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140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卡器,特别涉及通过反复按压磁卡的操作,交替地进行使磁卡定位在卡放置位置和将磁卡从卡放置位置推出的所谓推进推出(push-push)型插卡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的插卡器如下所述一旦首次按压被插入机箱的插卡空间内的磁卡,滑块从待机位置插入至压入位置,到达压入位置的滑块在该位置锁定,将磁卡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与此相对,第二次按压磁卡时,滑块的锁定状态解除,磁卡与滑块一起后退并被排出。这样的插卡器是通过凸轮机构完成滑块的锁定和锁定解除功能的,该凸轮机构的构成如图12或图13所示。
图12是表示现有的插卡器中采用的凸轮机构10的凸轮体20的概略斜视图,图13是该凸轮机构10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面图。
凸轮机构10包括凸轮体20和将具有弹性的线材弯曲而成的卡销40。凸轮体20上形成有环状槽21,该环状槽21中除了包括去路22和归路23以外,还包括形成在去路和归路之间的突起状停止部24、及从去路终点22a到停止部24的导入路25、从停止部24到归路起点23a的排出路26等。环状槽21整体形成细长的心形,所述导入路25和排出路26构成心形的凹处。
图13的箭头A所示的压力将该凸轮机构10的凸轮体20弹性地压向该箭头A的方向。与此相对,卡销40的基部(图中未示出)可自由摇动地支撑在固定位置上,其前端部的停止端41通常嵌在所述环状槽21中,位于初始位置时,其停止端41位于去路22的起点与归路23的终点的汇合处27(此状态图中未示出)。卡销40在其自身弹性或图中未示出的弹簧片的作用下,通常被压在环状槽21的底面上。
从卡销40的停止端41位于环状槽21的汇合处27的状态开始,一旦凸轮体20对抗压力A被压入,停止端41进入环状槽21的去路22,到达去路终点22a,此时压入力解除,压力A将凸轮体20压回,停止端41进入导入路25,并如图12所示地被停止部24卡住。接着,一旦凸轮体20对抗压力A并被压入,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到达归路起点23a,此时压入力解除,压力A将凸轮体20压回,停止端41进入归路23,回到汇合处27。
现有的插卡器的凸轮体20一体化地设在滑块(图中未示出)上,该滑块可自由地前后移动地安装在形成插卡空间的机箱(图中未示出)中,所述压力A施加在该滑块上。滑块受到被插入插卡空间的磁卡的压力,从待机位置被压入到与卡放置位置相对应的压入位置。因此,如图12所示的,停止端41卡在停止部24上,该滑块在该压入位置锁定。从而,第一次推卡的操作使磁卡定位在卡放置位置,磁卡侧的电极与设在机箱侧的触点接触,两者电连接。与此相对,从滑块锁定的状态开始,一旦磁卡将滑块压入,如上所述,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从停止部24脱开,因此滑块的锁定状态解除,此后,停止端41经过归路23,回到汇合处27,从而排出磁卡。由此,第二次推卡操作可解除滑块的锁定状态,排出被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上的磁卡。
从图12或图13判断,现有的插卡器中采用的凸轮机构10中,该凸轮体20的环状槽21的排出路26与归路23的边界处具有阶梯面31。从而,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并到达归路起点23a之后,该阶梯面31在凸轮体20后退时与停止端41发生滑动,从而使该停止端41停留在归路23内,由此,可阻止停止端41在与停止部24卡住部位a发生逆行。而且,排出路26的底面26a形成水平面,第二次推磁卡时,在所述弹簧片的作用下,压在排出路26的水平底面26a上的停止端41在该底面26a上滑动,越过阶梯面31到达归路起点23a。
另一方面,现有的例子中记载了采用与所述凸轮机构10同类的凸轮机构,锁定滑块再解除该滑块的锁定状态的现有技术(参照,例如日本特许第3083778号公报)。
另外,其它现有例子中除了记载了采用与所述凸轮机构10同类的凸轮机构,锁定滑块再解除该滑块的锁定状态以外,还记载了采用所谓使设在滑块上的弹性锁定片直接卡在磁卡的切口中的机构,作为将磁卡定位在卡放置位置的机构,在形成机箱的金属壳上切成的弹簧片使凸轮机构的卡销的停止端弹压在凸轮体侧的环状槽的底面上等现有技术(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2-134224号公报)。
图12或图13说明的凸轮机构10中,滑块在其压入位置锁定的状态,即,卡销40的停止端41卡在凸轮体20的停止部24上的状态,由于压力A使停止部24压在停止端41上并卡住,因此不会发生滑块后退,磁卡被排出的情况。但是,当比压力A大的外力,例如下落冲击的反作用力等比压力A大的外力沿其反方向施加在滑块上时,与第二次执行推磁卡的操作时一样,会发生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到达归路起点23a的情况。因此,滑块的锁定状态解除了,导致磁卡意外地被排出。特别是,排出路26的底面26a是水平面,而且以阶梯面31作为边界,排出路26的底面26a较高,归路23的底面较低,因此容易发生所述问题。一旦滑块的锁定状态解除,导致磁卡意外地被排出,磁卡侧的电极与机箱侧的触点之间的电连接意外地切断,恐怕会对磁卡和机器中的电子部件等产生恶劣的影响。
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前述的现有例子中。特别是,作为另一个现有例子公开的特开2002-134224号公报中,弹性锁定片卡在处于卡放置位置的磁卡上,磁卡虽然没有被意外地排出,但是由于其弹性锁定片是设在滑块上的,一旦滑块在压入位置的锁定状态解除了,磁卡会与其滑块一起被排出,因此现有的例子中记载的技术不能解决所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卡器,只对凸轮机构的构成进行了少量的变更,即通过简单的对策即可使落下的冲击等外力难以引起磁卡的意外排出。
本发明所述的插卡器带有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在形成有插卡空间的机箱上可前后自由移动地安装滑块,按压被插入插卡空间内的磁卡,滑块从待机位置被压入到与卡放置位置相对应的压入位置,且该滑块在该压入位置,向磁卡排出方向弹性地施压,且该凸轮机构具有使该滑块在压入位置锁定的功能和解除在压入位置被锁定的滑块的锁定状态的功能,上述凸轮机构带有装在所述机箱和上述滑块中的任意一个部件上的卡销、和带有环状槽的凸轮体,上述环状槽位于上述机箱和上述滑块中另一个部件上,且该环状槽与上述卡销的停止端可自由相对位移地嵌合,该凸轮体的上述环状槽包括突起状的停止部、排出路、阶梯面,其中上述停止部卡住经过该环状槽的去路的上述停止端,从而将上述滑块在与卡放置位置相对应的压入位置上锁定,上述滑块从压入位置开始被压入时,上述排出路使所述停止端从与上述停止部的卡住部位开始,向上述环状槽的归路起点排出,滑块后退时,所述阶梯面卡在向所述归路起点排出的所述停止端上,防止它逆行,从而使该停止端留在归路内,所述停止端弹性地压在所述排出路的底面上。这些点与图12或图13说明的现有例子是相同的。
本发明在所述构成中附加了“所述排出路的底面上带有朝向所述阶梯面的上端缘的上坡的倾斜面”的结构。
如果添加了“排出路的底面上带有朝向所述阶梯面的上端缘的上坡的倾斜面”的构成,从与停止部的卡住部位开始,卡销的停止端进入排出路,向归路起点移动时,上坡的倾斜面对停止端形成阻力(移动阻力),其中该停止端弹性地压在该倾斜面上地滑动,因此,即使落下冲击的反作用力等,也难以使停止端从所述卡住部位到达归路起点。其结果,落下等原因很难使停止端摆脱停止部,解除滑块的锁定状态,也就难以出现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上的磁卡被意外排出的情况。
本发明的所述环状槽的槽深与在与所述停止端的所述停止部卡住部位的所述归路起点的深度相同也可以,比与所述停止端的所述停止部的卡住部位的所述归路起点的深度更深也可以。其中,所述卡住部位的环状槽的槽深与归路起点的深度相同时,与图12说明的卡住部位a的环状槽的槽深比归路起点23a更浅的情况相比,由于停止端41与停止部24卡住幅度增大,停止端41难以越过停止部24,其结果,可提高滑块在压入位置的锁定状态的稳定性。而且,环状槽的槽深与卡住部位a和归路起点23a的深度相同时,由于卡住部位a与图12或图13说明的现有例子中的最深处,即归路起点23a的深度相同,因此可减小环状槽21的其它处的深度,通过减小环状槽21的深度,与滑块70一体地形成凸轮体20时,便于实现该滑块70的薄型化。与此相对,如果所述卡住部位的环状槽的槽深比归路起点更深,由于与它们的深度相同的情况相比,倾斜面的上坡增大了,停止端进入排出路,向归路起点移动时受到的倾斜面的移动阻力增大。因此,即使落下冲击的反作用力等,也难以使停止端从所述卡住部位到达归路起点,落下等原因很难使停止端摆脱停止部,解除滑块的锁定状态,也就很难出现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上的磁卡被意外排出的情况。
最好,本发明的所述阶梯面的上端缘分为沿所述归路起点的底面的一侧边缘和从该一侧边缘的端部开始,朝向所述停止部的根部的下坡的另一侧边缘,同时,所述倾斜面分为朝向所述一侧边缘的上坡的一侧倾斜面和朝向所述另一侧边缘的上坡的另一侧倾斜面。而且,最好所述另一侧倾斜面的底边横切所述排出路,所述一侧倾斜面的底边位于与所述停止部相对并形成所述排出路的阶梯状壁面处。如果采用所述发明,由于另一侧倾斜面的上坡比在排出路上形成单一的平坦的上坡的倾斜面时的该倾斜面大,因此,停止端进入排出路,向归路起点移动时受到另一侧倾斜面的移动阻力更大,落下冲击的反作用力等也难以使停止端从所述卡住部位到达归路起点,落下等原因很难使停止端摆脱停止部,解除滑块的锁定状态,也就很难出现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上的磁卡被意外排出的情况。下面参照实施形态更详细地说明这些发明的作用。
最好,本发明的所述机箱包括主体和装在该主体上的金属板材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向内切起形成的弹簧片与所述卡销弹性接触,从而,所述停止端弹性地压在所述排出路的底面上。由此,不再需要使停止端弹性地压在排出路的底面上的多余部件了。
采用本发明,虽然只对凸轮机构的构成,具体地说,对凸轮体的排出路的底面形状进行了少量变更,即通过简单的对策即可实现下述效果,即不损害磁卡的插入操作性地使落下的冲击等原因难以引起磁卡的意外排出。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述的插卡器的概略斜视图。
图2是表示磁卡被半锁定在待机位置的滑块上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滑块被压入压入位置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进行第一次推卡操作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的平面图。
图5是滑块的平面图。
图6是凸轮体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7是凸轮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所作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表示卡销与主体的连结之处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倾斜面的形状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中倾斜面的形状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插卡器中采用的凸轮机构的凸轮体的概略斜视图。
图13是带有图12的凸轮体的凸轮机构10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述的插卡器的概略斜视图,图2是省略了机箱50的外壳55地示出磁卡100半锁定在处于待机位置的滑块70上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的平面图,图3是省略了机箱50的外壳55地示出磁卡100将滑块70压入压入位置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的平面图,图4是省略了机箱50的外壳55地示出对磁卡100进行第一次推卡操作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的平面图,图5是滑块70的平面图,图6是凸轮体20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图7是凸轮机构10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所作的部分截面图,图9是表示卡销40与主体51的连结之处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倾斜面32的形状的斜视图,图11是表示变形例中倾斜面32的形状的斜视图。
如图1所示,该插卡器具有机箱50,该机箱50包括由合成树脂成形体制成的主体51和装在该主体51上的金属板材制成的外壳55,该机箱50的内部形成有带有磁卡插入口(开口)的插卡空间,该磁卡插入口是由主体51和外壳55围成的。如图2所示,主体51的前端部横向并列地设有多个触点52,这些触点52与插入插卡空间且到达卡放置位置的磁卡100的电极弹性接触,形成电连接。为了防止磁卡的错误插入,主体51上带有肋状的突出部50a,如图3或图4所示,当磁卡100以适当的姿势插入插卡空间时,突出部50a置于磁卡100的槽部130中,与此相对,当磁卡100以反面朝上的姿势插入插卡空间时,磁卡100的前端顶住突出部50a,由此可防止磁卡100的错误插入。
如图2~图4所示,机箱1的内部带有滑块70,由盘簧制成的弹簧体52通常向后方推该滑块70,该滑块70的后端抵在主体51的后端凸部53上,由此滑块70被定位在待机位置上。如图5所示,滑块70带有前端部向内突起的突部71,如图2所示,该突部71挡住插入机箱1的插卡空间中的磁卡100的前端角部110。滑块70上还一体化地形成有前端具有山形挂钩部75的悬臂状弹性片76。
从图5~图8判断,凸轮机构10包括凸轮体20和将具有弹性的线材弯曲成较低的门形而形成的卡销40,凸轮体20如图5所示地与滑块70形成一体,与此相对,如图9所示,主体51的所述凸部53上具有支撑孔54,卡销40的后端侧的脚部42可自由旋转地嵌合状地支撑在所述支撑孔54中(参照图2或图3)。卡销40的前端部形成停止端41。
凸轮体20的环状槽21形成与图11说明的大致相同的形状。即,如图6或图7所示,除了去路22和归路23以外,还包括在去路和归路之间形成的突起状停止部24、从去路终点22a到停止部24的导入路25、从停止部24到归路起点23a的排出路26等。环状槽21整体形成细长的心形,所述导入路25和排出路26形成心形的凹处。卡销40的停止端41嵌合在环状槽21中,当滑块70位于待机位置时,如图2所示,停止端41位于去路22的起点与归路23的终点的汇合处27,即初始位置。所述外壳55上向内切起形成的弹簧片56重合在卡销40上,在该弹簧片56的弹性作用下,卡销40的停止端41通常弹性压在所述环状槽21的底面上。
通过所述构成,如图2所示地以适当姿势插入插卡空间的磁卡100的前端角部110越过在弹簧体52的作用下,后退至待机位置的滑块70的山形挂钩部75,抵在滑块70的突部71上,此时,山形挂钩部75嵌合在磁卡100上的凹入部120中。该状态是磁卡100的半锁定状态,在该半锁定状态下,凹入部120与山形挂钩部75的结合可防止自由拔出磁卡100,如果在磁卡100上施加一定程度的拔出力,磁卡100也能越过山形挂钩部75,从而拔出来。
如果从图1的状态开始对磁卡100进行第一次的推卡操作,凸轮体20与滑块70一起对抗弹簧体52的压力A,被磁卡100压入,因此,卡销40的停止端41从环状槽21的汇合处27进入去路22,到达去路终点22a(此时的滑块70的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如果解除压入力,在压力A的作用下,凸轮体20与滑块70一起被压回,停止端41进入导入路25,如图7或图8所示地被卡在停止部24上(此时的滑块70的位置如图3所示)。接着,如果对磁卡100进行第二次推卡操作,凸轮体20与滑块70一起对抗压力A并被压入,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到达归路起点23a,此时如果解除压入力,在压力A的作用下,凸轮体20被压回,停止端41进入归路23,回到汇合处27。
从而,推进推出操作可将磁卡100插入卡放置位置并使其从卡放置位置排出,第一次推卡操作时,滑块70从待机位置被压入至与卡放置位置相对应的压入位置,且停止端41卡在停止部24上,滑块70在压入位置被锁定,半锁定在滑块70上的磁卡100被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上,磁卡侧的电极接触设在主体51侧上的触点,两者形成电连接。与此相对,第二次推卡操作时,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从停止部24上脱开,由此滑块70的锁定状态解除了,此后,停止端41经过归路23,回到汇合处27,从而排出磁卡。
如图6~图8或图10所示,本实施形态中,凸轮体20的环状槽21的排出路26的底面上带有倾斜面32,该倾斜面32具有朝向位于排出路26与归路起点23a的边界的阶梯面31的上端缘的上坡。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0所示,阶梯面31的上端缘分为与水平的归路起点23a的底面平行的一侧边缘33、和从该侧边缘33的端部开始,朝向停止部24的根部的下坡的另一侧边缘34,所述倾斜面32分为朝向一侧边缘33的上坡的一侧倾斜面32a、和朝向另一侧边缘34的上坡的另一侧倾斜面32b。而且,另一侧倾斜面32b的底边32b’横切排出路26,一侧倾斜面32a的底边32a’位于与停止部24相对,形成排出路26的阶梯状壁面35上。
由此,如果排出路26的底面上带有朝向阶梯面31的上端缘的上坡的倾斜面32,如图8所示地卡在停止部24上的停止端41从该卡住部位a开始,进入排出路26(参照图6或图10),向归路起点23a移动时,上坡的倾斜面32对停止端41形成移动阻力,其中该停止端41在弹簧片56的压力作用下,弹性地压在该倾斜面32上地滑动。而且,由于弹簧体52形成的压力A作用在滑块70上,因此,即使落下冲击的反作用力等,也难以使停止端41从卡住部位a到达归路起点23a,因此,落下等原因很难使停止端41摆脱停止部24,解除滑块70的锁定状态。从而,也就难以出现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上的磁卡100被意外排出的情况。
本实施形态中,环状槽21的槽深比与停止端41的停止部24卡住部位a处的归路起点23a更深。关于这一点,也可以是环状槽21的槽深和与停止端41的停止部24卡住部位a处的归路起点23a同样深。但是,如果卡住部位a的环状槽21的槽深比归路起点23a更深,由于与它们的深度相同的情况相比,一侧倾斜面32a和另一侧倾斜面32b的各个上坡增大了,因此,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向归路起点23a移动时受到的来自所述倾斜面32a、32b的移动阻力增大。因此,即使落下冲击的反作用力等,也难以使停止端41从卡住部位a到达归路起点23a,落下等原因很难使停止端41摆脱停止部24,解除滑块70的锁定状态,也就很难出现定位在卡放置位置上的磁卡100被意外排出的情况。而且,卡住部位a处的环状槽21的槽深比归路起点23a更深时,由于停止端41与停止部24卡住幅度增大,停止端41难以越过停止部24,其结果,可提高滑块在压入位置的锁定状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环状槽21的槽深与卡住部位a和归路起点23a的深度相同时,由于卡住部位a与图12或图13说明的现有例子中的最深处,即归路起点23a的深度相同,因此可减小环状槽21的其它处的深度,减小环状槽21的深度便于实现与凸轮体20形成一体的滑块70的薄型化。
而且,本实施形态中,阶梯面31的上端缘分为与水平的归路起点23a的底面平行的一侧边缘33、和从该一侧边缘33的端部开始,朝向停止部24的根部的下坡的另一侧边缘34,倾斜面32分为朝向一侧边缘33的上坡的一侧倾斜面32a、和朝向另一侧边缘34的上坡的另一侧倾斜面32b。与此相对,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变形例那样,朝向阶梯面31的上端缘的上坡的倾斜面32由单一的平面形成。但是,倾斜面32分为一侧倾斜面32a和另一侧倾斜面32b的图10所示的例子与倾斜面32由单一的平面形成的图11所示的例子相比,另一侧倾斜面32b的上坡比图11的倾斜面32大,因此,停止端41进入排出路26,向归路起点23a移动时受到另一侧倾斜面32b的移动阻力更大,落下冲击的反作用力等也难以解除滑块70的锁定。
而且,如图10的例子那样,使阶梯面31的上端缘中另一侧端缘34向停止部24的根部倾斜,或者如图11的例子那样,使阶梯面31的上端缘向停止部24的根部倾斜,虽然形成、获得所述移动阻力,但是停止端41从排出路26越过阶梯面31进入归路起点23a的动作仍然可以平滑地进行,越过时不会发出异常声音。
所述实施形态中虽然说明了凸轮机构10的凸轮体20设在滑块70侧,卡销40设在机箱50侧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凸轮体设在机箱侧,卡销设在滑块侧。而且,虽然示出了一体形成在滑块70上的悬臂状弹性片76上带有使插入插卡空间的磁卡100半锁定的山形挂钩部75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山形地弯曲作为安装在滑块上的其它部件的弹簧片的前端部,形成山形挂钩部。
在图1~图13中,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应的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卡器,该插卡器带有凸轮机构(10),所述凸轮机构(10)在形成有插卡空间的机箱(50)上可前后自由移动地安装滑块(70),按压被插入插卡空间内的磁卡(100),滑块(70)从待机位置被压入到与卡放置位置相对应的压入位置,且该滑块(70)在该压入位置向磁卡排出方向弹性地施压;且该凸轮机构(10)具有使该滑块(70)在压入位置锁定的功能和解除在压入位置被锁定的滑块(70)的锁定状态的功能;所述凸轮机构(10)带有装在所述机箱(50)和所述滑块(70)中的任意一个部件上的卡销(40)、和带有环状槽(21)的凸轮体(20),所述环状槽(21)位于所述机箱(50)和所述滑块(70)中另一个部件上,且该环状槽(21)与所述卡销(40)的停止端(41)可自由相对位移地嵌合;该凸轮体(20)的所述环状槽(21)包括突起状的停止部(24)、排出路(26)、阶梯面(31),其中所述停止部(24)卡住经过该环状槽(21)的去路(22)的所述停止端(41),从而将所述滑块(70)在与卡放置位置相对应的压入位置上锁定所述滑块(70)从压入位置开始被压入时,所述排出路(26)使所述停止端(41)从与所述停止部(24)的卡住部位(a)开始,向所述环状槽(21)的归路起点(23a)排出;所述滑块(70)后退时,所述阶梯面(31)卡在向所述归路起点(23a)排出的所述停止端(41)上,防止它逆行,从而使该停止端(41)留在归路(23)内;所述停止端(41)弹性地压在所述排出路(26)的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路(26)的底面上带有朝向所述阶梯面(31)的上端缘的上坡的倾斜面(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槽(21)的槽深与在和所述停止端(41)的所述停止部(24)的卡住部位(a)处的所述归路起点(23a)的深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槽(21)的槽深比与所述停止端(41)的所述停止部(24)的卡住部位(a)处的所述归路起点(23a)的深度更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面(31)的上端缘分为沿所述归路起点(23a)的底面的一侧边缘(33)和从该一侧边缘(33)的端部开始,朝向所述停止部(24)的根部的下坡的另一侧边缘(34),同时,所述倾斜面(32)分为朝向所述一侧边缘(33)的上坡的一侧倾斜面(32a)和朝向所述另一侧边缘(34)的上坡的另一侧倾斜面(32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面(31)的上端缘分为沿所述归路起点(23a)的底面的一侧边缘(33)和从该一侧边缘(33)的端部开始,朝向所述停止部(24)的根部的下坡的另一侧边缘(34),同时,所述倾斜面(32)分为朝向所述一侧边缘(33)的上坡的一侧倾斜面(32a)和朝向所述另一侧边缘(34)的上坡的另一侧倾斜面(32b),所述另一侧倾斜面(32b)的底边(32b’)横切所述排出路(26),所述一侧倾斜面(32a)的底边(32a’)位于与所述停止部(24)相对并形成了所述排出路(26)的阶梯状的壁面(35)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50)包括主体(51)和装在该主体(51)上的金属板材制成的外壳(55),所述外壳(55)上向内切起形成的弹簧片(56)与所述卡销(40)弹性接触,从而,使所述停止端(41)弹性地压在所述排出路(26)的底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卡器,虽然只对凸轮体的排出路的底面形状进行了少量变更,即通过简单的对策,即可不损害磁卡的插入操作性地使落下的冲击等原因难以引起磁卡的意外排出。本发明所述插卡器的滑块(70)可自由地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机箱(50)上。该插卡器具有的凸轮机构(10)具有使滑块(70)在压入位置锁定的功能和解除在压入位置的锁定状态的功能。凸轮机构(10)带有卡销(40)和凸轮体(20)。凸轮体(20)的环状槽(21)包括停止部(24)、排出路(26)和阶梯面(31)。卡销(40)的停止端(41)弹性地压在排出路(26)的底面上。排出路(26)的底面上带有朝向阶梯面(31)的上端缘的上坡的倾斜面(32)。
文档编号G06K13/08GK1512630SQ20031012430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长田孝之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