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278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式的硬盘/软驱安装支架的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电脑。电脑开始逐步迈入寻常百姓家,甚至成为家电的一部分。消费者除了注重电脑内部各种配件的性能和质量外,其它外部设备和部件也日渐受到重视。尤其作为电脑主机内部配件构建平台的机箱。
机箱从样式上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从结构上可分为AT、ATX、Micro ATX、NLX、WTX(也称Flex-ATX)等。由于ATX机箱无论在散热方面,还是性能扩展方面都比其他机箱强得多,因此大多数用户均选用ATX机箱。
常见的机箱的结构一般由外壳、支架、前面板组成。外壳硬度较高,主要起保护机箱内部元件及防辐射的作用。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电源和各种驱动器;考虑到机箱扩展卡插口、驱动器架的个数直接影响到以后设备的扩充,一般厂商在进行机箱的设计时往往会预留两个到三个驱动器的安装位置,以便于客户可以直接扩充设备进行升级。
如图8目前常见的一种机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在机箱的前部分设有多个5.25英寸驱动器安装架和3.5英寸软驱/硬盘安装架,方便了用户随时扩展设备。
参见图8、9为常见的一种直立式电脑机箱的结构示意图,直立式电脑机箱由面板6,机壳7,机架主体8,磁盘机架9等组成,其中机架主体8为直立式长方体,内前上方装有磁盘机架9,机壳7截面呈门字型,恰套合在机架主体8上,面板6嵌设在机架主体8的正面,其上有可供放置磁盘的开口62,开口的大小与磁盘机架9的开口相对应,并在面板上装有锁61,通过开口62,在磁盘机架9内可分别装设5.25英寸及3.5英寸软盘,光盘(CD-ROM)及硬盘等;磁盘机架9包括上磁盘架91,下磁盘架92,上磁盘架91截面呈U字型,嵌设于机架主体8内;下磁盘架92截面略呈U字型,其宽度小于上磁盘架91的宽度,固定在上磁盘架91的底面,下磁盘架92的一侧经弯折形成一向内缩的阶梯面,上方较宽部位两侧的片体体开有数个孔洞921。
当下磁盘架92固定于上磁盘架91的底面时,下磁盘架92的一侧与上磁盘架91的一侧切齐成一平面,上磁盘架91与机架主体8的结合方式,及上磁盘架91与下磁盘架92的结合方式均采用常用的结合方式,即上下磁盘架91、92的开口两侧均具有向外弯折的结合部,其上有孔洞,利用螺丝通过孔洞将其螺合在一起(参阅图8),上磁盘架91与机架主体8之间形成一截面宽度较大的容置空间,上下磁盘架91、92之间形成两个截面大小不同的容置空间,在下磁盘架91下方较窄部位可装置一3.5英寸软盘及一固定式硬盘。
外框架19内部有对应于抽取式硬盘的滑槽191,外部两侧分别有单边倾斜的凸部192,该凸部192恰可置入下磁盘架92上所开设的孔洞921而卡合。外框架19截面呈U字型的塑胶构件,抽取式硬盘可在滑槽191上自由滑动,达到抽换目的,当外框架19与下磁盘架92组合时,可直接用手在外框架19的开口两侧施压,使凸部192略向内收,且外框架19的底部先进入下磁盘架92内,再将外框架架19由机架主体8的正面置入下磁盘92上方较宽的部位上,当施压力解除后,因外框架19自身材料具有的恢复力,使其凸部192恰可置入下磁盘架92的孔洞921中,得以卡固。
依据上述的机箱构造结构,参见图9,上磁盘架91内可装一5.25英寸软盘及一光盘;下磁盘架92与外框架19内装抽取式硬盘,而下方较窄部位装一3.5英寸软盘及一固定式硬盘,使得各种不同种类的磁盘均能装在同一机架主体8内。
上述的机箱结构特点特别是硬盘、光驱支架的结构设计虽然解决了用户对于扩展设备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安装抽取式硬盘,但是由于上下磁盘架在设计时就已固定了磁盘安装位置的顺序,不利于用户随意的改变其安装位置。同时,由于上下磁盘的截面形状都呈‘U’字形,且截面的大小从上到下依次缩小,有很多弯折,使得工艺制作复杂。安装时,需要先将下磁盘架安装在上磁盘上,然后再安装硬盘、光驱、软驱等,在安装部件时少不了要准备一大把螺丝和螺丝刀,既费时又费力。再有,上述机箱的硬盘、光驱、软驱的安装位置固定无法互换且安装个数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户扩展设备的需要,因此上述机箱的结构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电脑机箱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脑机箱,该机箱具有可拆卸式的光驱与硬盘/软驱安装支架,支持多个光驱、软驱或硬盘的安装,其安装位置可以互相调换,扩展方便,安装容易,且支架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脑机箱,包括一呈长方体的机箱本体6,及在机箱本体前部设有的左支架1、右支架2、托架3;所述的左支架1略呈长方形状竖设在机箱本体前部左侧的项盖与底板之间,其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15、下弯曲板16,所述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61和底板62上;在机箱本体前部右侧的顶盖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左支架1且略呈一长方形状的右支架2,所述的右支架2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25、下弯曲板26,所述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61和底板62上;在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横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托架3,托架3的左端与左支架1连接,托架3的右端与右支架2连接。
所述左支架1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15、下弯曲板16,所述的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顶盖61和底板62上;所述右支架2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25、下弯曲板26,所述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顶盖61和底板62上。
所述左支架1的上弯曲板15、下弯曲板16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左支架1的数个小孔,上、下弯曲板通过其上的小孔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61、底板62上;所述左支架1的内侧设有数组用于固定托架3的孔12、12’,在所述每组孔的下面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托架时定位并起支撑作用的突板11、11’,突板略呈长方体状;所述左支板中心位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数个呈竖直排立的向机箱体内侧略凸的凸孔14,该凸孔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孔13、13’。
所述右支架2的上、下弯曲板25、26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右支架2的数个小孔,该上、下弯曲板通过其上小孔分别固定在顶盖61、底板62上;所述右支架2的内侧设有数组用于固定托架3的孔22、22’,在所述每组孔的下面设有一组用于对托架起定位支撑作用的突板21、21’,突板略呈长方体状;所述右支板中心位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数个呈竖直排立的向机箱内侧略凸的凸孔24,该凸孔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孔23、23’。
所述托架3的两端分别各设有突耳31、31’,突耳上分别各设有孔,托架3两端通过突耳上的孔分别固定在左支架1、右支架2的相应位置上,所述托架3两端的内侧还分别各设有突耳32、32’,该突耳上分别设有小孔321、32’1。所述托架3中心部位设有呈一定几何形状组合排立的数个小孔。
所述的机箱本体还包括前板63、两个侧板64、65。所述前板63设有与托架3的安装位置对应的数个矩形槽631。所述的两个侧板64、65上设有呈一定几何形状排立的点阵。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与一般的机箱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拆卸式的光驱与硬盘/软驱安装支架,支持多个光驱、软驱或硬盘的安装,其安装位置可以互相调换,扩展方便,安装容易,且支架易于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支架1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支架2安装在机箱6时的右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架3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支架1安装在机箱6时的左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箱前板63的示意图;图8为目前常见的一种机箱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9为目前常见的一种机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由一呈长方体的机箱本体6、左支架1、右支架2、托架3以及由机箱本体上的前板63和两个侧板64、65构成,左支架1、右支架2平行竖设在机箱本体前部的顶盖61和底板62之间,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托架3横设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托架3的左端与左支架1连接,托架3的右端与右支架2连接。
左支架1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机箱本体6前部的顶盖61、底板62上,在左支架1的右侧的平行位置上设置有右支架2,右支架2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机箱本体6的顶盖61、底板62上。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其为一呈长方形板经过板金工艺加工而成,图中可见,右支架2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25、下弯曲板26,该上、下弯曲板上分别设有数小孔,上下弯曲板通过小孔分别铆接在机箱本体的顶盖61和底板62上。右支架2的内侧设有数组用于固定托架3的孔22、22’,在每组孔的下面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托架时定位并起支撑作用的突板21、21’,突板略呈长方体状,该右支板中心位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数个呈竖直排立的向机箱内侧略凸的凸孔24,该凸孔两侧水平方向上分别设有孔23、23’,当在该位置安装光驱时,凸孔24起定位作用,螺钉通过凸孔两侧的孔23、23’将光驱固定在右支板2上,结合参见图4,为右支架2安装在机箱本体6时的右侧视图。
同理,左支架1的结构形状与右支架2相同,参见图2,其为一呈长方形板经过板金工艺加工而成,其上端部、下端部也分别设有上弯曲板15、下弯曲板16,该上、下弯曲板上分别设有数小孔,上下弯曲板通过小孔分别铆接在机箱本体6的顶盖61和底板62上。左支架1在相应于右支架2的相对应位置上有同样的设计,以便在左、右支架之间固定光驱/硬盘/软驱时两支架上有对应的固定方式,即,在左支架1的内侧也设有数组用于固定托架3的孔12、12’,在每组孔的下面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托架时定位并起支撑作用的突板11、11’,突板略呈长方体状,该左支板中心位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数个呈竖直排立的向机箱内侧略凸的凸孔14,该凸孔两侧水平方向上分别设有孔13、13’,当在该位置安装光驱时,凸孔14起定位作用,螺钉通过凸孔两侧的孔13、13’将光驱固定在左支板1上,结合参见图6,为左支架1安装在机箱6时的左侧视图请参见图5为对硬盘/软驱起支撑作用的托架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个图依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看分别为托架3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托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突耳31、31’,突耳上分别各设有孔,螺钉穿过突耳上的孔将托架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1、右支架2的相对应位置上,从而将托架3水平固定在左、右支架之间。托架3两端的内侧还分别各设有用于固定硬盘/软驱的三个突耳32、32’,突耳上分别设有小孔,螺钉穿过小孔可以将硬盘/软驱固定在托架3上。配合参见图4、图6,图中可见,托架3通过突板21、21’定位后,用螺钉穿过右支架2上的孔22、22’并通过托架3一端的两个突耳31上的孔将托架3的一端固定在右支架2上,同理,请参见图6,托架3上另一端的两个突耳31’固定在左支架1上,从而将托架3牢固地固定在左、右支架之间。托架3中心部位设有呈一定几何形状组合排立的数个小孔,小孔的设计有利于硬盘/软驱的散热且可以有效减轻托架的重量。
参见图7、图1为机箱本体6上的前板63的示意图,图中可见,前板63上设有与托架3安装位置对应的数个矩形槽631,该矩形槽上可以安装封板,除了在安装光驱/软驱的位置外暂时未用的位置可以用封板盖在矩形槽上从而密封机箱有效防尘。
参见图1,机箱本体上的两个侧板64、65上设有呈一定几何形状排立的点阵,使得机箱更显高贵典雅的个性。
综上所述,由于左支架1、右支架2上预留有数组供用户扩展安装的位置,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同时光驱与/硬盘/软驱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换,如果用户想将光驱、软驱换个位置安装,只需将其放在左右支架相应的安装位置上,对齐安装孔后用螺钉分别通过左右支架相应的安装孔将其固定,再将前板上相应矩形槽上的封板扣去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机箱,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机箱本体(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机箱本体的前部设有的左支架(1)、右支架(2)、托架(3);所述的左支架(1)略呈长方形状竖设在机箱本体前部左侧的顶盖与底板之间,其上端部、下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61)和底板(62)上;在机箱本体前部右侧的顶盖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左支架(1)且略呈一长方形状的右支架(2),所述的右支架(2)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61)和底板(62)上;在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横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托架(3),托架(3)的左端与左支架(1)连接,托架(3)的右端与右支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15)、下弯曲板(16),所述的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顶盖(61)和底板(62)上;所述右支架(2)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25)、下弯曲板(26),所述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顶盖(61)和底板(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的上弯曲板(15)、下弯曲板(16)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左支架(1)的数个小孔,上、下弯曲板通过其上的小孔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61)、底板(62)上;所述左支架(1)的内侧设有数组用于固定托架(3)的孔(12)、(12’),在所述每组孔的下面设有一组用于安装托架时定位并起支撑作用的突板(11)、(11’),突板略呈长方体状;所述左支板的中心位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数个呈竖直排立的向机箱体内侧略凸的凸孔(14),该凸孔两侧分别设有孔(13)、(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架(2)的上、下弯曲板(25)、(26)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右支架(2)的数个小孔,该上、下弯曲板通过其上小孔分别固定在顶盖(61)、底板(62)上;所述右支架(2)的内侧设有数组用于固定托架(3)的孔(22)、(22’),在所述每组孔的下面设有一组用于对托架起定位支撑作用的突板(21)、(21’),突板略呈长方体状;所述右支板的中心位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数个呈竖直排立的向机箱内侧略凸的凸孔(24),该凸孔两侧分别设有孔(23)、(2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的两端分别各设有突耳(31)、(31’),突耳上分别各设有孔,托架(3)两端通过突耳上的孔分别固定在左支架(1)、右支架(2)的相应位置上,所述托架(3)两端的内侧还分别各设有突耳(32)、(32’),该突耳上分别设有小孔(321)、(3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中心部位设有呈一定几何形状组合排立的数个小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本体还包括前板(63)、两个侧板(64)、(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63)设有与托架(3)的安装位置对应的数个矩形槽(6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侧板(64)、(65)上设有呈一定几何形状排列的点阵。
专利摘要一种电脑机箱,包括一呈长方体的机箱本体,及在机箱本体的前部设有的左支架、右支架、托架;所述的左支架竖设在机箱本体前部左侧的顶盖与底板之间,其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下弯曲板,所述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和底板上;在机箱本体前部右侧的顶盖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左支架的右支架,所述的右支架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弯曲板、下弯曲板,所述上、下弯曲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盖和底板上;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横设有托架,托架的左端与左支架连接,托架的右端与右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拆卸式的光驱与硬盘/软驱安装支架,其安装位置可以互相调换,扩展方便,安装容易,且支架易于制造。
文档编号G06F1/18GK2715220SQ200420067209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0日
发明者冯军 申请人: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