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条形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718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伪条形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伪条形码。
背景技术
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种可印制的机器语言,可以直接产生“0”和“1”的比特流,其信息是利用印制的条符宽度、条符之间的间隔宽度以及间隔的相对位置来编码的。条形码技术为物品管理和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提供了一种极其简便而通用的方法,在商品流通、物资管理、工业过程控制、交通运输、医药、邮电、金融、图书资料管理、安全防护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条形码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地扩大。
条形码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码编码规则及标准、条形码印制技术、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和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1973年,美国率先在国内的商业领域中应用“UPC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随后加拿大也在商业领域中采用了UPC码。UPC码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商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197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按照UPC码的标准制定了欧洲物品编码,即“EAN码”(EuropeanArticle Numbering),它与UPC码兼容,并与UPC码具有相同的符号体系。UPC码和EAN码都是数字编码,其字符集是数字0-9。1974年,Intermec公司推出了“39码”,它是第一个除了数字编码之外,还有字母编码的码制。它的字符集是数字0-9,26个英文大写字母A-Z及7个特殊字符—、·、空格、$、/、+和%,共43个字符。
普通的线性条码可称为一维条码。一维条码易于制作,容易识读,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读入设备的标准化程度高,容易与计算机及其他控制设备联机使用,性能趋于完善。但是,线性条码也存在一些固有的不足,主要是信息容量小。一维条码的最高字符密度通常约为10字符/英寸,例如“39码”的最高字符密度为9.4字符/英寸,即使是字符密度较高的“93码”,每英寸最多也只能印14.7个字符。因此一维条码通常只是用于自动识别,起到传递分类检索信息的作用。
为了拓宽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发了新的条码码制,将一维条码拓展为二维条码,以便在有限的平面区域内获得更大的信息容量。
第一个二维条码“49码”起源于1987年,它是一种多行的、连续型长度可变的字母数字式编码,且采用多种元素宽度。它的字符集除了包含“39码”的43个字符外,还增加了3个功能字符F1、F2、F3和3个变换字符↑、↑↑、ns,共49个字符。“49码”具有全ASCII码特性,使用变换字符↑、↑↑作为前置符,可为128个ASCII码编码。紧接其后,1988年和1990年出现了新的二维条码,即“16K”码和“PDF417码”。1994年,Zebra(斑马)公司又推出“超级码”。
当前,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标准二维条码就是PDF417码。
将条形码技术用于防伪,是应用组合数学原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数学和密码学结合,将条形码输入的数字化信息作为原始数据进行加密运算,生成一组加密数据文件。加密运算的核心是加密密匙,它掌握在使用者手中。使用者用密匙对加密的数据文件进行解密识读,恢复成数据形式并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以便验明真伪。在防伪应用中,采用二维条码是比较合适的。二维条码用于防伪,可以作为标签来使用。防伪标签的使用一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用于某种物品的防伪标签包含完全相同的信息,每一枚标签之间没有区别,例如加碘盐的激光全息防伪标签、烟草专卖标签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防伪标签的制作具有一些特殊的技术,例如动态点阵技术、隐形加密技术、光化浮雕技术、光学可变技术、微雕技术等。另一种防伪标签除了包含有完全相同的信息以外,每一枚标签还包含自己特有的信息。即除了共性之外,每一枚标签还有自己的个性。比如给标签加上编号,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使标签具有个性的办法。如果能够使标签包含的特有信息与被保护的对象的某些特征联系起来,就可以大大增加防伪的力度。这种防伪的思路在一些重要的国家行政部门的防伪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而二维条码恰恰可以在这种防伪应用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现今普遍使用的一维条码在码制规则、制码设备和读码扫描装置等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标准化程度高,有标准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已经成为计算机的一种性能可靠的外部设备。设法利用现有的制码设备、一维读码扫描装置和一维条码技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从而克服一维条码信息容量小缺点,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伪条形码。该条形码可以利用现有的制码设备和一维读码扫描装置,克服了一维条码信息容量小缺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伪条形码,其特征在于该条形码由排列成矩阵形的m排一维条形码构成,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上述m排一维条形码至少有一排为经过加密处理的条形码。
本发明与传统的一维条形码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多排一维条形码组成,信息容量大;(2)、由多排一维条形码组成矩阵的形式,便于信息加密。普通的一维条形码的加密只能在一排数字上展开,而这种矩阵的形式条形码可以采用矩阵的运算进行加密。
与标准二维条形码比较,其特点是(1)、可以利用现有的一维条形码读码扫描装置读出信息。现有的一维条形码读码扫描器技术成熟,种类齐全,社会拥有量大,价格低廉,读出误码率极低。而标准二维条形码读码扫描装置价格比较昂贵,这是标准二维条形码推广使用范围小、推广速度不快的一个重要的原因。(2)、通行的标准二维条形码的码制规则都已确定,不便于信息加密。为了加密,有一些用户自己制定新的码制规则,编制特定的二维条形码。但这种特定的二维条形码不能用标准的二维条形码读码扫描器读出,必须设计制作专用的二维条形码读码扫描器。这样,推广使用起来就更加困难。


图1为用5排128码(每排8个数据)并列组成矩阵防伪条形码的示意图。
图2为将图1的5排128码紧密排列组成的矩阵防伪条形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作为例子,我们选取目前广泛使用的128码,它是一维条码。用多排128码并列,组成矩阵式条形码。128码于1981年问世,它是一种连续型的、长度可变的字母数字式码制。128码有106个不同的条形码字符,即有106个不同的编码结构。每个条形码字符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因此,128码有三种含义不同的字符集,分别为A、B、C。交替地使用这三个字符集可以将128个ASCII码进行编码。128码本身是一种密度很高的码制,如果单位元素宽度为0.19mm,那么128码每英寸最多可印刷12个字母式字符或每英寸24个数字式字符。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使用通用的条形码打码机打印出128码的高度仅为1mm。我们采用m=5、每排8个字符的128码组成如图1、2所示的矩阵式条形码,图1中每排条形码之间留有缝隙,图2中每排条形码之间不留缝隙。矩阵式条形码所占的几何尺寸仅为约5mm×20mm,用CIPHER 1021系列的条码扫描器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这种矩阵式条形码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这样就得到一个含有40个元素的5×8矩阵。将这样的矩阵条形码用于文件、报单、证照等防伪,可以将条码矩阵中的各个元素按照特定的密匙进行加密运算,并与文件、报单、证照中的某些重要信息建立联系。这样一来,每一个文件、报单或证照就对应着一个特定的矩阵条形码,它的防伪的力度是很高的。为了保证矩阵条形码读出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在条形码扫描输入软件的设计上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每一排的条码可以多次重复输入,各排条码的输入顺序不作要求,只要每一排都至少被成功地扫描一次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用条码扫描器进行重复扫描,以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能够准确地输入到电脑中。
本发明中一维条形码的排数m可以是大于等于2的任意正整数,通常取值为2≤m≤10。m排一维条形码可以是明码也可以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密码,或者部分为明码部分为密码。当包含有密码时,本发明就构成了一种加密的矩阵式防伪条形码。
权利要求
1.一种防伪条形码,其特征在于该条形码由排列成矩阵形的m排一维条形码构成,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其特征在于每排一维条形码之间留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条形码,其特征在于上述m排一维条形码中至少有一排为经过加密处理的条形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条形码,其特征在于该条形码由排列成矩阵形的m排一维条形码构成,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m排一维条形码可以是明码也可以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密码。与标准二维条形码比较,本发明可以利用现有的一维条形码读码扫描装置读出信息。现有的一维条形码读码扫描器技术成熟,种类齐全,社会拥有量大,价格低廉,读出误码率极低。通行的标准二维条形码的码制规则都已确定,不便于信息加密。为了加密,有一些用户自己制定新的码制规则,编制特定的二维条形码。但这种特定的二维条形码不能用标准的二维条形码读码扫描器读出,而本发明可以为加密的矩阵式防伪条形码。
文档编号G06K19/06GK1790384SQ20041006136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陈汝钧, 曹汉强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