品和保管在店内的商品,是不加区别地把握、管理的。可是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把商店的库存区分为前店和后店来把握,因而能够针对配置在商店的橱窗的商品的库存量来进行库存管理。
还有,根据本发明,基准库存量由于销售而变动后,实际变动的只有后店,而前店不变动,因此即使库存量发生变动,也能够维持商品展示。在销售衣服的服装业界,橱窗如何配置商品,是按照适合于商店的“商品呈现方式”,即“商品展示”的观点来进行的。这种商品展示是以商店的容量(商品的配置空间)为前提,为统一各商店的形象而决定的,因此,对于有相同程度的容量的商店A和商店B,就作成同样的商品展示(前店数)。可是,由于商品的销售实绩而使配置在橱窗中的商品的库存量发生了变动的话,为统一商店的形象而好不容易决定了的商店A和商店B的商品展示就又会变得不同了,颇为不妥。因而,本发明的做法是,按照基准库存量的变动,使在商店的店内保管的后店的量发生变动。这样,就能够实现与商店的销售实绩对应的基准库存量,同时实现考虑了商店的容量的商品展示。
具体而言,本发明作为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来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以及,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
图11是表示橱窗MD图画面(进货送回数变更)的构成之一例的图。橱窗MD图画面(进货送回数变更)用于与商品管理信息相关联地显示当日的商品的预定进货数或预定送回数。
如同图所示,在橱窗MD图画面(进货送回数变更)上,按每种商品,显示有从商店库存数据库102读出的进货或送回数。另外,该画面是通过选择图9所示的橱窗MD图画面的“进货送回”按钮来进行切换的。
商店的担当者能够通过该橱窗MD图画面(进货送回数变更)来把握当日的进货送回状况,并能够选择按钮,切换到其它画面。
图12是表示基准库存的变动与橱窗MD图的关系的图。由同图可知,橱窗MD图12a~12c以周单位来更新,显示当日(显示日)的基准库存。
例如,2月15日是商品的初次投入时间,对于基准库存“2”,在橱窗MD图14a的前店和后店中,分别显示有“1”和“1”(同图a)。
其次,2月22日,基准库存更新为“4”时,在橱窗MD图14b的前店和后店中,分别显示有“1”和“3”(同图b)。
而橱窗MD图14c是3月4日所显示的,不过,由于3月4日的基准库存为“2”,因而在橱窗MD图14c的前店和后店中,分别显示有“1”和“1”(同图c)。
这样,橱窗MD系统103,对于橱窗MD图上的商品(SKU),自动地设定、显示基准库存,因而商店的担当者就能够在橱窗MD图上容易确认按照日销售实绩而变动的基准库存,并能够根据橱窗MD图来管理商店库存。
图13是表示基准库存数设定画面(详细)的构成之一例的图。基准库存数设定画面(详细)是用于显示与基准库存有关的详细信息以及商店的担当者调整基准库存的画面。如同图所示,在基准库存数设定画面(详细)上,按每种商品设有库存、装运、基准库存(前店,后店)、基准库存调整等显示项目。
橱窗MD系统103参照商店库存数据库102,以“库存”和“装运”分别显示现在的库存数和装运数。具体而言,“库存”显示存放在商店库存数据库102的“库存”中的值,“装运”显示存放在商店库存数据库102的前一天的“出货指示”中的值。
“基准库存”的前店显示由MD图预定的值,后店显示从基准库存减去了前店的数。另外,当日的基准库存由前文所述的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来算出。
此处,“基准库存调整”用于输入使商店的担当者任意对基准库存进行调整的值。各处原则上都可以输入,例如,基准库存增加1件时,输入“+1”。在基准库存调整栏中输入规定的值后,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就参照该值来调整基准库存的值。这样,商店的担当者就能够按自己的意志来调整基准库存数。
图14是表示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用于显示进货/送回数的详细信息以及商店的担当者输入自动进货送回功能的ON/OFF。
如同图所示,在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上,按每种商品设有库存、装运、基准库存(前店,后店)、进货(数,自动)、送回(数,自动)等显示项目。这些显示项目中的“库存”、“装运”、“基准库存”,与图13说明的内容相同。“进货”和“送回”是当日(显示日)商品A的进货数或送回数,根据商店库存数据库102来显示。
另外,此处,与“进货”和“送回”有关的“自动”用以核对是否利用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来进行进货送回处理。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自动”进行核对时,就自动地进行进货送回处理;未“自动”进行核对时,就不自动地进行进货送回处理。这样,商店的担当者就能够按自己的意志来增减商品的进货或送回数,或者中止自动出货送回处理。
还有,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商店方面的判断,中止推销橱窗MD图中推销(设定)的商品,或者根据商店方面的判断,新推销橱窗MD图中未推销的商品。
具体而言,商店方面的担当者想中止橱窗MD图中正在推销的商品的推销(主动希望送回)时,就把前店和后店分别设定为“0”。橱窗MD系统103在前店和后店分别被设定为“0”后,就把基准库存设定为“0”。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因为基准库存被设定为0,如果是周中,以后对于该商品就不补充库存,并在下一周初作出送回指示。
另一方面,商店方面的担当者想新推销橱窗MD图中未推销的商品(希望新出货)时,就在规定画面中选择期望的商品,此后,对于该商品任意设定前店和后店。橱窗MD系统103接受商品的选择并按照对前店和后店设定的值来计算基准库存。基准库存调整装置101根据计算出的基准库存来发送该商品的出货指示。另外,新推销橱窗MD图中未推销的商品时,先设定好从物流中心库存中存在的商品中进行选择等条件为妥。
如上所述,商店的担当者就能够在可能的条件范围内(例如,本周可以准备的库存范围内)修正橱窗MD图,从而实现理想的橱窗状态。
第3实施方式(以下成为“本实施方式”)是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应用例。
首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以使基准库存和商店库存一致。可是,在物流中心方面,如果在物流中心等规定的保管场所没有出货指示的量的库存,就不能按出货指示将商品出货。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在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之前,确认在规定的保管场所是否有该商品的库存,按照保管状况发送出货指示。具体而言,根据从基准库存量减去商店库存量后的值(以下称为“预订量”),核对规定的保管场所的库存量,根据核对结果生成出货指示,向物流中心发送。因此就能够确认商品的保管状况,而后发送出货指示。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在销售方式不相同的多个商店中适用商店库存管理系统。作为销售方式不相同的商店,典型的是以正规价格销售商品的商店和以降价后的价格销售在这样的商店中卖不动的商品的商店。以下,前者称为“通常商店”,后者称为“折扣商店”。还有,在通常商店中作为销售对象的商品称为“运转商品”,在通常商店中中止销售的商品称为“非运转商品”。
此处,参照图15(A)说明折扣商店的以前的销售方法。图15(A)中,运转商品用“○”表示,非运转商品用“●”表示。所有商品最初都是运转商品,按照规定的分配条件从物流中心补充给通常商店A和B。此后,有的商品由于某种原因(例如过了预定销售期间)而在通常商店A和B中中止了销售。成为非运转的商品被送回物流中心来保管。管理者按规定的时间把物流中心保管的非运转商品向折扣商店C出货。非运转商品从物流中心送到折扣商店C后,在折扣商店中降低价格来销售。
这样在折扣商店销售的商品是在通常商店作为非运转的商品,折扣商店的商品的种类和库存主要被通常商店的销售状况所左右。因此,折扣商店容易成为仅仅销售通常商店卖剩的商品的状态,难以像通常商店那样对商店如何备齐商品和库存进行管理。还有,在得到管理者的指示之前非运转商品持续保管在物流中心,所以在保管期间长的情况下,就谈不上有效销售非运转商品。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对折扣商店也适用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可是,在通常商店和折扣商店,作为对象的商品(通常商店为运转商品,折扣商店为非运转商品)是不同的。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的功能设为能够按照商店的类型来选择处理内容。例如,发送商品的出货指示的功能,对于通常商店,以规定的保管场所的运转商品为对象来作出商品的出货指示;而对于折扣商店,则以规定的保管场所的非运转商品为对象来作出商品的出货指示。另外,规定的保管场所不限于物流中心或区域卫星那样以保管本身为目的场所,也包括通常商店那样以销售为目的保管商品的场所。
因此,在折扣商店中也可以进行商店库存的适当管理及商品信息的适当管理。图15(B)表示把商店库存管理系统适用于折扣商店,从而把在通常商店B成为非运转的商品自动地出货到折扣商店C的情况,以及在折扣商店C和物流中心之间,自动地补充或送回非运转商品的情况。以下,对于通常商店及折扣商店适用商店库存管理系统的情况具体地进行说明。
(整体构成图)图16是用于说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的通常商店计算机及折扣商店计算机的概要的整体构成图。在图16中,对于与图7相同的构成,付与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图16中,折扣商店计算机50除基准库存调整装置501及商店库存数据库502以外,还具有橱窗MD系统503及橱窗MD图数据库504。还有,通常商店计算机10′及折扣商店计算机50可以通过库存管理计算机60和网络来进行通信。库存管理计算机60具有对被保管在物流中心等保管场所的商品的库存信息进行存储的物流中心库存数据库601和对通常商店的库存信息进行存储的通常商店库存数据库602。
(预订处理通常商店的情况)其次,说明在通常商店计算机10′中的预订处理。图17是表示库存的预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通常商店计算机10′计算例如商品A的基准库存量从(S1701),从商店库存DB102′读入商品A的商店库存量(S1702)。从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减去读入的商店库存量,从而算出商品A的预订量(S1703)。此处,商品A的基准库存量为“4”,商店库存量为“2”,算出的预订量为“4-2=2”。
其次,通常商店计算机10′判断商店的类型(S1704)。对每个商店都预先设定了用于这种判断的商店信息。此处,设有商店标志,对通常商店设为“1”,对折扣商店设为“2”。因而,对通常商店计算机10的商店标志设为“1”。通常商店计算机10,由于商店标志是“1”,因而判断为该商店是通常商店,并访问物流中心库存DB601。接着读入商品A的库存量(S1705)。
图18表示物流中心库存DB601的数据构造之一例。物流中心库存DB601对保管在物流中心那样以保管为目的场所的商品的库存信息进行存储。换句话说,存储了可能向通常商店出货的商品的信息。具体而言,物流中心库存DB601包含“场所”、“品牌(BR)”、“商品号”、“尺寸”、“颜色”、“件数”等项目而构成。另外,“场所”中存放有商品的保管场所,例如物流中心或区域卫星的数码编号。“品牌”中存放有指明商品的品牌的规定的编号。“商品号”中存放有指明商品的种类和材料的规定的编号。
通常商店计算机10′按照商品A的“品牌”、“商品号”、“尺寸”和“颜色”,参照物流中心库存DB601,得出商品A的库存量(S1705)。并核对按S1703计算出的预订量和库存量,算出出货量(S1706)。具体而言,预订量少于或等于物流中心库存DB601的库存量时,就采用该预订量。而预订量多于物流中心库存DB601的库存量时,就把物流中心库存DB601的库存量作为出货量。
此处,商品A的属性信息取为“品牌=153”、“商品号=10000”、“尺寸=07”和“颜色=019”的话,商品A的库存(件数)为“0”。这样,对于预订量“2”,库存量为“0”,因而不预订商品A,商品A的出货量设定为“0”。
通常商店计算机10′根据设定的出货量向物流中心30发送商品A的出货送回指示(S1709)。此处,因为保管场所没有商品A的库存,所以实际上不作出出货指示。
(非运转商品的设定)其次,对于商品A在通常商店中成为非运转商品而向折扣商店出货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通常商店计算机50(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具有按照规定的条件来判断运转商品是否属于非运转商品,判断为属于非运转商品时,就把该运转商品设为非运转商品的非运转商品设定装置。本实施方式的规定的条件是指把橱窗MD图所规定的商品从橱窗MD图去掉的条件。之所以说从橱窗MD图去掉商品,是因为这意味着在通常商店的商品的销售中止了。
(1)总体而言,橱窗MD图上的商品是随MD周期的结束而自动地从橱窗MD图去掉的。通常商店计算机50判断为MD周期结束时,就从橱窗MD图删掉该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商品号和SKU编号等),并把该商品设为非运转商品。另外,对于非运转商品的具体设定,以后以图21来说明。
(2)不过,即使是在MD周期结束前,通常商店方面的担当者也可以根据掌握的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主动从橱窗MD图删掉商品。例如,商品的运转状况差(销路差)时,或者组合商品(作为整套同时使用而销售的2件以上的商品)中的某种缺货时,即使是在MD周期结束前,也可以将其从橱窗MD图去掉。通常商店方面的担当者把橱窗MD图所显示的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指定为删掉对象后,通常商店计算机50就从橱窗MD图删掉所指定的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并把该商品设为非运转商品。
(3)另外,在诸如商品的运转状况差时,有时,对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控制的结果,可以看作商品已从橱窗MD图删掉了。即,在通常商店方面的担当者把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设定为零的情况下,虽然橱窗MD图上有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存在,但是实际上可以看作商品已从橱窗MD图删掉了。这是由于对于基准库存量设为零的商品,即使橱窗MD图上有商品管理信息存在,实际上也不补充商品。通常商店计算机50在通常商店方面的担当者把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设定为零之后,就把该商品设为非运转商品。
因此,橱窗MD图上的商品,在(1)MD周期结束,(2)根据操作者的指示从橱窗MD图上删掉商品的商品管理信息,(3)根据操作者的指示,橱窗MD图上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设为零的情况下,就会从橱窗MD图去掉。因而,通常商店计算机50按照上述(1)(2)(3)的条件来判断商品是否已被从橱窗MD图上去掉,按照判断结果,把商品设为非运转商品。此处,作为非运转商品的设定处理之一例,对于(3)以基准库存量的零设定来进行非运转商品的设定,具体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由通常商店计算机50进行的非运转商品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通常商店计算机50接受通常商店方面的担当者关于修正商品的基准库存量的旨意的指示(S1901)。通常商店方面的担当者可以从例如图20所示的基准库存设定画面输入基准库存量的修正指示。具体而言,通常商店方面的担当者分别把“0”输入给期望的商品的“前店”和“后店”。
通常商店计算机50接受基准库存量的修正指示的输入后,就判断前店和后店的值是否分别为“0”(S1902),如果前店和后店的值分别为“0”,就判断为该商品的基准库存量已被设定为零,就对该商品进行非运转商品的设定。具体而言,是在图21所示的通常商店DB602中,进行该旨意的登记。
图21是表示通常商店DB602的数据构造之一例的图。通常商店DB602用于存储通常商店的库存信息,具体而言,包含“商店”、“品牌”、“商品号”、“尺寸”、“颜色”、“非运转标志”、“件数”等项目而构成。这些记录由“商店”、“品牌”、“商品号”、“尺寸”、“颜色”唯一地指明。“非运转标志”用于存放表示商品是不是非运转商品的信息。通常商店计算机50对设为非运转商品的商品的非运转标志,设定“非运转”。参照图21可知,与图20中做了非运转设定的通常商店A的商品A(商品号=10000,尺寸=07,颜色=019)对应,商店A的商品A(编号10000,尺寸=07,颜色=019)的记录的非运转标志为“非运转”。
回到图19继续说明,通常商店计算机50完成非运转商品的设定后就再次计算基准库存量(S1904)。此处,由于对前店和后店分别输入了0,因而基准库存量为“0”,作出商品的送回指示。图22是表示对于商品A作出送回指示的情况的画面(同图22a)。这样,在通常商店从商品推销中去掉的商品(非运转商品),在通常商店库存DB602上就设定为表示非运转商品的旨意的非运转标志。
(折扣商店中的商店管理系统)其次,对折扣商店中的商店管理系统进行说明。在折扣商店,基本上适用与通常商店相同的功能的商店管理系统,此处,只对与通常商店不同的功能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折扣商店中的橱窗MD图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该画面是与图9所示的通常商店的橱窗MD图画面对应的。比较图23和图9的橱窗MD图可知,折扣商店(图23)比通常商店(图9)推销的商品的种类还要多。
此处,MD图,如图8所说明的,区分为标准MD图、类型MD图和橱窗MD图。橱窗MD系统103接受操作者给出的橱窗MD图的显示指示后,就按照商店标志等来判断商店的类型,如果商店为通常商店,就利用包含该商店应该推销的商品的管理信息的橱窗MD图。如果商店为折扣商店,就从MD图DB402读入标准MD图,给出画面显示。在折扣商店中,是以通常商店中变为非运转的全部商品为对象的。折扣商店的担当者能够根据该橱窗MD图画面来把握有可能在橱窗中推销的商品的状况。
其次,图24是表示折扣商店中的基准库存设定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该画面是与图10所示的通常商店的基准库存设定画面对应的。由该画面可知,在折扣商店中,也与通常商店相同,基准库存量由前店和后店来显示。折扣商店的担当者能够根据该基准库存设定画面来把握商品的基准库存的状况。
(预订处理折扣商店)其次,用图17来说明折扣商店计算机50进行的预订处理。作为前提,对于通常商店中的预订处理和折扣商店中的预订处理的差异,简单进行说明。
首先,在通常商店和折扣商店,预订的对象(可预订库存)不同。即,通常商店以规定的保管场所具有的运转商品为对象来进行商品的预订,而折扣商店则以通常商店中中止销售的非运转商品为对象来进行商品的预订。
即,对于通常商店和折扣商店,出现预订不足的原因不同。商品的预订不足,是指商品的库存量少于商品的预订量,因而不能充分预订该商品。
通常商店中作为对象的运转商品的生产由前文所述的MD图来管理。因而,如果按照对通常商店中的商品的推销作出决定的MD图来生产商品,并向物流中心等出货,那么,在通常商店中就不会出现库存的预订不足。可是,有时,商品的生产作业和出货作业也会推迟,商品不能按预定到达物流中心等,此时,就会出现商品的预订不足。
而对于在折扣商店中成为对象的非运转商品,不象运转商品那样有计划地生产,而是由通常商店中的运转商品的销售状况来决定的,是变动的。例如,如果通常商店中的运转商品的销售多,非运转商品就会减少,因而就容易出现商品的预订不足;如果运转商品的销售少,非运转商品就会增加,因而就难以出现商品的预订不足。
这样,折扣商店中的商品的预订就被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所左右,因而常常未必能预订到符合预订量的商品。还有,因为即使出现商品的预订不足,也不构成生产折扣商店中的销售对象的该商品的理由,结果,进货的商品减少,折扣商店中的商品种类就会匮乏。因而,对于折扣商店中的预订处理,设有选择替代商品的装置,出现商品的预订不足时,就由替代商品来弥补预订不足。即,出现了商品的预订不足时,能给出作为候补的商品的名单(候补商品名单),从该候补商品名单中选择替代商品。
回到图17,说明折扣商店计算机50所进行的预订处理。另外,在折扣商店中成为销售对象的商品,是在通常商店中销售中止了的非运转商品,因而,此处说明对非运转商品A进行预订的情况。首先,折扣商店计算机50针对非运转商品A来计算基准库存量(S1701),从商店库存DB502读入非运转商品A的商店库存量(S1702)。接着,从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减去读入的商店库存量,算出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量(S1703)。此处,非运转商品A的基准库存量为“4”,商店库存量为“2”,预订量算出的结果为“4-2=2”。
其次,折扣商店计算机50判断商店的类型(S1704)。此处,该商店为折扣商店,商店标志设为“2”。因而,折扣商店计算机50,因为商店标志是“2”,所以判断为该商店是折扣商店,并访问通常商店库存DB602。接着,读入作了“非运转”的设定的商品A的库存量(S1707)。
具体而言,折扣商店计算机50按照非运转商品A的“品牌”、“商品号”、“尺寸”和“颜色”,参照通常商店库存DB602,来取得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S1707)。此处,非运转商品是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非运转标志设在“非运转”中的商品。商品A的非运转标志未设在“非运转”中时,商品A还没成为非运转商品,因而不进行商品A的预订处理。
接着,折扣商店计算机50对S1703中计算出的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量与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库存量进行比较,算出出货量(S1708)。具体而言,预订量少于或等于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时,就采用该预订量。而预订量多于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时,就把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作为出货量。
此处,如果非运转商品A的“品牌=153”、“商品号=10000”、“尺寸=07”和“颜色=019”的话,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件数)为“1”。因此,对预订量“2”,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为“1”,因而非运转商品A可预订1件,其出货量设定为“1”。
其次,折扣商店计算机50判断是否出现了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不足(S1709)。例如,折扣商店计算机50,在S1708中算出的出货量小于预订量时,判断为出现了预订不足;算出的出货量等于预订量时,判断为未出现预订不足。
接着,折扣商店计算机50判断为出现了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不足时,就进行选择替代商品的处理(S1710)。替代商品的选择处理由候补商品的检索、检索结果的显示以及替代商品的选择所构成。首先,折扣商店计算机50按照规定的检索条件来检索候补商品。规定的检索条件设为(1)商品属性与非运转商品A(颜色、尺寸、标题等)相近;(2)非运转标志为“非运转”;(3)存在补充不足部分的库存量,等等。另外,该规定的检索条件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由操作者适当地设定。
折扣商店计算机50按照规定的检索条件,把检索到的结果作为候补商品名单来显示(未图示)。候补商品名单中分别显示例如非运转商品A的信息(预订不足数等)和成为候补的商品的信息(商品的属性和库存量等)。操作者能够从候补商品名单中选择希望的商品。另外,此处,对于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不足(1),选择颜色不相同的非运转商品B(“颜色=20”)。
由操作者选择替代商品后,折扣商店计算机50就把非运转商品B的出货量设为“1”。这样,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不足部分就由非运转商品B来补充。
另外,折扣商店计算机50判断为未出现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不足时,就不进行选择替代商品的处理(S1709;NO)。
折扣商店计算机50根据设定的出货量,向物流中心30发送非运转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S1711)。具体而言,发送把在通常商店做了非运转的设定的商品A(1件)和商品B(1件)向折扣商店出货的旨意的指示。物流中心30接受该出货送回指示后,就从通常商店回收非运转商品,并把回收的非运转商品向折扣商店出货。
图25是表示折扣商店中的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的构成之一例的图。该画面与图11所示的通常商店中的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是对应的。如上所述,在通常商店成为非运转的商品被进货到折扣商店。由图25可知,在通常商店做了非运转商品的设定的商品(参照图20),在折扣商店作为预定进货的商品来显示(图25(25a))。还可知,商品号10001的商品由于在通常商店仍然保持运转商品的设定,因而预定进货数为“0”(图25(25b))。因此,折扣商店的担当者能很快地把握在通常商店成为了非运转的商品的进货信息。
另外,在图25的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上显示有标准MD图所推销的全部商品的进货送回信息,不过,有时在预定进货的某些商品少时,必须从全部商品中寻找预定进货的某些商品,操作起来很麻烦。对此,可以在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上只显示发生进货或送回的商品。具体而言,只选取在标准MD图登载的商品中的、在通常商店DB库存DB602中预定进货数为“1”以上的商品来显示。这样,因为在进货/送回数变更画面上只显示预定进货的某些商品,所以担当者就容易把握预定进货商品。
(预订处理的其它例折扣商店)在上述预订处理中,对于在通常商店做了非运转的设定时,把通常商店具有的非运转商品补充到折扣商店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可是,有时,由通常商店作为运转商品送回物流中心之后,由于预定销售期间结束等理由而成为非运转商品。还有,有时,折扣商店中非运转商品库存过多时,就不把在通常商店成为非运转的商品原样补充到折扣商店,而是将其送回物流中心保管。因而,此处,以通常商店作为非运转的商品和物流中心保管的非运转商品为对象进行预订,从而决定对折扣商店的商品的出货量。
图26是表示折扣商店计算机进行的预订处理的其它例的流程图。另外,作为前提,物流中心保管的做了非运转设定的商品,与通常商店DB602相同,在物流中心库存DB601也是作为非运转商品的旨意而登记的。
在图26中,到S2601~S2606为止的处理的流程,与到图17的S1701~S1706为止的处理的流程相同,因而省略说明。折扣商店计算机50从通常商店库存DB602读入做了非运转设定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接着,参照物流中心库存DB601,读入做了非运转设定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S2608)。
接着,折扣商店计算机50根据由S2603算出的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量、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和物流中心库存DB601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的和,算出出货量。例如,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量为“3”,而通常商店库存DB602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为“1”,物流中心库存DB601的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为“1”时,非运转商品A的库存量为“2”,结果,非运转商品A就预订2件,出货量为“2”。
另外,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的和大于非运转商品A的预订量时,就按照规定的分配条件,把通常商店的非运转商品和物流中心的非运转商品补充到折扣商店。例如,分配条件设为通常商店的非运转商品优先时,就按照把通常商店的非运转商品优先补充到折扣商店的条件来决定非运转商品A的出货量。分配条件可以适当地设定。
折扣商店计算机50根据决定的出货量向物流中心30发送出货送回指示。具体而言,发送把通常商店和/或被物流中心保管的非运转商品A出货到折扣商店的旨意的指示。物流中心30按照接收的出货送回指示,把通常商店和/或物流中心所保管的非运转商品A出货到折扣商店。
这样,因为通常商店具有的非运转商品和物流中心所保管的非运转商品自动地补充到折扣商店,所以就能够在折扣商店中有效地销售非运转商品。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1个通常商店和1个折扣商店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也能适用于通常商店和折扣商店分别为多个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通常商店库存DB602中,对于多个通常商店,存放各自的库存信息。对多个通常商店的非运转商品,如果出现来自多个折扣商店的出货指示,就按照规定的分配条件来决定非运转商品的预订。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在通常商店中进行商品的非运转设定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从本部计算机40指定通常商店和物流中心等保管的商品,进行非运转的设定。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果是通常商店,就向物流中心库存DB601访问;如果是折扣商店,则向通常商店库存DB602访问。可是,有时运转商品和非运转商品的库存信息存储在1个数据库中,有时则存储在多个数据库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对每个商品设定的非运转标志,如果是通常商店,就从规定的数据库选取运转商品的库存量;而如果是折扣商店,则从规定的数据库选取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与预订量核对。
以上用适当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不过,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只要不超出其要旨,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按照商店中每天的销售实绩,使基准库存每天变动,因而能够实现与商店的销售实绩对应的商店库存。
还有,本申请与下述的日本国专利申请有关。对于认可编入参照文献的指定国,以参照方式编入下述的申请所记载的内容,并将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特愿2002-116762号(申请日2002年4月18日)特愿2002-200359号(申请日2002年7月9日)
权利要求
1.一种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以及,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装置,根据商品交货到商店之前需要的交货引导期和上述销售实绩,来计算基准库存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装置,如果上述出货周期以日单位来区分,就根据区分为日单位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装置,从日销售实绩指明与规定的条件一致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装置,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前面的区分期间内的日销售实绩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装置,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不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日数单位是7日单位。
8.一种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包含配置在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以及,把上述商品管理信息和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联系起来进行画面显示的显示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把上述基准库存量分为表示应该配置在商店的橱窗中商品的库存量的第1基准库存量和表示应该保管在商店的店内的商品的库存量的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装置把按照商店的配置空间设定的商品的数量作为上述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上述显示装置,把上述商品的数量作为第1基准库存量来显示,把从上述基准库存量减去上述商品的数量后的值作为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接受用于修正基准库存量的指示的接受装置;以及,根据上述接受到的指示来修正基准库存量的修正装置,上述发送装置按照修正了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把根据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计算出的出货送回数与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画面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接受用于对发送装置向规定的物流中心的发送进行控制的信息的输入的接受装置,上述发送装置,输入了自动向上述物流中心发送的旨意的信息时,就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14.一种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以及,对规定的保管场所所保管的商品的库存量进行存储的库存量存储装置,上述发送装置,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来计算预订量,根据该预订量和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把以正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1商店中中止销售的商品的库存量作为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来存储,上述发送装置,当上述商店为以降价后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2商店时,就根据上述预订量和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所存储的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包含配置在上述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和该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存储装置;以及,判断对象商品是不是第1商店中止销售的非运转商品,判断为是非运转商品时,就在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中设定上述对象商品为非运转商品的旨意的信息的设定装置,上述设定装置,按照上述商品管理信息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判断对象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是不是已经结束,判断为预定销售期间已经结束时,就在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中设定上述对象商品为非运转商品的旨意的信息。
17.一种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在设置在商店的终端装置和出货中心相连接的系统中,对上述商店的库存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实现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的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工序;以及,按照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工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根据商品交货到商店之前需要的交货引导期和上述销售实绩,来计算基准库存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上述出货周期以日单位来区分时,就根据区分为日单位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从日销售实绩中指明与规定的条件一致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前面的区分期间内的日销售实绩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计算工序中,判断对象日是不是区分为规定日数单位的期间的第一天,判断为不是时,就从对象日所属的区分期间中指明最大的日销售实绩,根据所指明的最大的日销售实绩和交货引导期,来计算对象日的基准库存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日数单位是7日单位。
24.一种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在设置在商店的终端装置和出货中心相连接的系统中,对上述商店的库存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实现对包含配置在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工序;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工序;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工序;以及,对上述商品管理信息和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关联地进行画面显示的显示工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把上述基准库存量分为表示应该配置在商店的橱窗中的商品的库存量的第1基准库存量和表示应该保管在商店的店内的商品的库存量的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存储工序中,把按照商店的配置空间设定的商品的数量作为上述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把上述商品的数量作为第1基准库存量来显示,把从上述基准库存量减去上述商品的数量后的值作为第2基准库存量来显示。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还实现接受用于修正基准库存量的指示的接受工序;以及,根据上述接受到的指示来修正基准库存量的修正工序,在上述发送工序中,按照修正了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显示工序中,把根据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和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而计算出的出货送回数与上述存储工序所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画面显示。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还实现接受用于对发送装置向规定的物流中心的发送进行控制的信息的输入的接受工序,在上述发送工序中,输入了自动向上述物流中心发送的旨意的信息时,就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30.一种对具有设置在商店的终端装置、出货中心和库存数据库的系统中的上述商店的库存进行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库存数据库存储着规定的保管场所所保管的商品的库存量,上述终端装置实现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的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工序;以及,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来计算预订量,根据该预订量和上述库存量存储装置所存储的上述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工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库存数据库,把以正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1商店中中止销售的商品的库存量作为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来存储;上述终端装置,在上述发送工序中,当上述商店为以降价后的价格销售商品的第2商店时,就根据上述预订量和上述库存数据库所存储的非运转商品的库存量,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上述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
32.根据权利要求30和31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装置实现对包含配置在上述商店的商品的商品数据和该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的商品管理信息进行存储的商品管理信息存储工序;以及,按照上述所存储的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判断对象商品的预定销售期间是不是已经结束,判断为预定销售期间已经结束时,就在上述库存数据库中设定上述商品为第1商店中止销售的非运转商品的旨意的设定工序。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存放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权利要求17、24和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的信息处理程序。
34.一种信息处理程序,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权利要求17、24和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商店库存管理方法。
全文摘要
一种商店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按照区分为规定时间单位的出货周期,根据商店中商品的销售实绩,对上述商店应该保有的商品的基准库存量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以及,按照上述计算出的基准库存量与上述商店中的商品的商店库存量的差值,向规定的物流中心发送商品的出货送回指示的发送装置。
文档编号G06Q30/06GK1647090SQ0380871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8日
发明者寺井秀藏, 池内清和 申请人:株式会社世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